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生命岩浆 生命岩浆 昨天


“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生命在这个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刘丰老师:只要我们是人,就是带着罪的,这个罪就是在三维和高维之间我们的一些认知的障碍,当然在佛家管它叫业。在这个整体的这个时空系统里边,“新时代”也有“新时代”的分解方式,比如说,在《一的法则》这本书里,他的描述是什么样的呢?

《一的法则》这本书,是一帮科学家想要了解外太空智慧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联,想要跟外太空智慧去连接去沟通,他们并没有选择一个所谓的天文望远镜,或者是射电望远镜,他们选择的方式是寻找了一个灵媒。大家注意,灵媒,灵是高维,灵媒是能够跟高维空间沟通的这样的人。

灵媒的要求,布置好他的场,他躺在床上的时候,这些科学家围着他提问题,他来回答。整个《一的法则》,就是科学家问他问题,而他回答的一个记录。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很晦涩的书,很难你持续的去读的时候,你觉得很枯燥,有很多地方很烧脑。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那么这本书里面说的非常有意思,科学家在问到这个灵媒的时候,灵媒跟高维接通的时候,科学家问他,“你是从哪里来?”他会告诉科学家:“在我们这个宇宙空间里,分成了不同的密度空间,现在的人类是生活在第三密度空间”,而他是来自于第五或者第六密度的生命,“生命的目的是在提升,从低密度向高密度提升”,当然这里边他用的密度,是另外一种描述。那么低密度和高密度的这种差异,它是一种我们理解的智慧上的巨大差异。

科学家再问到他:“我们的人类和你有过什么样的关联?”他告诉科学家,在人类建造金字塔那个时期,他们跟人类有过关联。那么科学家问:“那你们跟人类有过什么样的交流?”那他告诉科学家:“我们帮人类建造了金字塔”。科学家接着问:“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帮助人类建造了金字塔?”他告诉科学家:“我们是用意念建造的金字塔”。

那科学家不能理解,说:“你如果是用意念建造的金字塔,你直接建造一个整个的就完了,你为什么还要建造成一块砖一块砖瓦起来的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瓦起来的金字塔?”那这个时候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话,他说:“如果我们是用一个整个的整体的意识来建造金字塔的话,当时的人根本无法接受”,这句话说的非常的妙,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在每个层次,他只能接受在那个层次的能量集合的方式,当人在自己的认知里边建构不起来意识可以整体创造实相的时候,他只能按照当时的那个规律,是一块砖一块砖…

《一的法则》告诉了我们用它的方式描述了这个不同的层次,当然了,克里昂还有一些其他的体系都有对不同层次的描述,而每一个层次之间,他们有些在不同层次的描述中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而有些呢,在表象上它们是相互矛盾的,但是这个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比如说在《一的法则》里边说到,科学家问他:“那我们现在人类是处于什么状态呢?”他说:“人类正处于第三密度。”那么科学家又问:“我们在第三密度需要经历多久呢?”他说:“以你们人类的时间来算,大约需要75000年。”大家注意他说的非常严谨,为什么他说“以你们人类的时间来算”,因为在高维来看,时间是变量。以我们这个三维空间的认知而建构的时间标准是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石英震子的震动频率,那在这个界定的时间体系里边去描述时间的时候,才能让人能够接受,才能读懂,所以他说以你们人类的时间来算,这个过程需要75000年。

他就说在这个75000年里,要经历不同的阶段,第一个25000年,他说:“几乎没有成熟的灵魂被收割”。这个灵魂指的是高维能量,也就是说几乎没有能够跟高维空间连接的个体。那么到第二个25000年,是有一部分灵魂可以被收割,而他们选择了留下。那么到了第三个25000年,人类将集体进入更高的密度空间。那么科学家问他:“我们现在是处在哪个时空阶段呢?”那这个灵媒告诉他:“现在离第三个25000年的结束,以你们人类的时间来算,还有三十年”。

他说大约需要三十年,而说这个话的时候恰好是1981年。所以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2011年2012年这个大概的时间段上,我们人类已经完成了一个从第三密度主导转向第四密度主导的这么一个生命的转换,那么我们用更通俗的话说,用科学的语境来描述的话,我们人类已经从三维认知主导转向高维认知主导了,所以我们应该恭喜我们自己。

那这个转折发生在2012年,可是我们到了2013年2014年2015年,我们才越来越发现这个转折,让我们看的越来越清晰了,在一开始它还不那么清晰,而到了2016年,这种清晰,也就是注重物质和注重意识这种分立、分裂,会越来越大。

而真正注重意识的人,他可以将意识能量自然地投射到现实之中来,可以让自己和谐自在地生活在任何一种生命状态中,表现在生命状态中,或者说叫呈现在生命状态中,因为他内在的自由是超越了三维认知障碍的。而牢牢地把自己困在三维认知里的人,他将体会到的是纠结,是三维空间的成、住、坏、空。

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在告诉我们,我们人类把我们所有的三维知识全部放到云端,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已经不需要传授知识,只要教会搜索就可以了。在三维我们的云端上已经存储了所有人类的这个知识,而且它系统化的可以被检索。

当我们把机器人的体能建的比人类强悍数倍的时候,机器人和云端信息的连接,将使得机器人在知能和体能上远远超过一般人,我说的这个一般人就是三维认知主导的人。

因为人的三维认知没有办法跟机器人所拥有的三维信息来抗衡了,或者说一个单一的人。那么也就是说,一个不修炼的人将沦为机器人的宠物和奴隶,也就是一个没有跟自己内在高维连接的人在未来的三维世界里,他将是机器人的宠物和奴隶,实际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这个现象,已经知道这个趋势了。

所以实际上,这个时空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迅速地开始自我觉察,开始提升自己内在的意识能量的自由度,作为生命在这个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而对三维世界的所有的执着能够放下。当你超越的时候,一切现实将成的相,是由你的内在直接投影出来的,所以你并不亏,并不会失去什么,而你得到的,是内在无限的自由。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从求同存异到无同无异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神学文化系统在古埃及和中东产生,佛学系统在印度产生,道家和儒家思想在中国产生。实际上,这些思想几乎都产生于同一时代——轴心时代。

三维空间:求同存异

四维空间:求同尊异,就是在投影源里它们合一了,而在投影的像上它们各不相同,或者叫有不同的呈现。所有的投影最终合一于投影源,所以我们把它叫求同尊异,叫尊重一切存在的时空合理性,也就是所有的投影其实都来自于投影源,而在不同的投影里面同一个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像是完全不同的。

求同一定是在更高维度里面找它们的“同”,尊异就是可以在不同的投影里面去尊重每一个投影中的呈现,那么在投影源里它们的关联可以通过不同的系统呈现在它们投影的像中。

求同尊异,在道家系统里叫“地法天”,地代表三维,天代表高维。

五维、六维,七维到N维:归同了异,“天法道”

当达到了N维(N趋于无穷大)时,一切都合一到N趋于无穷大的最高境界,所有的分别都不存在,“无同无异”,进入一切的投影源在内的本源境界,“道法自然”,佛家的“无上正等正觉”,即“无极”,无时不在,无时不同。也符合对神的描述,他是唯一的,因为在那个境界中全然合一。他又是一切的主宰,他是一切的投影源。

节选 《多维宇宙观第二讲:多元智慧系统——从求同存异到无同无异》刘丰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关于“求同尊异”的智慧解读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求同存异”,但在多元文化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精髓核心就是——求同尊异。

在三维空间里面,我们人类是以三维的承载与存在进行对现实认知的。而在三维空间的承载,最实在最明确的存在就是大地,所以在这个不同存在共同汇聚的三维空间里面,中华智慧给出了一个对这个能量层次的描述叫求同存异,这就是人法地,人是依托于大地而存在的。

到了第四维,它是所有三维空间存在的投影源,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时候看所有的三维投影都是平等的,它知道在不同的三维空间里表达的信息到了第四维有了内在的关联了,所以这个时候叫求同尊异。

它可以尊重在三维空间一切存在的时空合理性,这叫地法天。也就是投影源是投影相的根本,更高自由度的空间四维是三维空间存在的本质,或者说是三维空间存在的根源,所以它叫地法天。

那么到了四维以上?四维是五维的投影,五维是六维的投影。而投影与投影源的关系,是归同了异的关系。也就是说,到了投影源它归同时所有的投影,而了然所有的投影。所以,随着维度的提升,不断归同了异,这叫天法道。

而达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一切合一,进入无同无异的境界,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一切的源头,都在N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空间……(完)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刘丰 | 当下时空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生命岩浆 整理 作者丨刘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