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老年人更要警惕预防滑倒!

老人容易跌倒,是多种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医院也在疫情期间接诊了很多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多是由于跌倒所致,有人就会很奇怪了,宅在家里怎么还会那么多骨折的病人?那是因为在疫情期间,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的几率,但居家期间也要注意安全防护,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在家不慎摔倒,导致了髋部骨折。

据统计,跌倒已成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生活中有哪些跌倒风险因素?又该怎样处理呢?


疫情期间,老年人更要警惕预防滑倒!

1. 洗澡时

老年人身体弱、平衡力差,多数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如果浴室狭小、地面湿滑、温度过高,很容易摔倒。

老人洗澡不宜超过15分钟,浴室门不要反锁,避免发生意外时耽误抢救;老人洗澡时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浴室地面应采用防滑瓷砖,并铺放防滑垫,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便于老年人保持平衡。

2. 服药后半小时

老人在服用某些药物后,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会受到影响,增加跌倒风险。一般来说,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是跌倒的高风险期,老人动作宜缓慢,尽量不要外出。

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跌倒高危因素,在日常生活起居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安全洗澡“四个稳”

身体稳——如果您感觉洗澡吃力,或者曾经晕倒过,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您最好坐下淋浴,可坐在专用的淋浴凳、浴缸坐板或者防滑的小凳子上淋浴,将所需的洗漱用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脚底稳——在淋浴间所有可能被水溅湿的地方铺上防滑垫。如要赤脚走动,走动的区域仅限有防滑垫的范围,在浴室其他地方走动时穿防滑拖鞋。

起身稳——在浴缸旁或者淋浴间安装扶手,起身或感到头晕时抓住扶手,避免跌倒。

状态稳——选择精神良好时淋浴,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和服药后半小时内不要淋浴,饮酒超量后不要淋浴,水温不要太高,以略高于体温的温度为宜,洗澡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洗澡时告诉家人,不要反锁房门,以便出现意外时家人及时救助。

2.如厕时要当心

老年人在上厕所时跌倒受伤的情况更为常见,因为在蹲下或是站起来的时候,头部的血压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头晕或是腿部发软的情况。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选用坐便器,减缓老人体力的透支,这样更为安全。所以,老年人在入厕所的时候一定要当心跌倒受伤。

3. 做好地面防滑处理

卫生间是老年人最容易受伤的地方,重点注意防滑,使用都信地面防滑剂,环保无味, 并在处理时具有杀毒灭菌作用

专家提醒:

如果老人不慎跌倒,应尽量以肩膀着地,保护头、颈等脆弱部位,或者紧抓固定物体,如门框、床架等。如果向后仰倒,要迅速内收下巴,以免头部受到重伤。

跌倒后,老人要保持镇定,感到疼痛或受伤时不要随意移动,可大声呼救或者猛拍地面、墙壁,以引人注意,寻求帮助。家属或陪护者发现老人跌倒时,首先要边安抚,边询问伤情,如果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人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