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01 糖化血紅蛋白監測值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最近張阿姨十分惆悵,向我諮詢了一件事:

上月底的時候,張阿姨在加重不慎跌倒後出現腰部疼痛而到當地醫院就診,平素身體還算健康,並無其他的基礎病,但是入院時監測了隨機指尖血糖提示10.6mmol/L,醫生建議她完善了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結果出來:6.7%。這時醫生告訴她:你這可能考慮是糖尿病了,需要進行控制血糖的措施了。目前建議她先進行飲食控制,定期監測,根據情況再判斷是否要行藥物治療。

“林大夫,我這真的是有糖尿病了嗎?”

目前按我國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只能考慮為糖尿病可能,確診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如糖耐量試驗檢查等。

02 目前我國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我國目前採用的仍然是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的標準:

1.、空腹血糖≥7.0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2、空腹血糖<6.1mmol/L為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可診斷為空腹血糖受損,需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3、OGTT 2小時血糖≥11.1mmom/L可診斷為糖尿病;<7.8mmol/L為正常,≥7.8mmol/L但<11.1mmol/L為糖耐量減退(也稱糖耐量異常)。

以上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應依據靜脈血漿血糖而不是毛細血管血糖檢測結果,空腹的定義為採取血標本前至少8小時內未進食。

空腹血糖、隨機血糖或OGTT後2h血糖是糖尿病診斷的主要依據,沒有糖尿病典型臨床症狀(如口渴、多飲多尿、食慾增加以及體重減輕等)時必須重複檢測以確認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糖尿病研究協會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依據之一,並規定當檢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5%時則診斷為糖尿病。WHO也建議在條件成熟的地方採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但由於我國HbA1c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且尚未實現臨床檢驗標準化,因而暫不推薦採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03 那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它有什麼意義?

既然我國目前暫不推薦採用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那為什麼臨床上醫生會檢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它有什麼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 糖化血紅蛋白的定義

國際臨床化學與醫學實驗室聯盟(C-NPU)所定義的糖化血紅蛋白應概括為“人體血液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β鏈N-末端纈氨酸(βN-1-去氧果糖基血紅蛋白)殘基以共價鍵結合的穩定的一類化合物”,其化學結構通常為具有一個特定六肽的血紅蛋白分子,全名:血紅蛋白β鏈(血液)-N-(1-去氧果糖-1基) 血紅蛋白β鏈。

它是人體內血液中的紅細胞內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也奠定了它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意義

從它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查閱到: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使血液中所有的蛋白質和代謝物均被高濃度葡萄糖包圍。葡萄糖與蛋白質的緊密接觸促使葡萄糖吸附在蛋白質上。在蛋白質結構的遊離氨基處,先吸附葡萄糖,然後發生緩慢的分子重新排列,最終形成穩定的糖化蛋白

因此,血液中凡是具有遊離氨基的蛋白質都會被糖化。但與其他組織成分相比較,紅細胞是血液中生存時間最長的一個有形成分,其半衰期可達3個月。血液中高濃度的葡萄糖不僅“糖化”了紅細胞膜,還透過紅細胞膜進入細胞漿內,“糖化”血紅蛋白,並會逐漸成為“糖化血紅蛋 白”。所以

檢測血液中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的糖化比例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約 3 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

04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有什麼價值?

目前糖尿病臨床診斷可通過血糖的檢測得到明確。但是血糖的變化可以受到飲食因素、情緒因素等多種即時因素的影響 , 同時空腹血糖只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的即時變化 , 缺乏對糖尿病患者近期一段時間血糖控制水平的整體反映 , 故單純依靠血糖的變化來評估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也正如此,這就突出了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相對重要性。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大體可歸納如下:

1、糖化血紅蛋白用於協助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

相比於單獨檢測1~3次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後2小時血糖值,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準確率更高;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6.5% 時,則提示我們要加強對患者的追蹤觀察,以便於儘早發現糖尿病。

2、糖化血紅蛋白用於臨床長期監測血糖情況的重要指標

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反映的是即時的血糖情況,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應注重的是血糖在治療階段內的整體波動情況,能更便於臨床醫生調整藥物的使用劑量或方案的調整提供參考。

3、糖化血紅蛋白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情況

有研究表明,當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每增加 1% ,則患者合併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概率平均增加約12%;所以,若能有效控制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整體水平,則能相應降低其併發症的發生率。

4、糖化血紅蛋白應用於鑑別應激性血糖升高

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如創傷、燒傷、感染、劇烈疼痛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近3月左右的血糖整體情況,可與鑑別。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05 如何合理應用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目前我國雖暫未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但是對於糖尿病的早期診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管理仍有重要的協助診治價值。對於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應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對於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範圍,但有糖尿病相應症狀(如口乾、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等)的患者,可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考慮是否進行血糖監測管理。
  2. 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定期(如每3月)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有助於對治療週期內血糖整體情況的瞭解,及時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3. 對於合併基礎病繁雜的患者,可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結果對病情進行可能併發症及預後判斷。
  4. 能應用糖化血紅蛋白檢查來鑑別可能能引起血糖急性升高的疾病。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嗎?一文帶你認識這兩者的關係

總結:

目前我國雖未推薦採用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但在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及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仍能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亦會逐漸成為評價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重要標準,以及糖尿病治療和併發症監測的重要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