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松竹梅又被称为“岁寒三友”,可见梅花是最受中国诗人钟情的花卉之一。

传统诗人为梅花写的诗也最多,可占百花之魁那么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呢?

探梅(杨万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

/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为何古人大都偏爱梅花呢?

梅花的香气幽微细腻,如云间仙子

梅花不仅凌寒盛开,更在于其幽微细腻的芳香,更让诗人们心魂颤动。梅花在枝头绽放,与白雪相映成趣,但是梅花却比雪多了浓郁的香气,也比雪多了几分热烈的生命力。

宋朝卢梅坡对比雪与梅时,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花的香气是如此引人注目。

宋朝初期的隐逸高士林逋更是爱梅成痴,他自诩“梅妻鹤子”,以梅作为自己的妻子,可见对梅花是多么喜爱。他更有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道破了梅花清绝幽微的清香。

雪里寻梅(宋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

雪里逢梅近腊时,梅姿雪态两相宜。

羡君此处留清赏,看遍溪头南北枝。

梅傲然绽放,是诗人的理想型人格

梅花最让人钦佩之处,在于其凌寒傲雪的坚强品格;在于其保持自身独立迥然出群的品质,更在于其瘦硬如铁的枝干。

梅花虽有绝世的风华,但是与冰雪为伍,自甘寂寞,孤清自傲,出俗绝尘,象征了文人的理想人格。

唐朝郑述诚有诗说“独凌寒气发,不逐众花开”,不正是写梅花独守寂寞的凛凛风骨么?

陆希声更写道“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更是写出梅花凌寒傲雪的性格来。

梅花在诗人心中更是如同仙子一般,脱俗出尘,高洁清峻。

宋朝苏泂有诗说“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如著青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苏泂认为梅花就是高洁潇洒的隐士,是上天谪落的仙人,如何能比作柔弱的女人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


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古人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它不仅是十大名花之首,更代表一种精神

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可以说,梅花就是高洁、坚韧、勇敢、卓尔不群的象征,是中国“大丈夫”人格的完美体现。

“傲雪凌霜”、“铁骨生春”、“傲骨梅无两面枝”、“疏影暗香”、“铁骨丹心”等等,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咏之绘之赞美之,多少仁人志士以梅自誉,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梅精神”。

“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墨客为何爱梅花那么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如此有气节和傲骨的梅花,自然就能得到古今文人墨客的称赞和欣赏,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关于梅花的诗词,你最喜欢那一句呢?梅花的别名你又知道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