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萍: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 助力人水和谐中国梦


河湖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经济社会发展历来与河湖息息相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领会鄂竟平部长部署要求,应有针对性地领会把握“幸福河”的内涵,探索研究含义明确、科学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幸福河”提供遵循和支撑。


深刻把握精神实质

准确领会科学内涵


幸福一词由来已久,不同科学领域对幸福的阐述有所不同,但共性认为“幸福”更强调一种主观感受得到不同程度满足的状态,这种满足不仅是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幸福河”主体是河流,应包括河流自身需求以及人类对于河流期待的满足。鄂竟平部长指出,实现“幸福河”目标是贯穿新时代江河治理保护的一条主线,黄河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做到确保大堤不决口、确保河道不断流、确保水质不超标、确保河床不抬高;其他河湖要做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幸福河”既具有河流自然属性,也应包含社会属性,应满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把握“幸福河”科学内涵,既要从人类幸福的需求出发,又要充分考虑河流自身健康,更要考虑人类与河流相互制约支撑、和谐发展的依存关系。总体来说,“幸福河”是在维持河流自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健康状态前提下,能够有效保障防洪安全,可持续提供优质水资源,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合理需求,实现人水和谐相处,让人民有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的河流。

曹金萍: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 助力人水和谐中国梦


牢固树立问题导向

健全完善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给河湖管理保护带来一定压力,河湖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通过构建“幸福河”,就是要达到河流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水和谐共生,造福人民。一是体制机制完善。从责任落实和制度体系等选取指标,如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主体落实、日常运行维护制度执行、河湖政策法规制定以及管理范围明确、水域岸线利用等,督促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监管严格、保护长效。

二是避险兴利兼备。一方面,洪水有效防御,从河流防御洪水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选取指标,如防洪标准达标率、洪水预警预报能力。另一方面,在高效率节水前提下供水安全可靠,重点从河流沿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进行判断,统筹考虑居民生活、工业、农业以及其他供水,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节约效率、水资源管控措施等。

三是河湖生态健康。从河流维持自身生态健康要求以及保持河流两岸生态系统完整角度选取指标,包括水体及底泥质量状况、水体纳污状况、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植被覆盖率等。四是河湖环境良好。从水质角度选取相应指标,突出水功能区水质、断面水质以及河湖富营养化等状况,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湖库富营养化比例等。

五是河湖文化传承。从加强水文化挖掘、保护和弘扬等方面选取指标,突出历史民俗和人文资源,如水文化科普和水情宣传教育普及程度、水文化遗产保护程度、河湖文化传承等。

六是公众广泛参与。主要从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方面考虑指标,反映全民知水、亲水、护水状况和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程度,如河湖问卷调查、群众监督反映河湖问题渠道、河湖管理保护宣传和培训等。

曹金萍: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 助力人水和谐中国梦


刊于《中国水利》2020年第6期,文章有删减

作者/曹金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