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有一部世界范围内闻名的小说,它充分反应了人类灵魂的深度,并且多次被改编成漫画,其中只有号称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画出了它的精髓。这部小说便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

魅力视野|文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罪与罚》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是一部“出圈”的作品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可却听说过《罪与罚》。这算是典型的“出圈”特征。

许多知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出圈”作品,魅野凭什么要单独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拿出来说?《罪与罚》就“出圈”的表现来说,的确与众不同,很值得专门提及。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罪与罚》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能够“出圈”,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罪与罚》仅仅就书名就涵盖了极大的信息量,只听到书名,就能隐隐约约体验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感应。

第二,大量动漫作品改编或者取材自《罪与罚》,让《罪与罚》在人数众多的二次元世界得到传播。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电视剧《罪与罚》截图

《罪与罚》如何反应灵魂的深度

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评价极为中肯:【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这个评价用到《罪与罚》身上再合适不过。

《罪与罚》按东方人的思维,其实可以解释为“因与果”。主角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到“超人理论”的影响,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跨越人性枷锁的“超人”,于是犯下“大罪”。随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余生,都为了自己犯下的“罪”受到“惩罚”。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电视剧《罪与罚》截图

这种“罚”,并不仅仅只是来自于法律与牢笼,而是来源于自身的“罪恶感”。拉斯柯尔尼科夫正是确认了自己属于“迈不过那道坎”的人,并不属于“超人”,只是“普通人”。于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向自己的良知妥协,所以选择了接受来自灵魂深处的“惩罚”。

《罪与罚》正是通过这种灵魂深处的斗争,从“罪恶之下”拷问出“真正洁白”,来反应了灵魂的深度。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手冢治虫漫画《罪与罚》

《罪与罚》被改编成哪些漫画作品

《罪与罚》改编的漫画很多。这里魅野说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落合尚之改编的《罪与罚》,类似黑泽明导演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另外一部作品《白痴》,把原著中的俄国人物用日本社会中的人物代替了。这是一部十分压抑的漫画作品。不过就魅野看来,只是得了《罪与罚》的“形”,把《罪与罚》的表面故事说清楚了而已,并没有得到了其中精髓。

朝基胜的代表作《感应少年EIJI》,在第一部最后一个章节的主线故事,就用了《罪与罚》做了标题,并且也一定程度上融会贯通了《罪与罚》的故事情节。不过依然只是流于表面。

唯有号称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改编的同名漫画《罪与罚》,才算画出了故事真正精髓。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如何描绘《罪与罚》

《罪与罚》的故事里,有一个影子主角斯维德里盖洛夫。斯维德里盖洛夫犯下过与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的罪行。许多时候,他与拉斯柯尔尼科夫互为表里,彼此深刻地影响着对方的灵魂深处。

在手冢治虫的《罪与罚》里,大部分剧情都遵照了原著,唯独把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角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让他变成了一个行动派。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手冢治虫漫画《罪与罚》

这里,就很好地体现了手冢治虫对《罪与罚》理解的深度,他深知拉斯柯尔尼科夫缺乏的正是行动。按人物自己的说法,他宁可自己在自己的斗室里睡上几个月,也不愿意去做一点务实的事情。正是因为拉斯柯尔尼科夫这种务虚的空想性格,让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罪犯。

一部反应灵魂深度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漫画,手冢治虫画出其精髓

手冢治虫漫画《罪与罚》

如果拉斯柯尔尼科夫愿意出去教书,也不会落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选择犯罪的下场。手冢治虫犀利地看出了这一点,但是在不能改动主角设定的情况下,才把作为主角镜子的斯维德里盖洛夫改编成了一个行动派。

通过这个改编我们看得出来,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确画出了《罪与罚》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