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之五:网课不卡顿,背后有他们

疫情之下,全市140多万中小学生开启了居家“云端”上课的新模式。要让这些在线课程不卡顿,师生互动更流畅,背后需要强有力的通信服务保障。今天的《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系列,记者赵颖文带您走进网课背后的一群电信工程师。请听报道:

「听」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之五:网课不卡顿,背后有他们

空中课堂背景音乐

这段空中课堂的开场音乐,两个月来伴随了全市每一位小学生,开启每一天的居家学习生活。回想1月底刚接到为空中课堂做网络保障和平台支撑的任务,中国电信上海西区局新业务中心副主任闫映松坦言“心中没底”:

”那时候各个区其实都是做好了思想准备,就是说是用自己本区的在线的教育平台来承接这个空中课堂的。因为以前这个平台在设计的时候,他可能不是这种大并发量的访问方式,那他的一个承载能力这个就需要评估。”

很多家长可能有过这番经历:2月中下旬,班主任老师通知大家登录区教育云平台,注册并修改密码,但家长操作时,发现网络比较卡顿,修改密码也总是不成功。当时,闫映松和同事们也正密切关注着平台的运行状况:

”然后我们评估下来就觉得这个能力其实是不够的。所以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测试之后,我们其实就开始做这个平台优化了,服务器的资源这一块先进行那个扩容,另外我们也是用了CDN的一个分发,这样的话就减轻了对这个平台的这个压力。”

「听」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之五:网课不卡顿,背后有他们

除了平台的压力测试,居家办公的老师能不能顺畅地和同学们在线互动,也是开学准备工作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闫映松说,”我们就提出来,让所有的授课的老师,他的家庭的宽带能够免费的升速,直接升到200兆,另外的话就是他的手机的流量,免费的加到30G。”

「听」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之五:网课不卡顿,背后有他们

3月2号前,团队为所有有网上授课任务的老师免费升级了手机流量。这些讲述,现在听起来波澜不惊,但其背后,是短短的三周时间,完成了需求调研、评估测试、带宽扩容、平台扩容、流量分发、资源配套、安全加固这一系列的动作。

闫映松说,”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合作商的一个协调。我们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一天电话会议可能都开了十几次,就一直在讨论,有时候甚至晚上十一点多钟,十二点多钟我们都还在讨论。”

五一前,高三初三的同学已经开学,假期后,更多同学将逐渐回归课堂。而闫映松团队助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他说,“所以我觉得项目里面,我们还是考虑用5G的方式来实现。”

就在上周,闫映松走访了愚园路一小,沟通用5G+VR打造科学类课程的具体推进细节。

他说,疫情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试金石,“停课不停学”让全社会开放教育资源得到极大地释放与协同:”有了这样的一次历练之后,我觉得会更多的推进学校的信息化的一个建设。后面的话,我们实际上在跟学校在合作一些就是数据的中台,另外的话就是教学的一个大数据的分析,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推进个性化教学。”

「听」在线新经济 云端弄潮儿之五:网课不卡顿,背后有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