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及铜仁市委关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巾帼力量,铜仁市妇联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铜仁市妇联围绕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妇联所能,结合妇联部门职能,实施“五个三”行动,深入实施组织建设促“三转”增自尊、技能培训促“三增”增自立、公益项目促“三助”增自信、维权服务促“三和”增自爱、提振精神促“三新”增自强,着力推进“贴心娘家人·温润移民家”工作,全力服务安置点妇女儿童,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所有搬迁家庭,让“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深入人心、广受欢迎,成为有影响力的妇联工作品牌。计划2020年上半年,全市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建立“新市民·追梦桥”妇联工作站,实现安置点妇女儿童联系服务全覆盖。通过3—5年努力,安置点妇女群众就业更加充分、收入稳步提高、素质持续提升、精神持续提振,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以“三转”增自尊,搭“感恩桥”建奋进之家

转观念。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化改革,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妇联执委组织网,按照专、兼、挂、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组织覆盖,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工作格局,特别是乡镇妇联实现“区域化”建设,村(社区)级“妇代会改建妇联”,组织力量得到进一步延伸。各级妇联组织将切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按照《铜仁市妇联关于坚持党建带妇建着力创建“六型组织”的通知》(铜妇通〔2020〕7号)要求,奋力在创建政治型、先进型、群众型、服务型、创新型、公益型的“六型组织”上发力,进一步完善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举措,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彰显妇联组织作用。不断深化“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讲,在安置点大力开展“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宣讲到安置点千家万户,大力宣传巾帼楷模,展示巾帼风貌,传播巾帼精神,以“榜样的力量”坚定搬迁妇女脱贫信心和决心,鼓励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转思路。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妇女和儿童,这些贫困群众搬到安置点以后遇到生活困难怎么办、无法就业找哪里、缺少关爱去哪儿……作为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具有独特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妇联组织,转变思路,积极主动为她们服好务、办实事、解难事,让她们走到哪里都能想到并且找到“娘家人”。采取多形式加强妇联阵地建设,按照“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要求,进一步调整选优妇联干部,把真正热心、善做、素质好的妇女群众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把现有妇联班子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妇联干部推荐到社区班子中,激发一线妇联干部的工作热情。整合资源,争取社会力量,在安置点灵活多样加强妇联阵地建设,建好“妇女之家”“儿童之家”,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妇女小组等,激活妇联“神经末梢”,为妇联发挥作用、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转作风。各级妇联转变作风,组织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妇女群众之中,倾听民声民意,把脉具体困难问题。深化拓展1个执委联系1个村(社区)的执委“1+1”联系制度,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式。各级妇联干部要自觉转换角色,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自身作用发挥的着力点,在易地扶贫安置点扎实推进“亮牌服务”,即“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等,全身心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群众,把服务理念贯穿妇联组织工作始终,用具体而实在的服务工作把妇女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以“三增”增自立,搭“致富桥”创幸福之家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锦绣女增收。搬迁妇女能脱贫,创业就业是关键。各区县妇联积极整合资源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培训提升妇女就业技能,主动加强与扶贫、人社部门对接协调,将“三女”培育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倾斜。每年全市培训“三女”4000多人,70%以上放在搬迁户上。紧紧依托“桃源铜仁·锦绣计划”项目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充分挖掘搬迁群众中的民族文化艺人和民族民间工艺,整合人社、扶贫等部门资源,依托松桃梵净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玉屏山花编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安置点以“公司+妇联+农户(搬迁户)”的模式开展订单式 “锦绣女”专项培训,帮助安置点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各地妇联组织大力开展“巾帼企业帮带计划”,主动对接扶贫、人社等部门,对搬迁妇女进行就业培训、上岗指导、合作用工等服务,积极引进石阡县宏信服饰有限公司、沿河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等类似企业到安置点开办产业基地、服装加工、民族手工、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锦绣坊”、“巾帼脱贫车间”,扩大就业岗位,促进搬迁妇女就近就业。继续实施好妇女小额贷款项目,加大与人社部门对接,让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应贷尽贷,重点支持有创业意愿、有创新热情、有项目方案、有推进措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创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巾帼企业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人才、资金、资源等优势,对搬迁妇女进行就业培训、上岗服务等,促进妇女就近就业。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家政女增富。家政产业是一个就业门槛低、社会需求大、带动就业好的朝阳产业,并且是一个以女性就业为主的行业。各区县妇联巧借“黔灵女”家政品牌促进铜仁家政企业提质升级,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及家政技能培训活动,引导广大搬迁妇女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到家政行业就业创业。借鉴印江县“黔灵女”家政公司、石阡县楠柯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经营模式,加大对本地“黔灵女”家政加盟企业扶持力度,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黔灵女”加盟店做大做强,带动铜仁家政产业蓬勃发展,在做好本地家政服务的情况下,积极向外输送家政劳动力,扩宽易地搬迁妇女就业渠道。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持家女增能。多形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持家女”培训,对搬迁妇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女性修养等方面培训,大力开展除手工刺绣、家政服务以外的其他方面实用技能培训,让搬迁妇女掌握更多实用技术,引导搬迁妇女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内外兼修,做时代新女性,尽快学会家务料理、勤俭持家、当家理财,撑起整个家庭脱贫致富半边天。

以“三助”增自信,搭“连心桥”建温暖之家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做好贫困母亲关爱救助。各级妇联积极行动,进一步加大易地搬迁安置点35-64岁妇女“两癌”筛查和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项目宣传力度,深入易地扶贫搬迁点,做好“两癌”妇女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组织申报等工作,鼓励受助妇女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治疗,自立自强,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所处的困境,争取早日康复。积极争取母亲健康快车、母亲水窖等公益项目,帮助贫困母亲解决生活难题。结合巾帼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让更多的贫困母亲得到救助;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救助金发放工作做细做好,最大限度发挥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做好“国奶扶贫”奶粉资助。截止目前,铜仁市国奶扶贫工程项目资助7000余户,资助金额达1.32亿元,而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由于很多搬迁群众刚刚入住还不了解政策,申请量不多,各区县妇联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点“国奶扶贫工程”项目的宣传,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不受一个社区资助15户的限制,原则上有多少需求就安排多少资助,将符合条件且自愿申请“国奶扶贫”项目资助的家庭要帮助其办理并全部纳入资助对象,切实减轻搬迁家庭经济负担。

做好“花蜜行动”爱心扶助。通过“播洒爱心阳光——让困境儿童共享甜蜜生活”的“花蜜行动”公益活动,聚集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力量,关爱搬迁安置点贫困儿童,利用春节、“三·八”、“六·一”等重要节日,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开展走访慰问,倾听她们的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困难,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动,实现易地搬迁安置点“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

以“三和”增自爱,搭“平安桥”建和谐之家

法治宣传促和谐。铜仁市各级妇联大力开展社区普法教育,强化搬迁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矩意识、集体意识,正确引导搬迁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法治观念,维护社区安定团结。通过制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宣传片、宣传册,以案释法、以案说法,用群众语言、通俗故事教育群众。把法律知识与创建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家庭学习各类法律知识。加强与公、检、法、司、安等部门配合与协作,到安置点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宣传咨询活动、微信普法宣传、法律志愿者上门普法等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使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千家万户,努力提升妇女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调解纠纷促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创建“平安铜仁”的重要基础。各级妇联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信访工作作为替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的窗口,作为维权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严格实行全员信访接待制度、日常信访接待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重大信访问题会办制度、信访应急制度。明确第一时间接待的责任、日常信访接待流程、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大规模信访处置的要求。

二是加强信访工作培训,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提高基层妇联干部的信访业务水平,增强处理信访事件的能力,努力把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各级妇联进行分级负责,区分轻重缓急归口办理,除有专人信访接待外,实施全员信访接待责任制,领导和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增强源头意识,做到过手的来访不上交,及时疏导来访人员情绪,做到信息灵、动作快,联动维权相关成员单位解决信访案件。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疏解情绪促和美。以“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为载体,广泛联系走访搬迁妇女儿童家庭,积极引导巾帼志愿者为搬迁群众提供情绪疏导、感情引导、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减轻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互助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友情,为他们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把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为推进和美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以“三新”增自强,搭“融和桥”建文明之家

强化培训速变新市民 。各级妇联组织将根据妇女群众生活方式带去的新变化、新挑战,以巾帼志愿为补充,促进搬迁妇女融入新生活。深入开展“八个一”培训( 即:一场家用电器使用知识培训、一场城市出行安全常识培训、一场银行卡(折)使用培训、一场邻里关系培养培训、一场爱护环境卫生知识培训、一场就学就医知识培训、一场创业就业技能知识培训、一场感恩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巾帼在行动 温润移民家”志愿服务活动,心连心、手把手地教会搬迁妇女使用家电、使用电梯、使用银行卡、乘坐公交车等城市生活“本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环境等,加快搬迁群众实现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更快的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培育典型引领新风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铜仁市各级妇联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合宣传、文旅、文联等部门开展“文化进万家”走进安置点,宣传惠民政策,丰富搬迁群众精神生活。邀请广场舞老师到安置点帮助组建成立文艺队教授广场舞,丰富搬迁妇女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三好”、“三家”评选活动,挖掘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广泛寻找“最美家庭”“平安家庭”“五好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互评会、推选会、文艺汇演等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向善向美,同时,将广泛开展“巾帼爱家·共享美丽家园”活动,引导妇女操持家务、清洁卫生,以家庭文明促进安置点的社区文明。深入开展“最美巾帼奋斗者·同心共圆小康梦”主题宣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大力弘扬关爱社会、睦邻友善、家庭和睦、自力更生等美德,引领搬迁群众弘扬文明新风尚。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良好家风展示新面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铜仁市各级妇联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重点,推进《铜仁市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地落细落实。将深入开展家庭教育“七进”活动,家庭教育讲座重点向易地扶贫社区倾斜,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社区家庭教育讲座实现全覆盖,提高搬迁群众家庭教育水平。建好用好“小桔灯”亲子阅读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故事大王比赛等,为搬迁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新市民·追梦桥】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