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真心誠意的幫助,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

01


公司主管小王最近很生氣。


她老早就發現今年帶的實習生裡有和自己同校的學妹,於是一開始就處處幫扶,恨不能把所有好資源都給她。


本以為實習期結束後學妹會理所當然進到自己的部門,但最後公佈時自己卻傻了眼:學妹去到了另一個部門,連聲招呼都沒跟她打。


“太沒良心了!這麼不懂感恩!我對她的好全公司都知道,誰知道好心全都餵了狗!”


這麼聽下來確實學妹做得太絕,前輩這麼悉心栽培,最後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可是且慢,王主管說“她對學妹的好,全公司都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腦補出捐助現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畫面:捐助者一個個披紅掛綵,受助人在臺上舉著寫著金額的捐助牌,低著頭被迫發表受助感言。


這不就是王主管對學妹的做法嗎?在所有實習生都要憑本事幹活證明自己有實力留下來的時候,突然竄出來一個師姐,對著所有人說:這是我學妹!我就要把所有資源都給她!你們誰都不能搶!


這不擺明了給學妹拉仇恨嗎?憑什麼你就能憑關係高人一等?而我們還得苦巴巴想方設法熬過實習期?


放在學妹身上,雖然她得到了學姐的切實幫助,但她真的高興嗎?她真的對你感激涕零嗎?


一早就被貼上了“關係戶”的名頭,工作做得再好也會被認為是有了“好學姐”“好資源”的緣故,一直處於卑微的受助地位,站在學姐身邊,她只能扮演永遠的受助者角色。


所有真心誠意的幫助,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

學姐不明白學妹的苦惱

學姐大概不懂“受助者體驗”——受助者在接受幫助時對助人者心懷感激,但也會產生輕微的仇恨感。


有人疑惑:這不是農夫與蛇嗎!不想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咋還仇恨上了?


你想,受助者在接受幫助時就意味著承認自己低人一等的地位,在助人者面前,他們無力無助又卑微。


而助人者卻可以享受助人之後的道德優越感。誰願意一直伸手乞憐呢?


面對強勢的王主管和同事的異樣眼神,學妹離開學姐去別的部門幾乎是一種必然。


02


在考慮受助者感受方面,一位老教授就做得非常好。


當年一個小夥子考上老教授的博士,但新婚不久,拖家帶口,博士薪資微薄,不足以養家。


老教授見狀,找到小夥子,對他說:因為你能力出眾,組織能力強,我想讓你擔任我的助教一職,每月會有一定薪水。


小夥子欣然接受,依靠擔任助教的收入,度過了經濟困窘期,順利讀完博士。


後來,小夥子也成為了教授,他也有了自己的助教。在給助教發放薪水時才發現原來助教的工資並不多,三年來,都是教授暗中補貼。


所有真心誠意的幫助,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

顧全小夥子的老教授

老教授生怕小夥子知道,心裡產生壓力,於是採用這種方式,既照顧了他的自尊,又達到了助人的目的。


這種幫助不為名不為利,如春雨般潤物無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悄然間,已是繁花遍地。


03


每個人都有求助的時候,如何讓幫助不刻意,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


說個有點久遠的故事吧。


一位縣城青年考上了大學,一個人坐著晃晃悠悠的綠皮火車去學校報道。


所有真心誠意的幫助,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

綠皮火車內部

途中他覺得口渴,看到火車上有5元一罐的健力寶,雖然很貴,但想到自己從來沒喝過,就咬牙掏出5塊錢買了一罐。


他把易拉罐翻來覆去,卻不知道該怎麼打開。要用螺絲刀嗎?口越來越渴,卻怕鬧出了笑話。


當他猶豫不決時,坐在自己對面的阿姨對她旁邊的小男孩說:寶啊,幫媽媽把包裡的健力寶拿出來。


小男孩一邊翻包,一邊疑惑地問媽媽:媽媽,你不是剛喝過水嗎?


阿姨笑而不答,接過健力寶後,把它放在桌上,右手拇指扣住拉罐,稍一停頓,“嗤”的一聲,果氣作響。


隨後,青年手中的健力寶也應聲打開。


沒有一句交流,阿姨在無聲中為青年解了圍。


那些真誠懇切的幫助,不圖名利,不顯刻意,所以能讓人如沐春風。


反觀那些幫助別人後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人,助人並非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們想要的,是他人對自己救世主般的膜拜。


所有真心誠意的幫助,都不會大張旗鼓。願你想人之所想,念人之所慮,化人之尷尬,助人於無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