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能和當年的智能手機相提並論嗎

樓主水果店:

我感覺和智能手機還差得遠,智能手機和老式手機相比,功能大幅擴充,配合大屏幕使用體驗天差地別,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不假,不過目前看和汽油車用起來差別不大,算上續航充電一些問題的話,可能綜合體驗還不如汽油車,感覺媒體宣傳的過分樂觀了,即使是特斯拉,也不會創造太多的增量需求。


一扔大師

電動車的大部分優勢,都是建立在政策保護上面,比如油價包含了養路費,電卻不用承擔這個,汽油車各種上牌和出行限制,電動車不限制,也就是電動車實際在薅燃油車的羊毛,因為燃油車是主流,薅點羊毛也承擔得起。如果電動車成了主流,甚至把燃油車淘汰了,羊毛出在誰身上?國家會平白無故失去這一大塊收入嗎?還不是得換個方式從電動車身上薅回來。到時候可能諸如舊電池回收汙染處理費、商業充電附加費、家用充電樁安裝稅等收費都出來了。


elodia

沒錯,我就是個電動吹,樓上說,電動車充電一夜行走200公里(冬季東北地區),沒錯沒錯,但是很多地區不是東北,中國很大,我們車友群裡廣州車友用的不要太爽。特斯拉m3標準版,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做到慢充一夜,行駛300km以上(華北冬天),非要拿天天零下十幾度的極寒對標,有意思嗎,全中國有多少這樣的地區。慢充是一夜,但是你總要睡覺啊,就跟我家洗碗機似的,人類洗碗40分鐘,洗碗機兩個半小時,但是,慢有什麼關係,又不要你去洗,晚上開機,早起乾乾淨淨的有什麼不好,充電一樣,晚上掛上充電樁,早上滿血復活,立馬開走,又不耽誤你事兒。燃油車一週加次油,一次半小時總要吧,來回你不繞路嗎,上班族下班或者週末去人都多,都要排隊。電動車趴車位就行了,哪兒都不用去有樁續航都不是問題樓上問電動車是燃油車加啥,電動車除了續航,在行駛體驗、成本上全面超過燃油車,加載的各種電子設備太多了,車機就是一臺大pad,輔助(自動)駕駛比燃油車駕車體驗上一個大臺階。只有一個短板,就是長途跨城續航,如果你需要天天跨城,500km以上,可能你不適合,但是適合的人太多了,有人適合有就有人消費,你去問問長途通勤的(每天40km以上的)電動車有多香有需求有市場,怎麼是噱頭。還有折舊率,油車少嗎,一點不少,任何事物在高速發展時期都是快速折舊的,油車也是這樣,推國六,你們沒見國四國五的準新車暴跌麼。如果未來3-5年電動車技術飛速發展,推出nedc800,甚至1000公里的電動車,你以為,燃油車還能保值??目前的電動車肯定不保值了,燃油車能保值?


見鬼去吧,到時候誰買燃油車。


zyz995462

買車就是買自由,如果為了省幾元油錢的話還不如不買車,用買車養車十分之一的費用天天打車1、說走就走的自由。燃油車>電動車2、快速補充能量的自由。燃油車>電動車這2點就夠了。


錢公子筆記

身邊已經有不少人動搖,想買特斯拉,一來時尚,二來確實油費省很多。續航問題之前也擔心,但實際上對多數人來說買車不過是上班代步,單位家庭之間重複跑而已,一年到頭跑不了幾次長途。隨著充電樁的鋪開,跑長途也不是大問題。

是的,我也屬於動搖的一個。


ks1972

燃油車加油一定要去加油站,電動車可以在停車時順便把電充了,家裡有充電樁更是方便,不需要另耗時間,另外,一輛車可以抵多少部智能手機?這個市場比智能手機要大,儘管不是必需品,現在有網約車,但還是有許多人買車。存在即合理,媒體宣傳的不是“過分樂觀了”,而是偏保守。


guazi

iPhone出來的時候也能這麼說,加上一些充電和續航問題,以前嘲笑iPhone續航的段子很多,即使到今天智能手機的續航也沒有解決,但是功能機還存在嗎?


GLZ0514

一開始的電阻屏並沒有明顯優勢。之後集成芯片和電容屏發展才有了智能機的空間。


電動車也一樣,一定是方向,如果有新的技術突破,那就將快速替代燃油車。


浮生如夢

以生意人的眼光看,如果電動車優勢如此巨大,為何在大量補貼的情況,全國人民沒有自願的出錢去換呢。老式手機年代 一臺手機只有幾百塊,智能手機大幅度把價格提升到4000塊,後來又推出了低端的千元智能機,為何人民自願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去換智能機呢,這是需要反思的。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有兩個情人,特斯拉辣妹AND小迷妹特斯拉辣妹有很多優點,美麗大方又迷人,說話又甜,就一個缺點,一天交一次公糧。小迷妹呢就一般了,人們都說被時代淘汰了,也沒啥優點,要說優點有一個,就是你想交公糧的時候交一次就得了。讓你們花錢投票有且只能選一個的,會怎麼選啊,求解答!!自願和被迫的區別在於,自願可以免費去做,被迫就需要別人給你錢才會做,被迫去做是要計算時間價值的。計算電動車充電時沒有考慮到人們每天被迫去做一件事的時間價值。


WebGL

電動車的普及要等1 電池成本下降(便宜才是硬道理) 2 自動駕駛的應用如果這兩方面成功,要複製智能手機的成功就沒有任何問題


老老臘肉

電動車第1步:自動泊車電動車第2步:自動駕駛(特斯拉還不算)電動車一定會智能化,相比發動機,電腦更合適控制馬達,新加坡、日本都號稱今年要推出自動駕駛的的士。


Rogers_willy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總量角度考慮而不是優劣對比。首先智能手機屬於普通人咬咬牙全都能買得起的,尤其是剛出來的時候,隨著性能提升、價格降低,買得起的人越來越多,受眾極為廣泛;而30萬的車註定是少部分人的娛樂休閒產品,能不能火不取決於大多數人,而是買得起這個價位的車裡的人;路上跑的私家車,15萬以下的是絕大多數。

其次,汽車銷量還有多大的提升空間?還是說只關注電動車這個細分領域的從小到大的增速及天花板?既然電動車的目標是取代燃油車,那就應該整體的來看;而電動車的構成部件裡,除了電池和電機這些核心部件,其他的和燃油車一樣,那麼拉動效應應該等同於燃油車新增銷量。最近私家車佔用消防通道的事情頻發,為什麼?歸根結底是因為素質?不,是車太多了。


東隅桑榆

從大局觀的角度,推電動車勢在必行,彎道超車的機會。

畢竟是貧油國,時時刻刻擔心別人勒住脖子,本來中東那旮旯打仗與我們關係不大,但現在得時刻關注著,就怕哪天石油受影響;

用電的話就不一樣,再說我們的電池產業這麼多年的佈局,這麼多年的補貼,也不會全打水漂的,總還是有那麼幾個頭部企業的。


hblzb

二者沒有可比性,智能手機相比傳統手機最大的特點是帶有操作系統,有了操作系統才能安裝各種功能的App,這是重大的突破。

電動車相比燃油車顯然沒有這樣的突破,但是電動車一旦承載了自動駕駛功能就有這樣的突破了。當然有的朋友會說燃油車一樣可以自動駕駛,不過燃油車的自動駕駛註定只是雞肋。為什麼呢,這是由電機的外特性決定的,電機可以在0轉速下瞬間爆發峰值扭矩,並且一直到拐點之前都不降低扭矩,燃油發動機只有在轉速上升到好幾百轉甚至上千轉才能輸出峰值扭矩。這一點對於自動駕駛緊急避障來說至關重要。一輛不到30萬的電動車,百公里加速甚至可以做到4秒以下,而達到這一指標的燃油車呢?

電動車和燃油車的PK,應該類比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中國的電動自行車普及也就最近15年。續航里程會解決,充電體驗也會提升,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是遲早的事。


liteon

電動汽車只能算是升級,自動駕駛才是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