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為什麼你的自動生產線“自動”不起來?

中國的當下,產業集約化、高端化升級浪潮洶湧,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要麼提升自身生產能力,要麼被併購甚至倒閉,從而徹底交出自己產能的歷史性抉擇。

乾貨!為什麼你的自動生產線“自動”不起來?

建設自動生產線,提高產能和質量成為一項必然的選擇。然而在這種自動化、信息化的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也都面臨建成的自動生產線無法達到預想的目標的窘境。主要的表現是,生產線正常運轉的時候效率很高,質量不錯,蒸蒸日上的樣子;但是到了月底結算下來整體生產效益卻達不到當初設計階時測算的目標,甚至還不如原來的人工調度加手工操作的生產模式。這又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自動生產線實現主要生產設備就位並完成主流程調試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還需要認真走完。更關鍵的是,這幾步還是迭代的,走完一輪,還要在走一輪……

可用率設計

第二步是可用率設計。這裡所指的是生產線的整體可用率。凡是設備都會有一定的故障率。雖然您可以用較高的設備可用率水平來要求供應商,或者要求自己的設備維保人員,但事實是,在可用性方面並沒有戰無不勝的“大殺器”,再好的設備還是有罷工的時候。提升設備可用率是一個保障整條自動生產線效率的正確方向之一,但是目標也要切合實際,不能期望過高。既然故障無法完全消除,那麼針對故障的預案和處置流程就成了必須。但麻煩的是,很多新上馬的自動生產線,最大的問題或者說隱患恰恰在於很少或者乾脆沒有故障預案和處理流程。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一條:

一旦線上的一個設備出現故障,就全線停產檢修。

我們用系統工程學的一個簡單模型來解釋一下:自動生產線既然叫“線”,就是應為整體的佈局是串行的。如果假設每個環節只有1臺設備,其可用率是90%,那麼如果這條線有2個設備串行,整體的可用率就是

80%*80%=64%

怎麼樣?嚇了一跳了吧?優秀生已經成了剛及格。如果是3臺串行設備組成的生產線呢?

80%*80%*80%=51.2%

這次呢?勉強一半的時間可用了!

而如果不連線,利用人工隨機調度,很可能在其中的一臺停機檢修的時候,其他的設備還能做有限的生產,從而導致人工生產的總體設備效率甚至還大於設備連線。就算是我們把每臺設備的可用率提升到95%,3臺串聯才能到85%左右。但問題是,在中小企業常用的中低端機床中,有幾個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呢?

那麼怎麼提升連線的整體可用率呢?

可以在每個工藝環節部署多臺並列機床,因為多臺設備並聯的可用率是高於單臺設備的。但是這樣也就帶來了更高的投資需求,也可能造成了生產線的起步產能規模的提高。也就是說,該企業可能因此出現沉澱更多投資,且也許會因為訂單不足帶來無法償還自動化投資的風險。這個簡化抽象的例子也說明,用一臺機器滿足所有產能相比用兩臺具有其一半產能的機器來滿足總體產能需求,可能在可用性方面更有利(但要注意仍然有增加投資的可能:換成產能減半的兩臺設備,每臺設備的單價未必是原來的一半)。

乾貨!為什麼你的自動生產線“自動”不起來?

另一類方法是添加足夠的故障減害措施,比如故障影響的隔離和緩衝。常見的還是採取並列設備的動態調度,另外有利用傳送帶或者線邊倉作為臨時的緩衝來為故障設備的恢復爭取一定的時間。甚至允許部分設備臨時解列採用人工操作來應對一些小批量、技術複雜度高的急件的插單,從而可以是一個更靈活的調度模式。

流程再造

第三步是流程再造。中小企業因為缺乏技術員(工程師),往往給工人更多的現場裁量權。比如選料備料、工序的次序等。而工人在做這些決策的時候個人色彩較重,甚至一個車間的不同工人面對同類訂單的時候,都未必遵循一定之規。

這種靈活性在某些行業可能是必要的,這些行業也許根本就不應該引入連線方式;但是大多數領域中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梳理和整合,才適合集約化生產的模式。工廠管理者不能直接把流程再造的任務簡單交給生產線設計者,自己也要參與其中。因為只有自己才能瞭解自身能承受的改造程度,比如由此引發的組織變革、員工的再培訓甚至情緒安撫,這都不是“外來的和尚”能做得了的,而必須是企業管理層從上而下的推行才能貫徹下去。

如果隨便請來幾個程序員或者業務顧問就能解決這麼大的問題,那還要你這個車間主任幹啥?現實中有的小企業管理人員不敢碰這一塊工作,最後的結果就是,新上馬的自動化、信息化系統,最後淪為現有生產模式下的一個圖紙和工藝文件的數字化派發、日常報表移動化填報的“車間辦公自動化系統”。有價值嗎?當然也有,但是很可能還有更多的潛力沒有挖掘出來,而上線這套系統的過程中又耗費太多溝通和部署的代價。

迭代優化

這三步走一輪就好了麼?沒完。走完最初的三步還要持續的迭代優化,也就是反覆地走這三步,而且現賣哪隻腳還不一定,要看企業的具體情況了。

那麼怎麼辦?實際上,中小企業自動化和信息化的過程中,可以不急著一步到位,尤其是一上來就全力投入定製化的系統。而是可以利用類似“NcCloud維宏雲”這樣的工業雲服務,或者維宏“xFactory智能工廠”這樣的產品化套件來快速部署和切入。利用較低的成本建設自身初步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能力。然後在使用過程中逐漸體會和思考自己身的實際需求和可承受的企業流程變革,再慢慢尋找合適的時機做出更大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計劃藍圖。當然,維宏股份作為國內領先齊套的從驅動器、數控系統到物聯網系統自底向上全套整體解決方案的自動化系統提供商,也可以在那個時間點為您度身定製,打造專屬自身流程和工藝需求的智能工廠。

乾貨!為什麼你的自動生產線“自動”不起來?

當年日本提出精益製造之後,大家發現其實很多場合都適合這種迭代演進的精益方式。小到質量提升,大到創業,甚至一個城市的管理。您的企業信息化提升之道,也可以走不斷優化的精益路線。而維宏股份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正可以成為您企業迭代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