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本文全文4560字,阅读约需5分钟

引子:

公远731年的长安大街上,一座不起眼的酒肆里伏卧着一位熟睡的中年文士,脚边摆放着一坛已经拍碎封泥的杜康,墙壁上挂着一口不饰雕花的古雅长剑。旁边的矮几上,一张上好的宣纸平铺着,黄山的松墨已经磨好在端州的砚池里,波澜不惊;长锋狼毫斜架在越窑的笔搁上,静待书写。

上好的酒,上好的剑,上好的文房四宝。并不常见,但是他值得。因为他是李白。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洒肆门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在焦急的等待,等待这位大唐才子醒来。

或许是门外的人群惊扰了他的好梦,他睁开惺松的睡眼,看了一眼脚下没饮完的酒坛子,忍不住又饮了一口,道了声“好酒!”,一抬头看到到墙上的长剑,拔出来剑气森寒,又叹了一声“好剑!”

言罢,抄起桌上的狼毫,饱蘸浓墨,笔走龙蛇。

人群沸腾了起来,“李白醒了!李白醒了!”“第一句写成了”“第二句出来了”

人群里有人飞快的记录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刚刚写完,就交给了旁边候着的快马骑士:“火速刊印,一定要出现在明天的《开元杂报》上。”

王记酒庄的老板记录着:秋五,李白饮杜康。吩咐身后的伙计:立即备二十坛杜康酒,以免断货。

李记裁缝的掌柜记录着:秋五,李白戴天蓝幞头。立备50顶。

这就是李白,大唐最璀璨的明珠,最当红的明星,最顶级的流量,最流行的符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有人说他是诗仙,有人说他是酒仙。还有人说他是剑仙。他是裴旻的弟子,是天下第二的剑术高手。

李白的剑术真有这么厉害吗?

讨论李白的剑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传说中的师傅--大唐剑圣裴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裴旻究竟是多大的官。

裴旻是个厉害的剑客,唐文宗皇帝时,曾将其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天下三绝。传说他是唐朝开元年间将军,曾为军使,驻守北平,官拜左金吾将军。

但翻遍了唐朝的历史书,对于斐旻的记载少之又少,不但没有军功的记载,连生卒年分都没有确切记载,大多来自于笔记体小说、野史传说。只能精略知道是玄宗睿宗时期的武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有关他的军职的记载找到了三处:

《新唐书》

帝以书赐将军裴旻曰:“敢有掩战功不及赏者,士自陈,将吏皆斩。战有逗留,举队如军法。能禽其王者,授大将军。”

《朝野佥载 卷六》。

裴旻为幽州都督,孙佺北征,被奚贼围之。旻马上立走,轮刀雷发,箭若星流,应刀而断。贼不敢取,蓬飞而去。

《唐国史补》

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

《朝野佥载 》中说他曾为幽州都督,唐开元时期全国有24个都督,幽州是唐朝门户,是大都督,每一位都赫有名:武周时期的薛讷(薛丁山),唐睿宗时期的孙佺(宰相孙以约之子),唐玄宗时期的张守珪。都有明确的记载,只有裴旻无记录

《朝野佥载》中还出现了孙佺。

孙佺 幽州都督,712-712 只任了几个月,讨伐奚和契丹。即被突厥所害。

《新唐书》书中有几乎相同的记载:

旻尝与幽州都督孙佺北伐,为奚所围,旻舞刀立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断,奚大惊引去。

孙佺征奚时,他才是正牌的都督,裴旻不是都督。《朝野佥载》为了突出裴旻,而为他升了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又言他曾经官拜左金吾将军,开元年间的左金吾将军为正三品。因唐时太宗文皇帝登位前官至三品,为避诲,朝中不设一二品实职。三品即为最高品级,最低也相当于六部尚书。

同样,如此显赫的官位,没有任何记录。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官职不详。

如果裴旻真如笔记体小说或传说那样显赫的官职,不至于在唐朝的史书中无正式记录。

裴旻到底是什么官职?《唐国史补》中说他为龙华军使。军使在唐朝的军中掌赏功罚罪,就是给将士报功,请示处罚的官职。

《新唐书中》还有一处记载裴旻的事发生在727年,瓜州刺史张守珪陇西大捷,玄宗皇帝传书警示裴旻:“将士军功不能掩而不报,如有违反,斩首”。

有皇帝的圣旨的记载,可信度较高比笔记小说中要高。

综合以上的两处记载,可见裴旻所谓的幽州都督、左金吾大将军之职不实。实际职务应为幽、凉军中掌赏功罚罪的军使。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裴旻的剑术究竟如何

裴旻的剑术究竟有多高?王维,颜真卿这些写诗的人说的多不可靠,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多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力求词藻华美,效果惊人。

裴旻实战的记载《朝野佥载》“轮刀雷发,箭若星流,应刀而断。”这里记载的他用的是刀。 一个剑圣,上阵杀敌,不用大宝剑,用刀干啥?并且用刀也不是杀敌,而是仅为自保。舞动得团团转,挡住四处来的飞箭。这绝不是一位能够御剑如飞、乱军中取敌首级的绝世剑客。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独异志》载:

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惊栗。

这个就像是写小说了,还是仙侠小说。 这种街头的表演,写得很高大上,但实际是很LOW的,就有点像走江湖卖大力丸的。

《太平广记》亦载:

又,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张旭相遇,各陈所能。裴旻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都邑人士,一日之中,获睹三绝。

这里记载的裴旻舞剑,是舞一曲,表明,裴旻的剑法,是一种舞蹈,舞动时还有音乐相伴,表演的性质非常强。并不是什么仗剑江湖的杀人之技,而是娱人之艺。

《历代名画记》载:

开元中将军裴旻善舞剑,道玄观旻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时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述其事

此处记载的更明确,将裴旻与公孙大娘并列,都是以剑作舞。公孙大娘是开元年间的第一舞人,是宫庭舞者,而非剑客。

项羽的虞姬也善剑舞。剑舞,实际上是一种手持短剑的舞蹈,表演者可自由甩动、 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 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最早期时是男性舞蹈,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

这种剑舞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江湖侠客之剑,有非常大的区别。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李白到底有没有拜过裴旻为师

1.年龄相差巨大:

我们首先来看看年龄的差异,如果《朝野佥载》的记载为实,712年裴旻的确是幽州都督,薜讷任此职是近50岁,张守珪任都督时44岁。假如裴旻特别厉害,40岁任都督,李白在长安时,730年左右,裴旻已经是60岁以上的老人

李白24-30岁的行踪未到达过幽州边境,如果与裴旻相遇,应在长安时期。年龄相差巨大。

60多岁的老头,能不能教李白剑术,是个问题。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2.拜师这么大的事情李白自己没有说过

李白,爱好写日记,随手写出来的都是诗。坐船走路要写诗,喝酒饮茶要写诗,拜裴旻为师这么大的事情从未见他写过。

如果那天心情太激动,忘记了,那么平时的传授演练也该也个诗吧?并没有。

就算都没有,毕业了该写首诗吧,小学生毕业都得写个感言,感谢师恩什么的,但他依然没写。

古代尊师重道,平时书信往来,四节八礼,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就算都没有,赠个诗总行吧。书生人情纸一张,李白是最喜欢写诗送人的。这活儿出在自己手上,送个人情还不费钱,何乐而不为。

李白送汪伦、送杜甫、送孟浩然、送王昌龄,送崔司户,送裴十四,送裴十七,独独没有送裴旻的。李白存世的诗中,有剑字的有105首,但没有一首是写裴旻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为什么颜真卿与王维均有写过裴旻的剑,而李白却没有?因为颜王二公,均是书生,外行看热闹,见裴旻的剑舞眼花缭乱,觉得是个高手,倾佩不已。

而李白内行看门道,知道这只是舞蹈,自然也就不感冒了。

所以,李白非但很可能不认识裴旻,或者偶尔见过一次,彼此并无特别的交情,还对裴旻的剑器之舞不感冒,只觉得看着热闹,并不以为意。

3.大唐的吃瓜群众也没有说过。

大唐是一个喜欢追流量的时代,追星者众多,当时已有官方的纸媒《邸报》,同时也有民间的小报《开元杂报》,李白和裴旻作为大唐最当红的明星,有众多的粉丝,从皇帝贵妃、高官诗人、乡野村夫。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的吃瓜群众的心。李白如果拜裴旻为师,一定是头号新闻,不会默默无闻。

但李白拜师的事情并未见诸唐宋的史料记载,连当时最喜欢吹牛的诗人们,也没有诗词可以佐证。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4.李白拜师到底是谁说的?

那么裴旻是李白的师傅出自哪里呢,出自一个孤证:

裴敬所撰《翰林学士李公墓碑》里面的记载:

(李白)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

这一段记载,因是斐旻后人所作,往自己祖先脸上贴金的嫌疑很大。意思是李白曾经写信给裴旻“如同我的愿望,出于相军的门下”,语焉不详。只说寄过信,也没有上下文,李白到底有没有拜师?裴旻有没有收徒?

如果真有,裴敬大可写道“裴将军,予曾叔祖也,白尝投其门下”。

写得这么遮遮掩掩的,主要是为了突出“予曾叔祖也”, 在大唐第一网红的纪念碑上留下自己祖先的名字,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叫“蹭得一手好流量”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李白的真实剑术—朋友圈里最会耍剑的

1.《新唐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这只是证明李白的爱好:喜欢辩论,爱好击剑,为人仗义。

但爱好,不一定就厉害。比如李白的辩论术就不咋的。

(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李白自诩有治世之才,常跟贺知章吹牛,两杯小酒一下肚,贺老头惊为天人,把他引荐给玄宗皇帝。

李白侃侃而谈,纵论时事,但玄宗皇帝可不是一般人,把一个偌大的唐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是骡子是马,在他眼皮底下一蹓就知道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李白爱好的纵横术并未打动他,只是觉得这个人确实文才斐然,说话又好听,是个人才,安排他去翰林院吹壳子写文章吧

故,爱好只是爱好,并不见得就高明。

2《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

这条就更不靠谱。唐律有明令:“殴杀人者,绞。”斗殴杀死的,会被判处绞刑。如真杀了好几个人,侥幸逃过唐朝的法律制裁,也断然不会到处显摆,只悄悄地生恐别人知道。

世人对于李白剑术的印象,大都来自于他的诗。李白的诗,在当时的传唱度非常高,就好似我们今天的朋友圈。朋友圈里的你,和真实的你,是有差别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3.唐朝,是一个对诗人特别友善的朝代,诗人的吹牛,叫风雅。

后世的孔乙己有句话:文人读书不叫偷。唐朝也有句话:诗人吹牛不上税。

当初汪伦跟李白吹牛“万家酒店,十里桃花”。后来李白一见:“十里桃花并无花,万家酒店仅一家”,非但不生气,反而与汪伦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在自己的诗里,把自己的剑法可劲儿吹。

“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实际上,李白只是个键盘侠而已,在他的诗里,剑字出现了100多次,他在自己的诗里面构建自己的侠客梦。

后来的金庸,亦是如此,虽然手不能缚鸡,胸中的江湖,笔下的剑客,读来荡气回肠。

为什么李白对于剑有这么深执念?因为文人们深信: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所以胸中不平的李白,不仅好酒,而且爱剑。

腰间无剑,诗中有剑,表明了胸中藏剑,欲消天下不平。只是侠义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与剑术的高低无关。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结语:御封三绝之一的剑舞,并非杀人武功,而是娱人舞蹈

唐文宗当政时,距离辉煌的开元盛世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大唐已经接近暮年,文宗无比追慕前辈盛世,彼时的文治武功、人物风流。

他梦想着能恢复大唐的荣光,所以特别欣赏才子,请了许多当世的名人,与他们谈经论道,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营造自己儒雅多才、求贤若渴的政治形象。

为了进一步营造自己儒雅多才、求贤若渴的政治形象。他还做了一件非常“秀”的事情:

御封一百年前的三位名家为大唐三绝。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这里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均是艺术门类,将裴旻的剑舞与之并列,可以看出,裴旻的剑舞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非我们想像的杀人剑法。故,传说中的两位剑圣,只是后人对盛唐人物风流的追慕罢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真实剑法如何,是裴旻的弟子吗?

引用资料:

《新唐书》

《朝野佥载》

《唐国史补》

《独异志》

《全唐诗》

《比较和现行中的杀人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