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中外歷史上都有很多位君王,但是能被後世記住的君王卻不多,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兩位不光是生活在同一時代,而且還都很有作為的君王,一位是西方的傑出皇帝-彼得大帝;另一位就是我們東方的傑出代表,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康熙劇照


生活在同一時代


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在位43年,彼得大帝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1662年即位,1668年親政治掌握實權。在位61年,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

執政過程


彼得大帝在不到四歲時候就去世了,他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和他的第二個妻子維塔利婭·納利什基娜的獨生子,但是,老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的第一個妻子也為他生了13個孩子,所以皇位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彼得大帝也是在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做了幾年攝政王后,他才實際掌握大權。


康熙大帝是在八歲喪父,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但是在實際掌握大權之前,是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掌控政局,孝莊皇太后扶持。直到1668年,除掉鰲拜後,削弱遏必隆的權利後才真正掌控朝中大權。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


執政後都大力改革


彼得大帝即位後大力發展俄羅斯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為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

  1. 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農奴到工廠做工,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為了鼓勵西方工藝和技術的引進,他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入俄國,還派遣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到東歐去學習。
  2.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剝奪貴族領主杜馬會議的職能,代之以參政院,下設11個委員會(實際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部")負責具體工作;罷黜大教長,代之以宗教院,使教會成為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劃分行政區域,將全國分為50個省。彼得還頒佈了一個"職能表",將文武官員分成14個不同的等級,所有的官員不管門第出身,都要從最低一級做起,靠功績晉升。
  3. 文化方面,彼得也主張實行西方化。他頒佈法令,規定人人都不得蓄鬍子(雖然他後來對此項法令做了修改),對不服從蓄鬍子的人收高額的鬍子稅,革除傳統的寬袖長袍,要求宮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菸和喝咖啡,實行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
  4. 科技方面,他開始系統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金錢鼠尾辮


康熙大帝即位後也大力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為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在經濟方面,繼續採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廢止“圈田令”、延長墾荒的免稅時間、實行更名地政策、蠲免錢糧、地丁合一、修治黃河,淮河和永定河、廢除匠籍制度等幾方面的改革。
  2. 政治方面,他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瞭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即康熙微服出訪。
  3. 文化方面,明確宣佈清廷要將治統與道統合一,以儒家學說為治國之本,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並且康熙還會說拉丁文。康熙大帝還下令全民剃髮,蓄辮子,這個辮子不是電視上我們看到的那樣,而是金錢頭鼠尾辮,要多難看有難看,許多漢人是寧可留髮也不留頭。
  4. 科技方面,康熙發現原來的地圖繪製方法相對落後之後,用科學方法和西方儀器繪製全國地圖。康熙亦會利用巡行和出兵之便,實地測量,吸取經驗。繪製成的《康熙皇輿全覽圖》,被稱為在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英國李約瑟亦稱之為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的所有歐洲地圖都要好、更精確。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收復臺灣之戰

通過戰爭,開拓疆土


彼得大帝在南部與土耳其交戰,在北部與瑞典交戰。

在與土耳其的戰爭中初戰告捷,於1696年攻克了亞速港,從而為俄國開闢了通往黑海之路。

俄國也打敗了瑞典,獲得了大部分北方的領土,又獲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俄國還通過戰爭吞併的領土大體上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芬蘭附近的一片重要領土。雖然征服的領土並不很大但卻很重要。

還在征服瑞典所獲的一部分土地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聖彼得堡(後來的列寧格勒)。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收復了臺灣。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平定三藩,即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維護了祖國的領土完整。

西征準噶爾,設置將軍和參贊大臣率兵駐守科布多和烏蘇雅臺等重鎮,加強了對喀爾喀蒙古各部的管理和統治。


在此處,更為巧合的是,兩位東、西方的大帝也打了一場戰爭。這就是中俄在雅克薩打的一仗,然後簽訂了一個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兩位大帝交了一次手,還打成了平手,挺有意思!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尼布楚條約


兩人的後代也有相似之處

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在當時那個時代,都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和管理的很好,但是在接班人的問題也都出現了問題。


彼得大帝的兒子不學無術,跟彼得大帝的關係一直都很糟,還曾經出逃離家出走過,最後還直接反對彼得大帝,被關在大牢中折磨死了。


康熙大帝的兒子就更別提了,可能是由於兒子太多,最為著名的就是“九子奪嫡”的事件了,二阿哥胤礽立了廢,廢了又立,直到囚禁到死。

胤礽第二次被廢后,八阿哥胤祀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

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后,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

但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祀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是不是有點複雜,其實就是這麼複雜。


歷史上同一時代的兩位大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

九子奪嫡圖

這兩位大帝,為我們在東西方的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只是從幾個方面概況了一下兩位大帝不但生活在同一時代,而且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謂機緣巧合。

歷史有的時候就這麼神奇,神奇到讓你覺得不可思議,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真實,真實到讓你覺得彷彿昨日重現。

【END】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通知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