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稻米:跟隨邱村鎮一起走進詩詞裡的稻米文化

大概只有中國,會將舌尖上的米食、教育與古詩詞結合的如此緊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簡單意駭的精煉通俗,寫盡種稻人的辛苦。飯香四溢時勿忘耕作之勞苦,飢腸轆轆時感受食物之醇香,酒足飯飽時邂逅古詩詞之秀美。


蝦稻米:跟隨邱村鎮一起走進詩詞裡的稻米文化


的確,有關水稻、大米的古詩詞數不勝數。以至於直到現在,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打招呼方式還保留著“您吃飯了嗎?”

瞭解“稻”、“米”文明,要從說文解字開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米的解釋:穬粟實也,像禾實之形。一般而言,稻的種類與米一致,民間習慣稱“某某米”,而非“某某稻”。但有時候同一種稻,可能精製出不同的米,米和稻就不能混為一談。

蝦稻米:跟隨邱村鎮一起走進詩詞裡的稻米文化

透過文字剖析可以判斷,水稻的種植在我國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含有大批稻穀碳化堆積物。由此可證,早在 7000年前,我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並把稻米作為主要的食材。1995年,在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裡發現四粒黃色的稻穀,測定年代為公元前一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穀。

考古發現,最早的水稻種植在杭州灣和長江三角洲的近海,逐級向內地擴充,最後形成了今天的分佈格局。也就是說,長江下游地區是我國,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蝦稻米:跟隨邱村鎮一起走進詩詞裡的稻米文化

而在飲食上,除了日常飲食,米在節日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做元宵、包湯圓,打年糕、裹粽子,春節、清明、端午、元宵,有節日的地方總也少不了米。

“民以食為天”。從《淮南子•本經訓》記載“焚林而田”的火耕法,到鋤耕、耜耕以至於現在的機械化作業,我國的農業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得以持續發展。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食用稻米。水稻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維持了較多人口的生活,聯合國還將2004年定為“國際稻米年”,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今,消費者對稻米的需求也不再侷限於溫飽與美味,而是追求更健康更優質的食材。能否解決農產品無公害、農藥殘留等食物安全問題為已成為當下食品企業是否能致勝的關鍵。


蝦稻米:跟隨邱村鎮一起走進詩詞裡的稻米文化


​ 廣德市邱村鎮的邱村白馬湖牌蝦稻米致力於引領綠色健康消費觀念,採用蝦稻共作的養殖方法,種植過程不施任何的化肥,以期為消費者提供無汙染、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