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他擊碎我們卑微的自尊

屠格涅夫在1855年著手創作,並於1865年發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長篇小說《羅亭》,當時正值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中遭到完敗,舉國上下對俄國的現實狀況都頗為不滿,同時也陷入了對俄國未來的深思。

《羅亭》的主人公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俄國青年,他心懷理想,自視高貴,卻在人生道路上到處碰壁,對現實生活束手無策。這種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這種不甘願放棄面子,但卻對周遭的事力不從心,不僅折射出當時俄國面對西歐脆弱的文化自尊,也是現代社會許多人的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

屠格涅夫的這部長篇小說,將所有人虛無縹緲、支離破碎的自尊心與虛榮心擊得粉碎,字裡行間,人們不得不直面自己赤裸的靈魂。

屠格涅夫,他擊碎我們卑微的自尊

羅亭這部作品是當時俄羅斯社會的縮影,尤其是對上層知識精英的一個真實折射。對他悲劇造成的原因是當時令人窒息的俄國政治體制,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知識分子卻又是這個國家體制的產物。羅亭對這個令他無奈的社會大環境有著巨大的依賴性,但是卻又無法完全融入其中。他一方面渴望被主流社會接受,一方面又排斥著他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他這類人完全是當年彼得大帝鐵腕向西方學習下的附帶產物,在俄羅斯完全缺乏根基。所以,正是他所蔑視的上流社會造就了他,卻也輕而易舉的毀滅他。這不僅是當時俄羅斯知識分子精神狀況的縮影,也是俄羅斯帝國與西方國家關係之間的縮影。因此,羅亭自身所表現出來思想與行為正是這個國家體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通過這個體制造成他自己個人的悲劇。

屠格涅夫,他擊碎我們卑微的自尊

羅亭犧牲在了二月革命的街壘戰鬥中。他依然為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付出了生命,卻不是為了祖國俄羅斯。這個尾聲備受爭議,卻點名了19世紀40年代人共有的宿命,他們至死是一群孤獨的,沒有歸宿的流浪者。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愛人民,想象著代替現實表現中俄羅斯人民的是一個他們希望的理想的人民,俄羅斯人民的樣子是他們的想象中應該成為的那個樣子。他們擺脫了從前社會的根基,他們脫離了故鄉的土地和理想。按照以賽亞·柏林的話說,即便如此,這依然是當時19世紀40年代人很難做到的死法,因為在屠格涅夫本人看來,在俄羅斯本土,羅亭連如此犧牲的機會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