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潮過後,行業淨化,P2P投資人將何去何從

歷時6個月的P2P雷潮雖然還未結束,但是已經到了尾聲,隨著監管的加強,P2P逐漸走向良性發展的階段。在行業淨化後,投資人將何去何從?

雷潮過後,行業淨化,P2P投資人將何去何從

10月31日,杭州P2P平臺“貴人貸”發佈公告稱,平臺參加了由區金融辦等五個部門聯合召開的關於勸誡互聯網金融企業良性退出的會議。根據金融辦的要求,所有到期標的將不接受展期、不得續借,借款人如不及時還款將上報金融辦,上報徵信系統。

11月7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湖南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一批取締類機構名單公告》,確定了第一批取締類P2P網貸機構53家。

11月16日,國資控股的上海P2P平臺“板凳理財”發佈公告稱,即日起,平臺將停止運營。公告顯示,板凳理財因存量資金過小,上海金融辦建議其良性退出。

11月16日,麗水市P2P平臺“金滿贏”發佈《業務轉型公告》稱,根據國家出臺的監管政策,億元級以下平臺需良性清退,即日起,金滿贏平臺將不發放標的,關閉充值通道,但不影響出借人正常登錄網站。

上述平臺的公告中幾乎都提到“監管政策”、“金融辦建議”等字眼,可見當地監管確實是在努力推動不合規平臺的清退工作。有投資人發出質疑,爆雷潮剛剛平息,難道行業要再來一次“清退潮”?

談“潮”色變,投資者擔心這次的潮水會再次“吞噬”自己的本金,然而本次“清退潮”遠沒有此前“爆雷潮”的威力巨大。事實上,爆雷潮期間P2P平臺失聯跑路、停止運營更多是平臺的一種主觀行為。

而近期各地監管陸續下發的P2P退出指引,則是由監管主導,不合規的平臺需按照該指引的要求完成退出。從效果上看,P2P選擇良性退出、分期兌付顯然要比惡性跑路失聯的情況要好,至少能夠證明平臺在為兌付而努力。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機構取締或清退平臺屬於政府行為,跟平臺跑路或者主動清盤還是有區別。按照官方的說法,今年三季度正式開始的P2P平臺合規檢查工作將在12月底全部完成。檢查完成之後,不符合標準的平臺很有可能被當地政府採取強制性措施。

需要說明的是,“XX潮”其實並不可怕,監管採取措施清退不合規的平臺將有利於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平臺苟延殘喘地“活著”對投資人甚至整個行業真的好嗎?因業務不合規而無法通過備案的平臺,與其“偷生”不如來個痛快,選擇主動退出,還行業一片淨土,給投資者一個交代。

對於投資者來說,清退不合規平臺意味著剩下的平臺相對更安全一些。投資者的可選擇範圍進一步縮小,平臺的安全係數更高,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也會更加安心,不必再畏手畏腳。未來,順利通過合規檢查,成功完成備案的平臺或將成為投資者的首選。

雷潮過後,行業淨化,P2P投資人將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