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北新建材”捐贈卻被索賠事件?

天天數學思維


從這件事的教訓,體現兩種制度不同的思維模式,我們視生命大於一切,特事特辦。資本主義視利益為首,不顧一切保證利益最大化。故對外必須保持清醒,依其之道還斯彼身!


LCY布丁


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痛定思痛,我們應該通過“北新建材‘捐贈卻被索賠事件,總結經驗,吃一塹長一智,引以為鑑戒——-北新建材的教訓是什麼?海外捐贈有多大風險?如何讓好心辦成好事?

該事件大概意思是:2005年海嘯襲擊美國,遠在大洋彼岸的北新建材,在政府協調下,主動向美國無償捐贈了幾百萬美元的紙面石膏板。

但是,美國用戶卻以產品有質量問題為由,發起訴訟。最終,北新建材損失了將近20億,才簽訂了和解協議。更大的損失是,在長達15年的訴訟中,北新建材都不能向美國出口產品。

首先,我們的連鎖反應是:獻愛心也要防範法律風險,即便我們撕下捐贈的道德標籤後,也要看到,慈善組織、企業和個人在支援海外抗疫的過程中,不管是獻愛心還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也要防範法律風險。

不過,需要我們必須正視的準則是:就算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也要注意產品要符合出口所在國的相應商品的法規標準。

如果從法律上認定分析:以美國為例,談一下我既往出口美國商品的規則;美國的產品責任法中,對於任何產品責任非常嚴格。一經受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投訴,必定會嚴厲審理後作出公正判決,並會追究其商品供貨商或生產廠家的法律責任,以及經濟損失賠償。

與美國貿易摩擦中,很多實際判例已經證明:美國法律制度中保護消費者的懲罰性賠償的金額是天價的,絕非戲言!

因為我有從事國際貿易的經歷;所以建議:任何企業或個人,凡事做出口商品貿易或者向國外出口捐贈商品,必須與供應商品廠家簽訂採購協議,要求提供:產品合格證、中國商品檢驗局出具的商品質檢報告、商品工商註冊證、生產許可證、經營備案證,公司營業執照等資質文件,以及根據受贈所在國要求的FDA、CE及其它認證文件,並開具發票——留存備檔。以備進口國的進口商或接受捐贈者的問詢或接受相關部門的問詢應答。

  最後,我想概述:愛心值得鼓勵,但在捐助前,也要注意瞭解中國與其它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在制度、法律規則以及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的差異,規避法律風險,避免好心辦事、麻煩纏身。


忠誠與實際


看看北新建材的教訓,2005年美國海嘯受災民眾眾,北新建材應兩國政府的協調,捐贈了幾百萬美元的紙面石膏板,結果引發訴訟,持續了15年左右。訴訟標的金額,將整個北新建材全部賠了都 不夠,去年才最終簽訂了和解協議(不是全部,是絕大部分),賠償了20多億人民幣,整個過程的訴訟費用支出超過3億人民幣。

而且 整個過程 北新建材不能出口美國!

若捐贈美國請注意:

第一,好好衡量下產品是否過硬。

第二,好好衡量下是否有訴訟能力。

第三,做好賠錢和身敗名裂的準備。



歐路投資


我是成長新視點,分享問題看法。

序言:

北新建材事件,表面上看是質量事件,背後是國際貿易事件,是國際關係的政治事件。

一、北新建材的情況。

2005年,美國爆發海嘯,中國北新建材捐贈了幾百萬的石膏板,美國方面在使用之後,反投訴北新建材的質量有問題,不符合他們的質量標準。

用現在的話說,好心沒有得到好保,反被對方倒打一耙,成了國際貿易糾紛,訴訟打了十幾年,還賠償了對方巨大資金。

二、北新建材事件的反思。

北新建材的事件,與現在社會上發生的,老人倒地,路人上前攙扶,反被對方誣告推倒他是一個道理。

他們遇到了災難,我們捐贈物資給他們,本來是一項慈善行為,反而被他們當成了一件國際上的貿易關係。這種事情的本質就發生了改變,從免費贈送出去的物資,變成了如同他們買的東西。

送的東西,不屬於商品,只能說是物資。買的東西,是商品,商品有特定的屬性,那就是有質量標準等要求。

三、國際捐贈活動需要注意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對非洲等國家,都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只有美國出現了北新建材事件。這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它讓我們吃了一個虧,受到了一次教訓,自然也給我們今後遇到類似問題,提供了借鑑,做了警示,幾個意見:

1.國際捐贈行動,必須簽訂免責合同,不能以質量等問題為藉口投訴。

2.捐贈物資標明我們的質量標準,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標準,並向對方進行重要說明,讓對方承認和接受我們的標準。

3.不接受我們標準的國家,可以不捐贈物資。也可以,讓有對方標準的企業生產物資,再捐贈。

4.國際捐贈物資,要選擇國有民族品牌生產的產品,不要合資企業或外商獨資企業的,要藉機會扶持和宣傳民族企業品牌。

5.在捐贈之後,可能會發生對方採購情況,必須明確相關細節,儘可能地以我們的標準為準,還要簽訂免責條款。防備對方,以後藉助他們的標準反咬一口。

結語:

奉獻愛心,也有風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只有把風險分析的更細更全,才會避免掉坑裡。

成長新視點,有我更快樂。歡迎關注點評,謝謝。


成長新視點


這就清醒的告訴我們,與美帝做生意,一定要提高警惕。包括其他國家一樣,一定要吃透他們國家的法律。

中國有句成語: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這是經過幾千年的驗證的。但是,面對前車之鑑,確總有人前赴後繼。

近來不斷爆出的國外一些國家,指責我們的口罩質量不合格問題。就是一個信號。秋後算賬不是不可能,而是一定會有的。雖然還沒有爆出呼吸機的問題。說明這個直接救命的東西他們太需要了。等著疫情結束,難說會不會在這裡挑毛病。

所以,出口也好,無償援助也罷,還是要擦亮眼睛。別被巨大的防疫物資市場和童話般的善心衝的頭腦發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