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這句話是《無聲告白》中的開場,這個毫無預兆的變故就像一顆驚雷被扔進平靜湖面,盪漾起的水波揭起一個家庭最隱秘的波瀾。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玩一個解謎遊戲,跟隨作者抽絲拔繭的精妙敘述,我們逐漸瞭解到一個女孩死亡的真相,也察覺到索繞在她身上的矛盾和疑團。

小說作者是華裔作家伍綺詩,她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移民家庭。儘管從小家境良好,但華裔身份,黃種皮膚以及文化差異這些外來因素一直讓伍綺詩陷入“異類人群”的困境中。

從哈弗大學畢業後伍綺詩開始從事文學領域工作,用漫長的六年時光寫就了處女作《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小說出版後引起巨大反響,不僅被眾多讀者感同身受的讚道“這就是我和我的家庭的故事”,還在同年獲得亞馬遜年度圖書桂冠,伍綺詩也因此成為一匹黑馬,填補了華裔作家在歐美主流文學界的空白。

在《無聲告白》中伍綺詩截取了自己真實的成長經歷,由點及面的演變為“出奇”的事件和“異類”主角——後一點也是這部小說的特別魅力,作者雖然以特殊群體的視角出發,卻精準又迅猛地聚焦於人性最普遍的主題和傷痛:關於家庭、愛和失去。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以家庭為主線,關注處於異類家庭的愛與失去,以及隱藏在文本之下的普世意義,來解讀《無聲告白》的內在世界。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愛的謊言:暗流洶湧的謊言下,真相是唯一的出口

《無聲告白》是以多重空間,多個人物做敘事視角的。相較一般小說的單線和雙線敘事來說,這樣的構建一不小心就會顯得雜亂不堪,失去小說的主題意義,然而伍綺詩在“多重”方面的處理卻足夠令人驚豔。

這部小說縱跨了三個時空,以及三代人的矛盾和對話,時空和視角始終圍繞著莉迪亞之死這個謎團中,例如莉迪亞怎麼死的,莉迪亞為什麼會死,莉迪亞死後該怎麼辦?

在小說的第一章裡作者就拋出了莉迪亞死去的事實,小說的後半部分則在這個事實上抽絲剝繭的解讀:其中主要有兩個重要主題,一方面是圍繞在莉迪亞身上的謊言,另一面是謊言下的真相。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部分,圍繞在莉迪亞身上的謊言。

在父母眼中莉迪亞是一個“三好學生”,她學習很好,不抽菸不喝酒,性格開朗和善,並且在學校有很多的朋友,這幾件事就是她的父母給莉迪亞定義的標籤。

然而警察在調查莉迪亞失蹤案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個完全顛倒的莉迪亞,警察在她的書包中發現煙盒,老師說她的性格孤僻,而同學則認為她沒有任何朋友。這些經過調查後的事實讓莉迪亞的形象一下崩塌反轉,由原來的三好學生變轉變成一位叛逆孤僻的少女。

這些改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抑或莉迪亞本來的樣子就是如此嗎?疑竇叢生的瑪麗琳來到女兒的房間,找到莉迪亞的日記本後,發現本子上居然一個字也沒有,只有一大片不合時宜的空白。這片空白讓瑪麗琳黯然意識到,她很可能錯過了莉迪亞成長中真實的一面。

前後截然相反的對比讓莉迪亞的全家都陷入了沉默和對過往細節的回憶中,此時母親瑪麗琳,父親詹姆斯,哥哥內斯以及妹妹漢娜依次在小說中登場,開始了不同空間以及視角的敘述。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作者在小說中說“悲劇的一切根源都來自父母”,當一個家庭的幸福根基是脆弱的時候,很難讓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充滿安全感:而莉迪亞的母親與父親就是釀造這場湖中自殺案的誘因。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在年輕時想要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她將人生希望寄託於考上醫學院當一位女醫生,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所以她在各方面都在追求特立獨行,例如上學時故意選擇手工課而不是家政服務,在上哈佛期間挑戰難度係數高的化學課程,甚至瑪麗琳愛上教授詹姆斯時,都是因為詹姆斯與眾不同的東方特質。

而對於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來說,他所追求的卻是掩蓋自己的這種“不凡”,他想要擺脫別人看他時的異樣目光。正是這種目光讓他失去朋友,失去社交,更失去在哈佛大學留校任職的機會。

從小到大的這種社交陰影在詹姆斯身上如影相隨,他的目的恰好與瑪麗琳相反:詹姆斯一直意圖掩蓋自己的特別,想要融入社會,成為一名最普通的美國公民。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就在命運的陰差陽錯之下,不甘於平庸的瑪麗琳與想要平凡的詹姆斯相愛了,兩人懷著對生活不同的期待走到一起,也註定這份婚姻的根基是脆弱的。更為關鍵的是,他們錯估了對彼此的認知——婚後的瑪麗琳註定實現不了“與眾不同”的價值,而詹姆斯的確也無法通過婚姻來融入社會人群。

這就是瑪麗琳與詹姆斯從來不願意承認的真相,他們一直不認同真實的自己,想要挑戰一份不可能,想要掙脫這份不可能,這種“無聲的掙扎”滲透在婚姻的方方面面,像一條細小的蛇顫動而又不安的湧動著。

這場時間沉澱下來的家庭變故發生在八年後,八年後瑪麗琳拋棄孩與子丈夫,放棄一切想要重回大學校園找回自己的價值,這場婚姻變故不僅成為瑪麗琳與詹姆斯心底的一抹傷痛,更是成為孩子心中被拋棄的可怕陰影。

在瑪麗琳離開家的兩個月裡,莉迪亞迅速的長大了,以為是自己平時不聽話而造就母親的出走。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辦法理解複雜的感情,就會把父母做的很多事情歸咎到自己的身上,從而在內心留下一份“被拋棄”

的陰影,而這份陰影一直殘留在莉迪亞的內心深處。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當瑪麗琳因為懷孕和想念孩子終於回家時,莉迪亞以為是自己的禱告和祈求才讓母親迴歸家庭的,這個想法根深蒂固的成為莉迪亞內在的情感枷鎖。這份枷鎖在莉迪亞後來的成長中轉變為對母親各種“與眾不同”期待的回應,隨著瑪麗琳對女兒的期待和投射愈來愈重,莉迪亞瘦削的肩膀再也負擔不起時,這場自殺悲劇就有了開場的第一個誘因。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愛的真相:面對幻滅真相,重塑是唯一的力量

在小說中,莉迪亞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瑪麗琳把夢醒寄寓她身上的厚望,父親詹姆斯也重蹈母親的覆轍,將自己從小以來的社會期待投射在孩子們的身上,這其中他對莉迪亞的期待超過對內斯或者對漢娜的期待。

詹姆斯幻想中的莉迪亞是一個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又有很多朋友的漂亮女孩,他希望莉迪亞多參與校內活動,舞會,把朋友請到家裡玩……然而這些都是詹姆斯自己年輕時的嚮往而已,他在無形中將這種社交壓力傳遞給了莉迪亞。

她父親最擔心的是她受到遭人排擠,無法適應環境,莉迪亞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痛楚,像輪船上的霧笛,深深穿透她的心。

莉迪亞不止是被夾擊在父母的雙重期待中,更被父母教育理念中的的矛盾所衝擊著:母親希望她做一個出類拔萃的女孩,而父親想讓她完美的融入人群,不再標新立異,這就是前文所說這場婚姻認知錯誤的第二種體現,也是莉迪亞死亡的又一個因素。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無論是母親的理想轉嫁還是父親的社會期待,這背後都是一種人性的自私,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孩子,人們往往也會以自己的第一視角去看待。

所以瑪麗琳看不到莉迪亞的悲傷,詹姆斯看不見莉迪亞身上的無奈。而壓倒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來自於她的家人,哥哥內斯的放手。

這是一場以內斯的視角講述的,來自十年前的變故。大約在十年前瑪麗琳出走又回來的那個夏天,內斯領著莉迪亞去了小鎮的湖邊。在這個湖邊發生了一件極其詭異的事情:內斯將莉迪亞推下了湖,而莉迪亞不會游泳,莉迪亞甚至沒有選擇向哥哥求救,而是任由湖水淹沒投入死亡的懷抱,就在這時內斯跳下水救了莉迪亞。

很久以前的那天,她就已經開始感受到,繼承父母的夢想多麼艱難,如此被愛多麼令人窒息,發現內斯推她下水的那一刻,她幾乎是心懷感激的落到水裡,讓自己沉下去。

這件驚天的謀殺以莉迪亞與哥哥內斯的和解作為落幕,落水事件成為莉迪亞與哥哥之間的秘密,也讓內斯真正瞭解了在莉迪亞身上那些不得不承受的愛。

這十年間壓在莉迪亞身上的期望越來越高,瑪麗琳相信莉迪亞做好了去醫學院的準備,父親詹姆斯相信莉迪亞能夠很輕鬆的處理好社交關係,而內斯考上哈佛即將遠走對於莉迪亞來說更是一場噩夢。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讀到這裡,你可能也發現了莉迪亞之死的一系列前因後果,她的死亡真相不是突然爆發的情緒化毀滅,而是一步步積累而成的人格創傷。

她所揹負的沉重的“愛”,實際上全是他人的期待,關於母親的理想轉嫁,父親的社交障礙,而內斯的離開不過是點燃這份“不堪沉重”後果的火柴。

莉迪亞的悲劇是在生活瑣事下聚集的,這一點很像《大贏家》扮演劫匪的主人公,“我是怎樣成為一個窮兇極惡的劫匪的?其實我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經歷過,比如被家人冷落,被同事排擠,被領導誤會,無論自己怎麼努力生活都不會有起色……”

主人公嚴謹踏上劫匪的這段心理過程,又何嘗不是莉迪亞之死的過程,儘管電影中搶劫銀行是一個遊戲,現實中也少有人像莉迪亞一樣極端。可在真實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曾在各種各樣看似微小的細節中感受到絕望,繼而走向一條不歸路。

這也是莉迪亞死亡的真相:1977年5月3日的凌晨,莉迪亞在不堪重負下走向家中附近的湖水,跳下小船抵達湖心深處,從容沉靜的擁抱了死亡。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寫到這裡,小說的前半部分落下帷幕,我們再回到索繞在莉迪亞身上的三個問題:莉迪亞怎麼死的,莉迪亞為什麼會死,莉迪亞死後該怎麼辦?

小說的最後一個主旨側重於如何面對失去,十年前瑪麗琳出走又迴歸的創傷還未完全平復,而莉迪亞的之死更像晴天霹靂一般,打破了家庭多年所維繫的平衡。

這種平衡在十年後顯得脆弱不堪,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意圖告白,沒有人試圖反抗,整個家庭缺少真正的有效溝通,這份溝通中的空白足以使一個家庭瀕臨崩潰的邊緣。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愛的重塑:在沉淪新生,放下執念重塑幸福

《無聲告白》這本書的名字,很大程度上是將小說轉化成更詩意的表達,告白另一個釋義是“表白”,而表白內心說出真話,是莉迪亞家庭最不擅長的一點。

莉迪亞死去這個事實,將家庭所有的脆弱和存在的問題都暴露在了空氣之中,這時候家庭就像是黑夜裡的泥沼,看不到光,也感受不到溫暖,只有茫然無措的掙扎,一不小心整個家庭都會淪陷進去,因個體的死亡而變成整體的崩潰。

我們看到每個人應對這份傷痛的辦法,母親瑪麗琳終日在莉迪亞的房間哭泣,以此緬懷過去的記憶;父親詹姆斯在外界尋找肉體慰藉,以此逃避現實的痛苦;而內斯和漢娜止不住內心的憤怒,以此躲藏在內心的苦痛和迷茫。

小說的結尾裡,每個人物其實都在找尋著自己上岸的浮板,在傷痛中尋找著解決的出路,幸運的是他們都找到了,以面對真相的誠懇,和想要修復的心再一次找回了愛。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瑪麗琳最終離開了莉迪亞的房屋,詹姆斯選擇重回家庭,母親與父親之間破碎又重塑的婚姻關係,反而成為這個家庭強有力的粘合劑。與此同時內斯的憤怒則到達頂峰,當他被妹妹漢娜推進湖水的那一刻,我看大了一個巨大的輪迴。

輪迴是伍綺詩小說最精妙的構思之一,十年之前瑪麗琳逃離家庭追求價值,十年之後莉迪亞拋棄家庭追求新生,十年前內斯將迪莉婭推下水想要一切回到正軌,而十年後漢娜將內斯推到湖水裡想要一切重新開始。

內斯就這樣沉在湖水中,追溯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源頭,迪莉婭最後死亡的感受。

他沒有掙扎,屏住呼吸,想像莉迪亞下沉的那一刻,水面上的陽光變得越來越暗,他會待在那裡直到水鑽進來,像撲滅蠟燭一樣澆滅他的思想。

然而內斯會游泳,求生的本性讓肌肉自動收縮,身體自動在湖水中開始適應,直到他破開水面,漢娜遞出的手就像一個嶄新的世界,他們都在這次死亡中汲取了勇氣重新面對生活。

作者在小說結尾寫內斯游上岸的目的,除了對應莉迪亞的死亡,更重要的是意圖傳達希望: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家庭,其生存的本質就是在各種各樣的厄運中修行,並且唯有勇敢的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無聲告白》:此岸謊言彼岸真相,正視失去才能重塑幸福

至此,《無聲告白》從莉迪亞的死亡開始,以內斯的新生而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經歷了謊言,猜忌,逃避以及真相,最後結局依舊以愛作為收尾。

而整本小說的主旨其實並不在於死亡的“無聲告別”,而是它告訴了我們應當如何面對愛的失去,這種面對失去的力量,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振聾發聵的事實。

就像小說裡莉迪亞的家人最終在這場浩劫中頑強的挺過去,主人公的死沒有成為一座脆弱的冰山,反而變成了一種維繫家庭的溫柔紐帶。

而這根紐帶的背後,承載著的是千萬個家庭的失去,這種關於失去的傷痛和重塑,才是這本小說之所以打動讀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