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近日,在“南風窗”的獨家報道下,傑瑞集團高管鮑某某性侵一案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14歲未成年女孩被所謂的“養父”性侵,多次報警無果。

但她仍然勇於發聲,向媒體揭露了這個道貌岸然的總裁的醜惡嘴臉!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關於這件性侵案件,梅爾不想多說,只想用一部電影告訴你們人間有多恐怖。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01

《嘉年華》這部影片以旁觀者小米的視角緩緩道來。


夜幕降臨,成年男人帶著兩個女孩來住宿,小米向男人索要兩個女孩的身份證,而男人表示她們是未成年,沒有身份證,於是小米多留了個心眼,時不時地關注著監控。

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小米通過監控看到成年男人從自己的房間出來,想要進入女孩子們的房間。

小米突然心慌起來,她躊躇了片刻,趕緊拿出手機錄像。兩個女孩掙扎了一番,最終由於力量懸殊還是被推進了房中……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第二天,兩個被侵害的女孩像往常一樣去上學了,小米也繼續她在酒店的打工生活,似乎什麼都沒發生過。

影片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呈現施暴的場面,甚至從頭到尾施暴人的正臉都沒有出現,但卻向觀眾傳遞了女孩被侵害的信息。

在小文母親扇了她一個巴掌後,在家長們爭吵中,我們知道了女孩被侵害了。

“什麼是處女膜呀?”


小文同學張新新的一句話,讓人心頭一顫。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這話道出了性教育的缺失,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沒有人教過她們。

在我國,性是大人們羞於啟齒的,所以很多小孩子根本不瞭解性,可能等年齡漸漸長大,在網絡中書籍中才會了解到關於性的隻言片語。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事件發生後,警方到酒店調查。

小米為了自己的工作,她選擇了沉默。

警方搜尋酒店無果,卻再一次叫來了小文談話,可她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面對警察冷冰冰的追問,她覺得害怕,於是一個人躲在了雜物間裡。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幸好,小文的律師發現了她,她就像一束光,照進了小文的世界。

律師通過和小文的交談,知道了當天晚上酒店值班的人是小米。

律師找到了小米,而小米竟然向律師索要“情報費”。

這部影片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視角放在了旁觀者小米的角度。小米是一個黑戶,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這是自己漂泊的第十五個地方。

她需要錢去辦身份證,這樣她才能打工,才能生存下去。

這部影片刻畫了許多形象,這些都是是好多人的影子。

缺錢的是小米,

失望的是小文的父母。

02


小文的父母離異,她隨著母親居住,而母親只顧著跳舞,父親一年也不來看望幾次,她們都卻忘記關心自己的孩子。

她不後悔嗎?

她太恨自己了,可她竟然把錯怪在了自己的女兒身上。

她將女兒心愛的衣服裙子全部扔在地上,稱這些是“不三不四的東西”,又怪女兒成天披頭散髮。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她把女兒扔進衛生間,剪掉了女兒的長髮……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面對女兒的遭遇,作為母親竟然感到羞愧,這不免令人痛心,明明父母才是孩子最後的依靠啊。

頭髮短了可以再長長,而傷害一旦存在,想要彌補可就難了。

被剪掉頭髮的小文,像是變了一個人,從母親的反應裡,她知道似乎自己做了無比丟臉的事情,她為母親帶來了羞恥。

於是,她把曾經喜歡的化妝品全部倒在了洗手池裡,抱著魚缸去找她的父親。

那段和父親住在一起的日子裡,小文像是找到了快樂。她聽著海浪的聲音,在一艘又一艘的漁船上游玩,那些傷痛彷彿被忘卻了。

那個魚缸是她十分珍愛的東西。

她太像那裡面的魚了,被囚禁著卻十分嚮往自由,嚮往美好。

在這裡,我們又見到了那一個巨大的人形雕塑,小文在黑暗中,蜷縮在巨型雕像的腳下,彷彿在這裡她才能汲取到一絲的溫暖。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03

而那些家長、醫生、正義的警察們又做了什麼?


第二次婦科檢查,省裡來的專家稱兩個女孩並沒有受到侵害,甚至在醫院召開了發佈會宣告這個結果。

這個舉動,讓小文再次崩潰了。

看著那兩臺冷冰冰的機器,小文哭了。

她為什麼哭?

是因為明明被性侵卻被人抹掉事實,還是因為大家將過錯和關注點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明明遭受了侵害,卻因為大眾的態度遭受了二次傷害,性侵不會摧毀人的靈魂,而流言蜚語和壓力會。

媒體的反覆報道,語言、文字的措辭不當,只會讓被害者的傷口一次又一次的撕裂。


就像鮑某某性侵案一樣,先是“姐姐來了”,再是“哥哥來了”,大眾的關注點難道不應該是事件本身嗎?這是一個社會事件,不是娛樂事件。

我們更需要警察也在、法律也在、正義也在。

可太多的人不作為了。

張新新的家庭選擇了息事寧人,當醫生第二次檢查,告訴她們身體沒有異樣的時候,她開心地告訴小文,她們可以像以前一樣去上學了。

小米希望可以有一個身份光明正大地生活,選擇了沉默;

酒店老闆為了繼續經營,選擇了銷燬監控……這就是人性,它赤裸裸、真實的展現在了每一個人面前。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受害者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訴說自己慘痛的經歷,要麼和電影中的張新新父母一樣,遭受打壓,接受私了;

要麼被媒體曝光,無疾而終,卻白白暴露了隱私;

要麼等到了立案調查,卻等不來惡人被懲治……

當女孩受到權威人士的侵犯,不反抗的原因是她們認為世界永遠站在權威人士那一邊,反抗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醫生說沒事,孩子就相信了,傷害似乎也不曾存在了,多麼悲哀。

每個人都覺得有些事情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可誰知道呢?誰知道下一個受傷害的人是誰。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在孩子的眼裡,世界是單純又美好的,可難免會碰見那些骯髒的大人。

如果存在僥倖心理,覺得孩子身邊的都是好人,那就是用孩子在冒險。

04

女孩的命運,其實是相通的。


電影中的巨型雕像出現了三次。

而在最後,它被拆除倒下的那一剎那,觀眾才恍然大悟,這是瑪麗蓮夢露,這也是導演的用心之處。

他說:“你看一個雕塑,如果你看完整了,你會說這就是夢露。”

而夢露本身,總是通過一種被物化的女性的象徵來被敘述,瑪麗蓮夢露的雕像可以拆除,但對待女性的思想卻根深蒂固了。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就像律師在向小米詢問線索的時候,跟她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設身處地的替她想想,同樣的事情要是發生在你的身上,又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幫助你”。

在這一刻,她是共情的,她太知道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日子了,也知道孤立無援的滋味兒。她的內心開始鬆動,最終把錄製的視頻交給了律師。

在影片中,性侵者想要用金錢息事寧人,小文的父親問了句:那公道呢?多麼無可奈何的一句話。

是啊,公道呢?

性侵兒童的人,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似乎太難了。

截止到韓國N房間刷屏的今天,王振華案至今沒有開庭,一個猥褻女童的犯罪分子仍逍遙法外……

這次的性侵案在輿論的推動下浮出水面,但還有多少女孩在花一樣的年紀沉入水底呢?

並不是這件案件真相大白,諸如此類的令人痛心的現象就會消失的;

更不是上了熱搜,這群骯髒齷齪的人就會有所懺悔……

只有讓他們為此付出代價,物理閹割也好,強姦鎖鏈監控也罷,只有“殺一儆百”,才能讓這些骯髒齷齪的人感到畏懼吧。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影片裡性侵素媛的罪犯在威脅素媛家人


影片的最後,小米穿上了潔白的連衣裙,帶上了心愛的耳環,騎著電瓶車,一路遠行,女孩子,最終是聖潔的樣子。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金馬官網上的《嘉年華》介紹有這樣一句話:

“嘉年華,卻成獸宴,都是普通人,怎麼張著赤紅的眼?海邊日頭大作,人性的大寒終將一切緩緩覆蓋。”


也許,可怕的不是沒有法律,而是有法律卻沒有保護到受害人。

天使尚在成長,惡魔卻始終在人間。

惡魔的《嘉年華》,孩子們的噩夢,誰又敢說出真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