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CI投稿之後的另投、退修和校樣

SCI投稿的結果不外乎三種,直接拒稿、修改重投和順利發表。而對於這三個不同的結果,我們需要相應做的事情卻有很多,諸如稿件另投、稿件退修和稿件校樣等等。今天,我們就說說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乾貨|關於SCI投稿之後的另投、退修和校樣

vx:153167847

稿件另投

如果被拒的論文質量實在太差,那作者可以先放一放,等之後有新的想法再對論文進行修改重投。

修改之後,自然是將文章重新投遞出去。但這次不能再投到已經被拒的期刊了。重投的期刊我們需要慎重的選擇,除了不要投遞已經拒稿的期刊,我們還要注意以下這些期刊也不要選。

1、分數快速增長的新晉升雜誌

如果沒有特別的操作,一般一個雜誌很難每年成倍增加的情況,所以有一些雜誌分數增加過快,那麼就應該慎重一些。特別是一些非熱門領域的期刊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更要小心。一般情況下,有10年以上被收錄的期刊,相對安全性比較高,剛被收錄5年左右為高危險雜誌。

2、刊登論文數量比較少的期刊

特別是相對熱門的領域,但是論文數量相對很少的期刊,往往是不太成功。如果如Plos One這樣航空母艦級的雜誌,通過操作提高影響因子幾乎沒有可能。那麼到底多少規模為限度,一般情況下,每年有300篇以上論著的雜誌操作起來困難比較大,而且能刊登這麼多論文,本身就可以說明問題。如果自己不會檢索,只需要看看每年公佈的影響因子中,論文發表數量哪個數據就可以了。超過300篇的都可以作為基本安全線,一般數量越多安全性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對一些相對冷門的領域,也許最頂級的期刊都沒有太多論文,這就另當別論了。從某種意義上講,冷門領域的期刊相對安全係數高一些。

乾貨|關於SCI投稿之後的另投、退修和校樣

vx:hn153167847


稿件退修

顧名思義,便是自己投遞的稿件被退回修改。幾乎所有的經審查學術水平達到出版要求的自由來稿,在發表前都需要退給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編輯格式,如壓縮文章篇幅、重新設計表格、改善插圖質量、限制不規則縮寫詞使用等。然而退給作者修改的稿件並不代表文章已經被接受,文章最終接受與否取決於作者對文章關鍵性重要內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達到審稿專家及編輯的要求。

通常退給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審稿專家意見、(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編輯的信(covering letter)。當作者收倒退修稿後,首先應該仔細地閱讀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審稿專家意見。然後應考慮能否或願意接受審稿專家或編輯的意見,修改稿件,因為並非所有的審稿專家所提的修改意見便是正確的、無誤的。

如果退修意見較少,且為非實質性間題,那麼應該遵照退修意見認真修改。

如果編輯要求作者對文章作重大修改,那麼應記住並非所有審稿專家的意見都是正確的,都必須無條件接受。這時應注意區分以下幾種情況:

•審稿意見正確,文章中存在重大錯誤:根據退修意見重寫。

•部分審稿意見不正確:根據可接受的建議修改文章;同時,附一封說明信,一條一條的對不能接受的審稿意見進行陳述。如果你的陳述正確且具有說服力,編輯有可能採取妥協態度。

• 審稿意見幾乎完全錯誤:一位或兩位審稿專家和編輯未能讀懂或未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這時作者可選擇兩種方法:一是另投它刊,以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更公正的評價;二是不放棄原投稿期刊。採用後一種方法時,一定要注意策略。雖然國外生物醫學期刊編輯都希望對文章作出“科學”的決斷,但若你在給編輯的信中對編輯所選擇的審稿專家使用不友好,甚至不禮貌的語言(如“stupid”),那麼你的文章將不會再被進一步考慮而會立即退稿。

實際上,每一位編輯都知道並非每一位審稿專家的意見都正確。因此,如果你心平靜氣地給編輯寫信,一一陳述自己的理由。編輯就有可能將你的稿件送給其他專家再審,以重新評估你的文章的科學價值。

應該注意,不同期刊對退修稿返回的時間(deadline)和修改方法要求不一。如英國Lancet要求作者送回3份修改稿,其中一份修改稿注出每一修改部位,並在修回信(covering letter)中對審稿人和編輯提出的修改意見作出答覆。美國Obstet Gynecol要求退修稿在60天內返回編輯部,J Bacteriol要求2週迴退回修改稿。作者一定要在編輯規定的時間內將修改稿返回,否則稿件將從被考慮發表的文章中剔除,按退稿處理。

許多期刊均要求,在修改稿返回的同時寄送修改稿的軟盤,以減少輸錄程序,並有利於降低文章的差錯率。不管如何,退修是一個爭取的過程,至少退修還是有一定機會能見刊的,所以我們在修改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認真審閱編輯和審稿員的意見。

乾貨|關於SCI投稿之後的另投、退修和校樣

vx:hn153167847


核改校樣

校樣(proof)指論文在期刊上發表前供校對用的印刷樣張。國外許多英文生物醫學期刊在論文發表前將校樣送給作者核校;但有些期刊則在“投稿須知”中約 定,除非作者要求否則不發作者校樣。核改校樣是文章發表前最後一次糾正錯誤的機會,因此應逐字逐句仔細核校,力爭將錯誤降到最低限度。

(1)核校內容:期刊編輯部發作者校樣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作者糾正校樣中可能存在的錯誤,主要是印刷錯誤,而不是讓作者重寫或大修文章。因為在校樣階段改動太大,一是 會延誤期刊的按時出版;二是有可能因版面調換而出現新的、更大的錯誤;三是費用較高。因此校樣應盡少改動(僅作必要的改動),在給編輯的信 (covering letter)中回答編輯提出的各種問題。

另外,校樣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儘快返回編輯部,以免拖延期刊按時出版,或因編輯部等不及校樣而使錯誤不能得到更正。

•確為原稿內容

•摘要、正文、圖和表中的研究或觀察數據及結果一致•在打印過程中無任何遺漏

•注意拼寫、轉行或打印錯誤

•核查圖表數據及顯微照片的方向

(2) 正確使用校對符號:國外英文生物醫學期刊往往要求作者用標準的校對符號(proofreader’s marks)校稿(marking proof)。而英美國家使用的校對符號與我國編輯出版界使用的校對符號不完全一致;另外,他們往往使用雙重校對系統(double marking system),既不僅在文中需修改的部位作出標記,還在文旁再作標記以引起注意。因此,我國作者應瞭解並會使用這些校對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