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苏州,一座东方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全球人们的到来。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苏州,春秋时候为吴越之地,为勾吴,秦汉时期为吴郡,隋唐时为吴宫和苏州,宋为平江府,元代为平江路,明清时为苏州府。

苏州被称为“东方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建于公元453年,而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在位时建造,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苏州城的建造得益于伍子胥,春秋时期伍子胥出“相土尝水,法天象地”的原则,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土壤的性状,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阴阳调和、四时顺理、两阳易时寒暑应气”设“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将城墙四方各开二门,纳八方之风。苏州也把伍子胥封为河神,每年的端午节祭祀他。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伍子胥


苏州整个城市古城,路面道路呈井字形,纵横交错,像古代的围棋盘。整个路面体系看起来就是一个棋盘。苏州水多,古城里河网密布,以河道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棋盘状格局。所以苏州城的格局又称水路双棋盘格局。水陆相间,河网密布,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东方水城风貌。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宋《平江图》

小桥

在苏州水上交通和陆上交通,形成水路双立体交通。在相接之处,为了保证水陆交通的通畅,遇水搭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桥,大型交叉口的立交桥,小巷小河交叉的直板桥,小拱桥。而苏州桥不仅为了美观,与有一些非常具有艺术性的桥。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当你坐游船进过无数条河,经过无数座桥,你看到的是人在陆上走;当你在陆地上上行走时,你会走过无数座桥,你会看到船在水中游。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流水

苏州古城占地14.2万平方公里,整个城市西高东低,河网纵横,整座城市大约80公里左右的河道,苏州整个城市的水主要来自于长江和太湖,长江水从大运河西北向东南经过苏州,太湖水经过胥江上塘河和山塘河入阊门,盘门入城,然后在城市里大约82公里的河道里缓缓流淌,最后从西面的葑门和齐门,娄门排出。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齐门桥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整个苏州古城的水网,目前大致为两环六纵十四横。沿着苏州古城墙,在城墙内外形成两个环形的河道,外护城河和内护城河,连接内外河道的门就是水城门。当暴雨时节,湍急的水流的水通过外护城河从流进城内,入城后有经过内护城河分散进去纵横交错的河道,最后缓慢排出。苏州历史上有八座水陆双城门,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是盘门,水城门不仅是交通防御的功能,调节内外水位的作用。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盘门-水城门


人家

水陆双棋盘的格局,造就了苏州临水而居的民居风格,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大多数的古民居都是前街后河,白墙黑瓦的门头,进门后就是轿厅和茶厅,然后会客厅,后门临河,走后门的话就只能走水路坐船,桥从门前进,船至后门过。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在早些年代,苏州人每天清晨打开后门窗台就能听到沿河而来的吆喝声,需要买菜,跟船家打声招呼,船靠窗下,商定好价格,一个竹篮,一根吊绳,一下一上,就完成了交易,水上集市。真正做到足不出户。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历史上苏州最繁华的地方交通都比较便利,水陆相连。如《红楼梦》里描写的阊门“人世间一二等风流之地”,是因为阊门地处城内和城外相接的地方,贸易繁华,南来北往的货物云集。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阊门


有五条河流汇集于此,大运河的南口与北口,入城的山塘河和上塘河,以及流经市区的中市河,有五龙汇阊之说。


东方水城——苏州古城风貌

五龙汇阊

我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评论,关注。

每天带你去看不同的美食美景,不同的人物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