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编织“五张网” 防疫聚民力

近日,灵璧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精心编织疫情防控“五张网”,动员汇集县内各类资源,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百姓暖心、放心、舒心、贴心、安心。

编织疫情防控爱心网,让百姓暖心

灵璧县渔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19支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宣传队,“线上+线下”双模式为贫困户宣传防疫知识,加强贫困户的防疫意识,引导贫困户开展自我防范,为他们做好心理疏导。

深入贫困户家中,解决实际困难,为物资储备不足的贫困户代购生活物资等。渔沟镇还积极争取资金和防疫物资,为全镇1756户4761人发放10000余个口罩。动员镇内企业奉献爱心,企业主们纷纷“慷慨解囊”为贫困户捐赠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捐钱、捐物、捐工。其中申寨村志愿者黄曼曼元宵节为贫困户送去“心贴心”牌元宵。马集村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值守点贫困户送去“心贴心”姜汤。

编织疫情防控安全网,让百姓放心

灵璧县娄庄镇汴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强化网格化管理,编织一张“防疫安全网”。扶贫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加强防疫管控,以自然庄为基础设立管控网格,选任15名网格员,将全村所有户、人纳入防控视线,形成一张“全覆盖、无盲区”的村、组管控防疫安全网。

各网格员负责动态排查网格内外地返回人员,实时掌握外地返回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身体状况、居家隔离情况,为居家观察者提供测温、就医和生活服务,向村民宣传防疫政策和防护知识,引导村民减少外出,及时报告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以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汴河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马志顺还组织成立了“党员先行”志愿服务队,设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号召党员亮明身份,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防疫安全网更加“安全”。

编织疫情防控宣传网,与百姓贴心

“各位村民要听清、防控疫情别放松……”随着一声声的传唱和锣鼓声,防疫知识顺口溜在灵璧县虞姬乡陈埝村每个自然庄响起。为更好的宣传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陈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锣鼓宣传志愿服务队,用村民易于接受的语言宣传此次防疫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较快的速度、强大的力度、贴心的温度不断织密防“疫”宣传网,村广播喇叭响起来,横幅标语拉起来,防疫知识贴出来,宣传清单发起来,流动宣传走起来。

创新地用敲锣打鼓的形式引起老百姓的注意,志愿者服务队编写防疫口诀,走街串巷巡逻宣传,让陈埝村的防疫宣传网无死角,把防疫知识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全力保障村民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力量。

编织疫情防控巡逻网,让百姓安心

灵璧县游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内基干民兵,组成民兵社区疫情防控巡逻队。他们肩扛营旗,手持喊话筒,采取徒步巡逻的方式,沿着游集镇社区主要干道、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尤其是流动人口较多居民社区,宣传群防群控措施和防控知识,引导村民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正确对待目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科学理性防控,自觉地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聚众、不赌博。

对发现的发热病人或是知晓从疫区归来的人员,第一时间按照规定的要求积极上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聚众人群,及时沟通疏散。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编织疫情防控治理网,让百姓舒心

2月6日,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和县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号召群众积极开展“搬家式”大扫除活动,力争创造干净整洁的居家环境,营造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社会氛围。

为了给全县百姓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灵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成立病毒消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背着大功率喷雾器,在全县多个小区、集贸市场、车站、公厕、垃圾站等公共场所开展消杀工作。

“憋在家,抱着手机刷疫情,心情紧张得不能行。政府通知我们在家要‘大清扫’‘大清洗’‘大清理’,现在大家都动了起来,既打发了时间又得到了锻炼,自家的环境也美了,住着也舒心。”灵璧县朝阳镇杨桥村村民杨荣芬说。(杜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