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能成為“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南充市大北街小學 文麗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在59歲時發表的第一部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美譽。該書用第一人稱敘述手法,主要描寫一箇中產階級商人家的兒子,自幼喜歡幻想冒險,不顧雙親的反對,幾次出海,幾經波折,頻遇風險,九死一生,被巨浪衝到一個孤島上,與世隔絕,獲救無門,只好在那裡開始了長達28年的孤島生活。

本書內容豐富,關於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是全書的精華,表現出魯濱遜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一個成長期的青少年都應該讀這本書,對於青少年來說,這本書傳遞出來的精神無疑是鼓舞人心的:只有意志堅強、勇於戰勝困難的人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而對於正值中年的我,再讀這本書,卻被魯濱遜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對事物深刻的思考所吸引,被作者有意或許無意揭示的人生哲理所吸引。

(一)金錢不萬能

我們都能成為“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我比過去更有錢了,但並不因此更富有。”為什麼有錢了卻並不覺得自己富有,這裡的富有是指精神的滿足吧。

“找了很久,我才找到木匠的箱子,這真是我的一大戰利品,對我非常有用,當時,它比一整船金子值錢得多”。魯濱遜剛剛被巨浪拋到孤島上渾身溼透,卻沒有衣服換,飢腸轆轆,卻沒有一點事物吃,沒有武器沒有工具,不能打獵射殺任何動物以生存下來。此時,在失事的破船上能找到木匠的箱子,可以用它們作為勞動的工具,在孤島上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此時再多的金子跟滿山的石頭有什麼兩樣?

魯濱遜最後一次上到破船上時發現了大約值三十六英鎊的貨幣,“看著這些錢,我失笑起來,‘哦,廢物!’”對於此時的魯濱遜,一把刀可以抵得上這一堆錢,認為錢就是廢物,該沉入海底。

原來萬能的金錢有時候還真是糞土不如,或者作者的本意只是想要強調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金錢完全喪失了它的功能,堅強的意志、努力地奮鬥才是存活的關鍵。而我的腦袋瓜子卻從書中的這類句子引申開去,閃現出來了很多現實的問題,意外收穫到了屬於我自己的人生哲理,重新思考金錢觀。我以前常常做夢能一舉中得五百萬甚至兩個五百萬三個五百萬,覺得有了五百萬我就萬事大吉,妥妥的有安全感了。當然我的所謂安全感一直都只是一個夢。我相信這個夢不僅僅曾經困擾過我,也曾經或正在困擾著很多的“我們”。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時代,生活在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有研究者在一項有關大學生求學目的的調查中,只有40%的大學生以發展有意義的人生為目標,而75%的大學生以獲得物質財富為目標。這還只是我國90年代末的一項調查,而在2020年的如今,金錢、名望、形象似乎更是迷亂了我們的眼,侵佔了我們的心。我們在物質中迷失了自己,我們以擁有更多的金錢更多的物資為榮,我們認為越多的金錢更能彰顯我們的身份地位,而曾經的我也認為足夠多的金錢存在那裡可以讓我天不怕地不怕,雖然我並不真的需要花掉它們。按理說,現在的我們比以往更有錢了,至少不愁吃穿用,甚至還可以各種消費各種奢侈,為什麼我們的幸福感並沒有成正比的上升,反而年紀輕輕各種抑鬱各種失眠,焦慮感與日俱增,內心的空洞更難以填補!這不正如魯濱遜感嘆的“我比過去更有錢了,但並不因此更富有。”或者你會說你在反對消費嗎?當然不是,我只是想學習如何“富有”。

“世間萬物,只要有用處,那就是好,而且僅此而已。任何東西,積攢多了,就應該給於他人;我們能夠享用的,至多不過是我們能夠消受的那部分而已”。這是魯濱遜在孤島上洗淨靈魂後說出的話語。錢也一樣,我們‘只要有用處’這裡的用處是指對自己有用處,世間有用的東西太多,我們不需要一一囤積在自己腰包裡,讓“英雄”一直閒置無用武之處,想到每當換季的時候看著各種新款的衣服,我總是買買買,結果到了下一季,才發現上一季囤的衣服有好多還沒有扯下吊牌;去旅遊看到各種好看的玩意兒總是買買買,一回到家扔到箱子再也沒有見天日。細想,閒置下來的衣、物僅僅是我的貪婪,我的虛榮而以,“我們能夠消受的”的並沒有那麼多,至少我並不需要做夢的那五百萬一千萬。

現在提倡的極簡主義,跟笛福的這些話語異曲同工,極簡主義提倡扔掉或者捐贈多餘的物品,提倡改變擁擠雜亂的狀態,給自己一片乾淨、簡潔的環境,提倡定期大掃除簡化居住空間,提倡合理消費,買精不買多……我試著如此簡化自己,發現物質生活簡化後,反而神清氣爽,發現自己需要的並不那麼多時,反而發覺一下子生出了許多的安全感,對於自己能好好養活自己甚至養活子女更充滿信心,甚至覺得自己還有能力幫助一些需要求助的對象,又對自己的人生賦予了更深的意義。原來幸福不是擁有更多,幸福從簡化開始!簡化知足能讓我們“富有”。

(二)凡事能接納

青年時期讀魯濱遜,覺得他能在孤島上生存下來,並且一呆就是28年,靠的是他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如今卻讀到不一樣的感受,我認為魯濱遜表現出來的異於常人的毅力,其實得益於他在極度的困境中依靠上帝,學會了精神上的“凡事接納”。雖然我並不是基督徒,但是這種宗教傳遞出來的信息其實跟現代心理學常講的“接納”是共通的。魯濱遜並不是天生就比常人有毅力,他在航海中遇到並不致命的風暴還會嚇得暈倒,在流落荒島時,仍然會絞著雙手,像小孩一樣哭泣,仍然會擔心猛獸野人襲擊心驚膽戰,仍然會長吁短嘆,一連一兩個小時發呆萬念俱灰。長年累月無人交流足夠讓人精神崩潰。一切都是因為他“開始用新的思想來鍛鍊自己”,這個新的思想就是“接納”。

“儘管我當前的處境相當艱辛和不幸,但我還是充滿感激之情。”

“我不但接受了上帝對我當前處境的安排,甚至對現狀懷著衷心的感激之情。我竟然沒有為自己的罪惡而受到應有的懲罰,至今還是一個大活人,就不應該再有任何抱怨。”

“不管上帝把我們投入何等糟糕的生活環境或怎樣巨大的不幸之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或另一些值得感激的事,也許還能看到別人的處境比我們的更惡劣。”

我們都能成為“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他接納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還能“充滿感激之情”,這聽起來似乎很荒謬,其實細讀細想是讓人很受啟發的。魯濱遜被拋到一個可怕的島上沒有任何獲救的希望,他在悲痛之後接受了命運的安排,覺得“目前處境不幸,但與過去罪大惡極、令人詛咒、可憎可惡的生活相比,眼下的生活卻要幸福地多。”自從接納了現實,痛苦明顯減少了,感激之情還油然而生:全船的人都死了,獨他存活著,感謝上帝;孤島沒有食物,從船上帶下來的被老鼠吃剩的幾顆麥子和稻穀卻在無意中生根發芽,給了他種植的機會,以至於在幾年後食物無憂,謝天謝地;摧毀的大船能被風暴吹到靠近海岸的地方,能讓他方便取走供他勞作的工具和防身的武器,也是幸運至極的事情……因為接納,少了自怨自艾,多了努力奮鬥;因為接納,少了悲觀絕望,多了信心十足。於是魯濱遜在荒島上有了自己“城堡”,有了自己的“度假別墅”,有了自己的莊稼,有了自己的果園,有了自己的牧場,最後還有了自己的僕人“星期五”,最後還奇蹟般回到了英國。

反觀我們自己,挫折肯定十有一二,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排斥的,不接納,這時候怨、恨、哀、懼等各種負面情緒就出來了,當沉浸在負面情緒當中時,於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幫助,甚至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也於自己的身體無益,當然更談不上精神上的愉悅了。作為老師,我的一次公開課搞砸了,一塌糊塗,自尊心極度打擊,或者從此以後不敢當眾走上講臺。如果我能接納自己“不是那麼優秀”,說不定我能感激這次的不成功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奮鬥的方向。女兒不小心把我最心愛的花碗給打碎了,她尖叫一聲當場愣住了,我跑過去首先看看女兒有沒有哪裡劃傷,然後一邊輕描淡寫說:“呀!好可惜,我的花碗再也回不來了。”一邊把碎片收拾起來以免孩子受傷,女兒一下子樓住我的脖子一句話不說,我知道是我內心接納孩子總會無心犯錯的事實,讓女兒放鬆了原本的焦慮,感受到了被接納的溫暖。我的摯友年紀輕輕就生了極為嚴重的病,每一次輸血他都感覺是在死亡線上走了一遭,我為他的身體總捏著一把汗懸著一顆心,有一次他笑著說:“沒什麼,我覺得我的人生比很多人經歷更多,有更多的體驗,說不定是我生而為人的另一種幸運。”他和魯濱遜一樣,認為如今身體的病痛是對他年輕時任意糟蹋身體的懲罰,病痛是在約束他的“猖狂”遠離“浮華”,讓他從此潛心過更有意義的生命。對疾病的接納讓他成為一位久病良醫,他因為自己的疾病潛心研究中醫,不僅自己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生命危機,還為很多人提供了疾病醫治良方。餘華《活著》中的人物福貴一定是接納人的一生本就有那麼多的無常這一事實,才能在餘生的孤獨中笑著回憶那“最好的女人,最孝順的兒女,最能幹的女婿,最懂事的孫子”。很多的挫折,很多的情緒,如果我們用接納的態度去對待,那麼同樣的境遇可能就有不同的結局。

(三)盡力去爭取

我們都能成為“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接納”是不是等同於逆來順受,是不是等同於阿Q精神勝利?不是,接納只是讓我們學會多看境遇中的光明面,少看黑暗面。不管我們投入何等糟糕的生活環境或怎樣巨大的不幸之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或另一些值得感激的事,並有更多前進的信心。

“既然他認為這樣懲罰我、使我痛苦合乎情理,那麼他也能拯救我,如果他認為不該拯救我,毫無疑問,我就該絕對地、完完全全地服從他的旨意;另一方面,我也應該對他寄予希望,向他祈禱,每天靜靜地聽候他的吩咐和指示。”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魯濱遜最後連上帝不拯救他他也能接受,其實也就接納了“死亡”,對於這麼重要的生命課題他都能接納了,那就真正對所有挫折無懼了。於是對新的意外,他會更加樂觀地去爭取,更冷靜地去應對,有更大的決心去度過所有難關。於是他就成了一個我們眼裡有著超常意志力的勇士。或者如果我們也悟到了這種精神的精髓所在,去修煉自己,我們自己也完全能成為別人眼裡的“魯濱遜”。

魯濱遜這個歐洲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形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願你捧起書,讀出自己心中的“魯濱遜”。

我們都能成為“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供稿:文麗

審稿:郭林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