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嵐城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呂梁市嵐縣嵐城鎮城內村東門外鎮政府西院(原為五龍廟)。1937年9月,紅軍改編後的八路軍3個主力師陸續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20師遵照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示,進入北同蒲鐵路以西、黃河以東、長城以南管涔山脈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9月19日,120師先頭部隊由羅保連等帶領來到晉西北嵐縣,為120師指揮機關進駐嵐縣做先遣工作。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10月1日,120師政訓處主任(後改稱政治委員)關嚮應率領師政訓處一部和教導團700餘人到達岢嵐,組成地方工作團,分赴興縣、嵐縣、方山、靜樂、岢嵐、偏關、朔縣、寧武、忻縣、神池、五寨、河曲、保德等縣,開展動員群眾抗日和建立黨組織工作。同時,120師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託,組建中共晉西北工作委員會(簡稱晉西北工委,對外稱120師民運部),機關駐紮在岢嵐縣。工委書記趙秉彝(馬林),副書記羅貴波。工委統一領導晉西北和綏遠地區黨的工作及群眾抗日救亡工怍。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10月,由120師民運部部長劉亞球和李權超(黎朝坤)、譚志成、賀翼張、薛鍔、戴金川、馮永祥等人組成的工作團來到嵐縣,開展中共地方黨的工作。同時,中共晉西省委(抗戰時期黨在晉西北設立的組織)先後派出宋震寰(宋日昌)、金敏、安力夫、夏鋒、李更生等來嵐縣開展抗日救亡工作。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120師工作團進入嵐縣以後,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舉辦抗日救亡工作訓練班,培養抗日救亡工作積極分子。參加訓練班的大部分為青年知識分子、農村的進步青年。訓練班結束後,大部分青年充實到縣、區動委會(戰地動員委員會)及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嵐縣分會組織中。這一部分青年在全縣的抗日救亡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嵐縣抗日工作的骨幹力量。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1937年1 1月中旬,120師師長賀龍率領師部由五寨經岢嵐移駐嵐縣。政委關嚮應、副師長肖克(蕭克)、參謀長周士第、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等師司令部領導幹部同時來到嵐縣。師部設在嵐縣城(現嵐城鎮)的福音堂,後移到南街範樹棠家後院,之後又移到五龍廟。師政治部設在鄧草溝村,師衛生部設在前莊村。賀龍、關嚮應、甘泗淇等領導均住設立在五龍廟的司令部。120師駐嵐期間,組織群眾抗日自衛隊,成立農民抗日救國會,協助犧盟分舍建立抗日遊擊大隊,舉辦軍政訓練班,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938年2月,賀龍、關嚮應奉命率120師主力離石晉西北接進冀中,執行鞏同冀中,幫助冀中軍區、八路軍第3縱隊和擴大部隊的三項任務。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該舊址坐北朝南,南北長41.2米,東西寬19.5米,佔地面積813平方米。現存建築為清代建築,一進院落佈局。中軸線由南至北有南房、正房,西側有西房,東側有院門,嵐城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1日址於1985年被嵐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嵐縣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呂梁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呂梁市文物保護單位。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我的中國行(二三八)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八路軍第一二O師司令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