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從《熔爐》到《素媛》,再到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房思琪事件、韓國N號房事件,到如今高管xq養女...這樣的案件層次不窮,我們所看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受害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痛苦的掙扎,她們有的抑鬱、有的自殺、有的還在繼續遭受迫害,這將會成為她們一輩子難以磨滅的烙印,會在半夜夢中時都被嚇醒,而這些根本沒有人知道...


“上市公司高管xq養女”等事件引發強烈關注

證明,人要是禽獸起來,真沒禽獸什麼事兒。

關於兒童性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面這三部


如果《熔爐》展示的是對抗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素媛》探討該如何做心理修復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則像是在尋找為何沉默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平常追劇看電影

也有一些角色會讓你怒不可遏、驚恐萬分

或是恐怖電影中的鬼怪角色

或是驚悚片中的精分角色

亦或是“披著羊皮的‘親人’”

他能讓你在看到時“背脊一涼”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沉默的羔羊》 (1991)中的精神病學家漢尼拔博士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熔爐》裡的噩夢般的校長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素媛》改編自2012年發生在韓國順天的真實事件。強姦犯趙鬥淳


“我們不但拍出了超過熔爐的電影,還上演了超過熔爐的慘劇。”

看完《嘉年華》我體會到了前半句

讓我切實感受到了後半句


12歲、14歲的都是人生中的晨曦。

有的人被捧在掌心,有的人卻深陷陰霾。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圖源水印

《嘉年華》中的孟小文、張新新

的受害者星星(化名)

屬於不幸的幾分之三

小文和新新是影視化虛構的人物

星星則是現實中的受害者

他們不在同一時空

故事又莫名的“重疊”


嘉年華

2017

中國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聚焦在兩個少女的身上,講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為在旅店發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保持沉默,一番掙扎與挫折之後,她終於醒悟,說出事情的真相。


影片透過兩個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背景下的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故事,探討一個良性的社會機制、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和解以及自我的堅強和勇敢,如何讓成長的煩惱變為成長的契機。

導演文晏表示,創作靈感來源於社會新聞

社會新聞=現實

電影沒有在片中直白展示暴力施害過程

導演表示重點不是一次傷害

更多想關注之後的社會對傷害的反應

是否能給予被傷害少女足夠多的關愛和保護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是否能給予?

我首先想起來的是“鮑毓明案”幾次立案几次撤銷、部分網友對星星的惡意揣測、事件的多次‘反轉’、渣浪多次壓熱搜……”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嘉年華》並不是一場催人淚下的煽情大戲,而是以平靜到近乎冷漠的情感講述了一場

人性的爭鬥與善意的掙扎,沒有讓短暫而濃烈的情緒渲染掩蓋了人們對於事件本身的思考


這部影片也告訴了我們,電影的功能從來不是一味的娛樂,有時他也可以改變這個社會。


01

十幾歲的少女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2

遭遇的是極具普適性的——被熟人下手

就是日常生活中那種看起來再普通、正常不過的熟人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3

影片中的劉會長和鮑毓明都“披著乾爹的身份”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4

劉會長和鮑毓明都在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想方設法毀掉證據,扭曲事實。

劉會長選擇賄賂持有關鍵證據的小米

鮑毓明: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5

《嘉年華》中身為黨員的刑警隊長王隊長涉嫌受賄和濫用職權;

李星星多次報案,煙臺警方多次撤案,不作為。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6

慘遭毒手的人也會很快淡忘掉他們的樣子,但陰影卻一直存在。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07

《嘉年華》中的女律師郝潔一直堅守在此類案件上。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重點說一下 ,因為她是此案關注以來迸發出的為數不多的光亮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李星星的代理,北京千千律師事務所,這個律所辦理的都是什麼樣的案子呢?

看了幾個律所創始人郭建梅女士接手過的案例,真的有被感動到:

  • 被關在北京製衣廠打工的女工,被長期拖欠工資,沒有合同,生理期沒錢買衛生用品,生了病也沒人管……案子打了三年,最後終於為25位女工爭取到了應得的工資與經濟賠償金;
  • 妻子長期被虐待家暴,投訴無門,最後殺死丈夫被判死刑。郭建梅在網上舉辦了避免死刑的聯合署名活動,多番努力,最終將死刑變成了死緩;
  • 女員工被老闆性侵,鼓起勇氣找到郭建梅。最終在努力之下,被告被判強姦罪名成立,判有期徒刑4年;
  • 被強暴的少女,請不起律師的勞動婦女,遭受暴力的婦女,被性侵害、職場性別歧視的女孩們……

這些處於社會下層或者社會歧視鏈下層的苦難中的女性,都是郭女士和千千律師事務所的幫助對象。

《我不是潘金蓮》就是劉震雲根據郭建梅其中一起案子的主人公為原型寫出的故事。


12萬名婦女,4000起案件,24年。

她們有的蓬頭垢面,甚至滿身傷病,散發惡臭。

郭建梅說:「做這些人的代理律師時,她們也會遭受白眼。

因為偏見不僅來自大眾,甚至來自法官。

還有法官冷冷地問她,你怎麼代理這樣的案子,你是律師嗎?」

但她很不服氣

「中國的律師有14萬人,大約平均一萬人才一個律師。

但現在90%的律師只為10%的人服務。」

不應該這樣,她們因不平等而被欺壓,卻又因不平等而無法回擊。

該有人為她們發聲。

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起草者之一。

郭建梅自己也從河南鄉村走來,經歷了很多苦難。她曾經自嘲說:

在中國但凡受歧視的標籤全讓她給佔了:

河南人、農村人、女人、公益律師。

「我就是最典型的弱勢群體,但是我們弱勢的人在做強勢的事。」

她曾經也是最弱勢的人,但現在,她和她的律師事務所,星星聚集到了一起,共同在傳遞光芒。真是太好了,還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扶無力者前行。

「這是比太陽還光輝的事業。」

——轉自微博


《嘉年華》的觀感已經與現實中的觀感混雜在一起。戲,又不是戲。不是戲的,也竟成了戲。


近日

但是案件的熱度卻已經過去(wb)

希望這個案件的結果是敲響警鐘,而不是成為指南


《殺死一個知更鳥》中有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很少贏,但總會有贏的時候。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敢於站出來為受害者發聲,而不是在屏幕後面當過客一樣看看,覺得與自己無關。如果沒有人重視,那這樣的事件永遠不會停止。


《熔爐》裡面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冬天冷,是因為為了讓我們懂得,周圍人的溫暖是多麼重要。


讓我們一起伸出手去幫助那些受害者吧!給予她們溫暖和關懷!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嘉年華》:這部中國版《熔爐》裡的內容照進了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