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又是一年春節到。

咱們哪兒的年俗,看看跟您那兒有啥不一樣。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咱們哪兒過年一般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期間主要是做過年的準備,大年三十(小月臘月二十九)正式過年,初一到十五是走親訪友的日子。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俗話說,“長工短工,二十四的滿工”,說的是過去東家到了這天,就要給做工的人放假了。

“大小是個年,家家盼團圓”,有人外出務工、求學,家裡人都天天盼著他回來,別人常會問,你家的某某回來了沒有?幾時回來?一聽說,某人今年不回來,就會責怪,咋這麼忙,過年就不回來?記得小時候,過年的前幾天,我都會到村口和山包上去張望,外出的哥哥走在回來的路上沒有。

二十四,是打掃衛生的日子,我們哪叫打堂塵灰,用竹枝紮成把,把牆上、樓枋下的灰塵、蛛網清掃下來,疏通煙道,清理灶膛,收拾屋子,扔掉破爛,收撿抹掃,清理屋後的陽溝,將稻場打掃乾淨。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那時候,打豆腐,磨魔芋,生豆芽,做甜酒,都是家庭主婦的活兒。用石磨將黃豆磨成漿,濾掉豆渣,燒開後用石膏點豆漿,就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了,一兩個人要忙上大半天。

“七的炒,八的鬧,九的還在炸虼蚤”,臘月二十七、八,家家戶戶都在炒泡泡兒,葵瓜子,落花生,紅苕片兒,從農家門口路過,都會聽到鐵鍋噗噗炸響聲。

臘月二十九的晚上,重頭戲就是煮豬腦殼(宰殺煙燻後的豬頭),一個豬腦殼就是一大鍋,要很長時間才能煮熟。煮熟後的豬腦殼,用手將肉拆下來,裡面有兩個像猴狀的骨頭,叫作孫悟空,小孩子拿在手裡玩耍。拆下來的核桃肉,可以直接吃,很好吃呢。

過年,小孩子都要在臘月間把頭髮理了,一個是過年顯得精神些,再就是人們常說的正月間不能理髮,不過,大人們都沒說,為啥正月裡不能理髮。大年三十,無論外面是冰雪交加、冰冷刺骨,家裡人都要洗頭、洗澡,然後換上乾淨的新衣服,以顯辭舊迎新之意。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年三十,多數人家在大門上會貼上春聯,屋內貼上年畫,給人煥然一新地感覺。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說的是年三十,誰家火籠的火勢大,來年家裡的運氣就旺,臘月間就會準備一個大樹蔸放在火籠裡作主柴,大樹蔸被叫作年豬,越大意味著來年養的生豬長得越大。十五的燈,就是在所有屋子裡亮燈,越亮越好,燈光照要照到每個角落,這樣屋子裡就會不生蚊蟲。

過年,祭祀也是很看重的。臘月間就要到祖輩墳前上墳,將墳周圍雜草清理一下,燒紙焚香。團圓飯要先敬祖宗,擺上四方碗筷,斟酒倒茶,請列祖列宗過年,然後將碗中的飯倒回,這些飯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年三十夜,在祖輩墳前點燈,叫做送燈,以前用煤油燈做的,也有防風蠟燭的,現在有的直接拉上電燈了。

年三十晚上,就是守歲了。男人們多數都在牌桌上了,打上大人紙牌、麻將等,婦女們在火堆前拉拉家常、磕磕瓜子、打打撲克,現在都在看央視的春節晚會了。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零時,村子裡鞭炮聲一陣接一陣地響開了,近處的,遠處的,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寂靜的山野裡響個不停。咱們哪兒還有個接銀水的習俗,守到零時,帶著水桶到水井舀上井水帶回家,好運隨後就到,現在直接在家開水龍頭就可以了。

記得那時候,人們對零時動物的叫聲很在意,什麼動物在叫,就是什麼動物在開年,不同的動物聲音代表著不同的說法。

正月初一,農村人不掃地不向外潑水,說這樣可以避免來年有風災水災,小時候總覺得這個很迷信,潑水就會真的發生水災嗎。現在想來,這是人們對風調雨順的嚮往,這美好的願望應該尊重。

正月初一,就是拜年了。親戚間、鄰居間都相互走動,相互拜年恭賀。出嫁的女兒年前到孃家辭年,現在就要帶到丈夫孩子去拜年了。路上,來來往往都是拜年的人。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家裡來了客人,把準備好的水果、副食拿出來招待了。

“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豆十麥”,正月初一到初十,這十天的日子代表著人、動物、植物的生日,哪天陽光燦爛,則預示這一年裡,哪一類代表就會一帆風順。

農村裡把年三十的飯留一份到正月十五,在磨盤裡放上穀類玉米,代表著新的一年五穀豐登,雖然三十的飯放到十五可能早壞了,這種願望卻是很好的。

只記得這麼多了,沒說到的,朋友們幫忙補充一下,說錯了,幫忙指正一下。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朋友,說說你哪裡的年俗好麼?

鄂西農村年俗,質樸而溫馨,你那裡是怎樣的呢

方德工作室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全家幸福!

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進寶、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