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有个河南省新乡市很有名气的小冀镇,大冀跑哪去了!

新乡县有一句俚语叫,大冀不大,小冀不小。

大冀是村,小冀是镇。《新乡县续志》记载,大冀村有关帝庙,在秦村营东北,汉堤旁。道光初年庙附近尚有三五人家,今已迁徙无踪。

小冀镇的由来

小冀镇是个古老的集镇,传说“小冀”是以姓氏命名的,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新乡县西南一带土地荒芜,野草丛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村庄。有一天,从外地逃来了两兄弟,姓冀,以做银匠活为生。三兄弟找了块高坡地,搭草棚,生炉火,继续着银活的生计。邻近的人家唤老大叫大冀,老二叫小冀。大冀生性圆滑,待人刻薄;小冀忠厚老实,辛勤肯干。没过几年,兄弟俩挣了一些钱财,娶下了媳妇,各自有儿有女,生活也算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俩从两条光棍到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逐渐开始磨牙吵嘴,磕磕碰碰,再加上兄弟俩脾气不合,一家人不断闹气。后来,兄弟俩只好分了家,大冀带上妻子老小,迁往了今天新乡县秦村营村东关帝庙附近,人们都习惯地叫那个地方为“大冀”。留下了小冀继续在此做打银匠经商,后来附近居住的人家也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了一个村镇,是小冀镇名之始,延续今日。

与小冀镇同时期出现的大冀是怎样消失的?

史志记载,大冀曾设立乡村社学。社学始于元代。当时每50家为1社,不及50家者,与邻近村合为1社。每社设学校一所,以习礼仪、学文化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开学。因一社一学故称社学。清康熙年间社学废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