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倬緯:關於教育的一點思考

作為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從業時間越久,越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關於教育,也有一些思考,在10月的最後一天,分享一下,也算是一個梳理。

一、上學是教育的一部分,不同的家庭,上學的目的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糾結,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對這件事沒有清楚的認知。

問一個孩子:為什麼上學?很多孩子其實答不出來。

要麼為了家長,或者大家都在上學,也有官方回答,上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過上好生活。

在我們眼中,優秀的學生大都是,考上重點大學,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宋倬緯:關於教育的一點思考


作為父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讓孩子上學?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國家之間的較量,其實就是人才的較量。根據二八定律,能夠對國家競爭力產生影響的人才,不會超過20%,這一部分人才,是國家需要的棟樑之才。

怎麼找出這一部分人呢?在目前的制度下,就是高考!

宋倬緯:關於教育的一點思考


既然有了高考,為什麼還要有少年班和自主招生呢?其實就是在搶人才。國家需要人才,各個院校也需要人才,因為社會是關係的總和,人才是關係的樞紐。

所以,國家層面的教育很明確,有兩個目的:

第一,儘可能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人民素質提高了,才能構架和諧社會,這一點,是靠義務教育來完成的。

第二,選拔和培養高精尖人才,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這一點,是通過頂尖大學來完成的。

為什麼特長生也能上清華、北大?因為他們是大學、或者國家需要的人才,能夠帶給學校和國家榮譽。

因此,學習的最高層次,就是為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也就是成為頂尖的20%。這一點,不僅僅是自己學習努力的問題,還取決於你的同齡人。

現在,有個問題:如果無法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該怎麼辦?

答案就是:進入社會。當然,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也有一部分是進入社會的,基本都是排名前50的高科技企業,推動著科技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

那剩下的怎麼辦?

進入各種各樣的企業、單位、或者創業公司等等。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地方需要什麼?

文憑還是能力?亦或是其他?

答案顯而易見,文憑和資源是敲門磚,能力決定未來可以走多遠。

那麼,進入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學校會教嗎?從哪裡學習?

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上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做好這份工作所具備的能力,我們有嗎?

也有一些孩子,本身就不存在找工作,或者未來生活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們還看重孩子的成績嗎?是否有想過培養孩子的能力或者特長更重要呢?

所以,作為父母,第一件事,就是想明白:對於我的家庭,我讓孩子上學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

這決定著培養孩子的方式和標準!

因為,學校教育只是決定孩子的下限,上限,需要父母的培養和孩子的努力。

第二、教育的競爭,從來不是孩子的競爭,而是家庭的競爭。

有說,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也有說,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

作為父母,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嗎?

如果有清楚地想過孩子未來的發展規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夠給孩子提供怎樣的資源?

如果一件事情,從來沒有在腦海中出現過,很大概率這件事情不會在現實中發生。

在見過的孩子和家長中,對孩子滿意的家長,不斷鼓勵孩子的家長,能夠在每個階段指導孩子的家長,屈指可數。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家長沒有明確的評判標準,先是希望孩子懂禮貌,彬彬有禮,懂得感恩;接著會盯孩子的成績,等到學習成績好了,又覺得身體素質也重要,需要經常運動;運動得多了,又覺得孩子貪玩。

沒有參考系,就永遠無法評判,也就永遠無法達標。

宋倬緯:關於教育的一點思考


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老師,孩子為什麼會有差別,這些差別,來自於哪裡?

答案顯而易見,父母!

我們想想自己的人生軌跡,學校給我們的有多少,父母又給了我們什麼,決定我們今天成就的因素中,哪個因素最大?

第三,改變自己很難,改變孩子更難!

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滿意,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會是今天的樣子?除了不滿,我,能夠做什麼?

在我看來,80%的家長都是不合格的。孩子,最開始學習和了解世界的方式,是模仿,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這是環境的力量。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偶像,孩子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怎麼認知這個世界。為什麼後來孩子不聽了呢?因為孩子超過了父母。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孩子一直在成長,而父母,停止了成長,父母從一個教練,變成了啦啦隊員。

為什麼呢?

是因為沒有想過!!

外求很容易,內求,很難!

你有在孩子小時候規劃過孩子讀書的路線嗎?你有了解過西安有多少學校嗎?每個學校的優劣有關注過嗎?孩子上不了五大,有沒有其他備用方案?

你有找過孩子的每一位科任老師溝通過嗎?你知道孩子的優勢是什麼嗎?你和孩子聊過未來的理想嗎?你幫孩子查詢過未來他希望從事的職業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嗎?你告知孩子怎樣才能勝任他期望的工作嗎?

如果沒有,那問問自己:到底愛孩子哪裡?

他需要人生導師,而不僅僅是保姆和ATM機。

宋倬緯:關於教育的一點思考


不要說自己做不到,打開百度,這些信息都可以找到,打開手機,更詳細的內情也可以知道。你,為孩子準備了多少?

我們總想讓孩子變得更好,卻從來沒想過,我們,是不是也要變得更好?!

第四,也是最後一點,看清楚局,才有可能破局。

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無論你多麼努力。

就好比每年1000萬人高考,所有人的都非常非常努力,考入清北的人數,就是屈指可數。

成功的人,總是少數!

這是劣勢,也是優勢,你需要做的,很簡單,和別人不一樣,就可以!

不過,人總是趨利避害的,少數人走的路,註定不好走。要想享受別人沒有的榮耀,就得承受別人無法承受的孤獨。

這個世界,真的是公平的!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