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这是电影《送我上青云》里,女主姚晨的父亲为给小三买包而向女儿要钱被拒的一幕戏。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让你回报一下父母,这不过分吧?”

这也是一个很Real的父亲了,把养儿防老翻译成了大白话——商业变现。

《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在婚姻里落单落寞的母亲表示也要和女儿余生捆绑

看完之后我内心毫无情绪波动,戏剧张力不够啊!

和新闻《毛晓彤出生被父亲扔垃圾桶,成名后父亲却要5千万生活费》比起来,我看编剧还是太收着了。

《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打小抛弃妻女的毛父在女儿成名后要求回报

一个好的编剧,就是要多看新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2

中国有句老话,养儿方知父母恩。

恩,是一句天然带有需要回报的潜台词,划定了施与受双方不平等的地位。

一整段80后可没少被“父母有恩论”敲打过,通常还搭配服用“爸妈拉扯你不容易,要孝顺(报恩)啊”,“我养你有什么用!”

真是耳熟能详呢。

我的母亲真的很辛苦,80年代离婚,没有学历没有人脉,全凭一股子力气挣钱供养我上学。

所以我成长的一路都不知从亲戚嘴里听了多少遍,“你妈妈多不容易,咱们长大了要孝顺妈妈啊。”

我实在不擅长表达情感,就跟现在没法自如拍领导彩虹屁一样,当时听了之后不知所措,不仅说不出感恩的话,甚至连点头也不会了。只是心里又积压了一层歉疚。

我越是不会表达,大人们就越要在这个话题上打转。所以直到现在整个人都是非常拧巴的状态:我当然愿意为她奉献所有,但是为什么你们都只要我的孝、顺,还有钱,难道我的爱这么不值吗?它站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很尴尬呢。

哦,现在也终于轮到我了。


我的二胎双胞胎,整个怀孕过程都是超纲的,生下来之后更是两个磨人的小妖精,一宿宿地熬人,心操稀碎。

所以很多人要拱我站上那个被歌颂的神坛。

他们对我的小奶娃说,“你妈妈多不容易,咱们长大了要孝顺妈妈啊。”

然后对我说,“老了你就享福咯。”

(我理解大家的意思是,在我老了之后,可以享受到女儿们爱的回应,包括爱的抱抱、爱的赡养,而不是收割爱的韭菜。)

我只要微微颔首,就站在了“父母有恩论”的阵营里,在亲子关系之间站到了施恩者的高地上,老了可以挟恩图报,想必混得不差。

但是我不愿意。

因为是我主张把她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更有责任给她们爱的养育。

更何况,难道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心血、担惊受怕地养育孩子长大,末了就图一个临老的赡养,以及掩人耳目的顺和孝?

那我觉得这种把亲子关系从本质上当做投资,并且算计回报率的行为都是财商余额不足的提示。

特别在当下,算上吃喝嚼用、学费和嫁妆|老婆本……

算了,别算了,成本肯定是收不回来的。

还不如拿这笔钱从保健品推销员里挑几个孝子贤孙,那真是要多孝有多顺。完了再来一套高端养老服务,完美。

这些年生育率持续走低,也是因为不少80后算明白账了,现在生孩子,要讲回报的话实在是一本血亏的买卖。

为什么还要生呢?因为我们要的是爱啊。

生儿育女是爱情/婚姻里水到渠成的一个基本动作,本身不值得歌颂。

你看全人类的父母即使在外被喷成筛、累成狗,回到家也总会一脸喷香地说,“一见到宝宝心都化了,一切都值了!”

分明是做父母的沉沦在吸娃上头的美妙中难以自拔啊。

鲁迅先生早就有《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说父子之间没有恩只有爱。

先生高见!孩子是怎么来的,当爹妈的心里没数吗?生儿育女是人类本能,爱子女是血缘天性决定,原本就不值当说些什么。

园丁只有勤勤恳恳,讲究方式方法,灌注心血,温情互动,最后开出爱的花朵,才值得表彰。金钱和赡养那只是区区赠品而已。

父母有恩,不如说父母有情,情字才动人。

我所图甚大,以情换情。

如果将来我的女儿们对我还不错,我可不想被评价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她们不自在,我也不自在,没得还显得low。

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儿可以是为了防老,可以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这种功利性是政治正确的。

“父母无自然之恩”是异端邪说,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东汉的王充和孔融,一个被训斥,一个被砍头。

虽然现在已经是9102年,父母有恩论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用户人群,还有人真的拿生恩这本定期存折去兑现去了。

《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都挺好》里苏大强的账本

要我说,这个斑驳陆离的社会永远都不乏这一类父母,生下孩子,然后让他们用一生来疗愈童年创伤。

好在现在的父母主力人群80后,整体是健康的,如果要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太爱他们的孩子了,譬如我,和我的朋友们。

我一个北京的朋友,标准中产之家,小家+大家一共6个大人死盯着一个宝贝疙瘩。

她跟我感慨,说她们家娃真正做到了从吃穿用度到教育培训全是名牌,能买进口的绝不选国产的,从输入包装到输出,不留一点死角,连喝的水都是国外空运的。

完了她流露出复杂的眼神,像是自言自语,“我们这么金堆玉砌地养他,想想将来他会找一个媳妇,去给别人当老公、当女婿,挣钱养家当那劳什子社畜……”一脸的心痛难当。

然后我发现新手父母们基本都有着和她一样滴水不漏的圈禁の爱,以及顶格付出。

这个未来的图景让人很焦虑。有的人已经通过浏览社会新闻来放缓爱的播放速度,比如曾经横扫网络的《北大毕业生: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了我30年》、《男孩与父母争吵后从5楼跳下》、《痛心!17岁男孩因被责备突然下车从桥上跃下 妈妈阻拦不及跪地痛哭》。

类似种种,我收藏夹里还有很多。

这一届父母渐渐开始学习如何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顺着孩子的频率一起震荡,并且伺机而退。

毕竟,连作家严歌苓都要向现实低头。


《青云》盛父:“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回报一下,不过分吧?”

严歌苓对外说话是要收费的,在家里却只能闭嘴,因为孩子们不愿意听了——他们长大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严歌苓的佛系里,是有不甘的。如果唠叨管使,我相信她是不介意做一个唠叨的妈妈。

4

懂养育,知进退,亲子关系不仅是一门课,更是一种修行。

我心目中亲子关系的大神李安曾说:

“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当然跟中国人讲,几百年也讲不过去,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

可是在我的思想里面,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爱我就够了。”

主持人鲁豫问他,“现阶段您最大的幸福感是什么?”

李安回答说,“我太太能够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感觉很幸福。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们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

你要达到这个标准,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自省成长是一生的事,并非因为有了一个身份就能停止。

还是那句老话,人生很长,困难都在后头。

祝各位新手父母996修行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