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一直找不到自己熱愛的東西,難道好好學習就是為了錢,為了找到好工作嗎?你怎麼看?

樂聖傑


小孩子怎麼會懂,學習是為了錢,所以不能講這個。可是沒有人能告訴你答案。我只能教你看清現實。

現階段我們的教育,一方面是,掃盲運動的擴大與升級,小學中學,基本上都是為了普及知識,另一方面,國家又需要通過高考來識別人才(可能不太準,但這是目前適應國情的最好方針)。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大綱所要求的知識很簡單,可是為了識別人才,命題專家,就刻意地拓展延伸,變著法地考查你是否理解,是否能與現實相結合(儘管這種結合程度很低),然後, 本來不怎麼難的東西,被這些人弄得神乎其神,而你只有不斷適應它的命題思路,提高應試能力,才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提高應試能力,就意味著需要通過刻意訓練做大量的題,並真正的沉下心去進行總結反思,反思出來的理論,用做題實踐去檢驗,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新的理論,聽起來是不是一個可怕的循環?所以高考壓力大,可是他不會管你是不是成年人。你十歲參加考試,你80歲參加考試,你們試卷難度都差不多。這就像是一個,用簸箕篩豆的過程,他們只會把你看做一個數字,沒有生命,沒有情緒的數字。只要你把高考那幾張卷子做好了,你就成功了,能選擇好大學,能給你提供一個好環境,然後你能和一群相比之下更優秀的人在一起。所以,不管你現在有沒有動力,有沒有夢想,和誰關係好不好,這些都不重要,你們最後都得面臨高考。如果實在沒有動力,就跟著老師慢慢走吧,不是所有人最後都能考好大學,他們一定要卡掉絕大多數人。

如果你成績好,同學和老師,家長就更喜歡你。犯錯誤,老師和家長也會偏袒你,每天會有很多同學來分享給你好東西,然後他們向你請教題目,你不會缺所謂的朋友。學校各種評獎、表揚、上臺演講,就會讓你成為主角,而不會讓你在下面默默鼓掌,最後,你進入好大學,在那裡,不以學業為唯一標準,你可以嘗試更多的東西,不斷去發現自己的愛好,培養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相同的同學結好,畢業也不用為找工作困擾,即使你大學成績差,可是你大學好啊





中學生夜夢


孩子,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人這一生終極目的肯定不是為了錢,畢竟離開人世間的時候一分錢也帶不走。但是,當你長大後就會發現錢能幫我們辦好多好多事情。現在父母支付著你的生活開支,你可能對錢沒概念。等你長大走向社會工作了之後,就連喝水也得自己花錢去買。

如果在本該努力學習的年齡選擇了安逸,那麼長大後你只能把一天中大部分時間用來賺錢謀生了。

可是你別忘了,還有一類人,他們早年學到了過人的本領,後來就能用很短的時間賺好多的錢。他們的時間是用來享受生活、追求愛好的。這就是所謂的財富自由、時間自由。時間不就是我們的生命嗎?你想在人生的下半場,為了生活把自己的生命都用來奔波賺錢嗎?如果不想,快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多體驗,多思考,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然後為之努力。

一句調侃的話這樣說:“現在你不努力,那麼以後別人壁咚的牆就是你砌的!”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努力吧少年!


蓬萊島勇士科學站


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並能產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