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酒,你欠喝酒人的究竟是啥?欠中國白酒的又是啥?

葡萄酒、洋酒品評,人人都似乎可以說上兩句。

中國白酒的情形,卻恰恰相反。品評?那是專業人士、是品酒大師的事情。

以葡萄酒、洋酒為參照,無論是真的專業,還是裝出來的,葡萄酒、洋酒品評是開放的,並且早就大眾化了。

以當下消費者對白酒的深度認知,白酒品評的大眾化,也是消費者知情權的必然啊!

連老大哥茅臺,除了裝模作樣的『茅粉節』,以及形而上的『文化茅臺』外,在白酒品評的科普上也乏善可陳。

貴州茅臺酒,你欠喝酒人的究竟是啥?欠中國白酒的又是啥?

更不要說拿茅臺對標帝亞吉歐,及其帝亞吉歐的品評科普——威士忌學院了。

那麼問題來,白酒品評為什麼偏偏就不大眾化,相反還在『專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呢?這個事情,說來話長。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白酒品評其實是有『國標』的。

在GB/T33405-2016《白酒感官品評術語》中,『感官品評』被定義為『用感覺器官檢驗產品感官特徵的科學』。

正是由於對白酒品評的專業要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白酒品評『大眾化』的一道障礙。

白酒品評被束縛在專業技術領域之中,而沒有像葡萄酒、洋酒品評那樣,進入大眾視野。

貴州茅臺酒,你欠喝酒人的究竟是啥?欠中國白酒的又是啥?

貴州茅臺酒,你欠中國白酒的究竟是啥?

如果說葡萄酒的大眾化品評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那麼,中國白酒的專業品評,就是廠商為中心的。

這個區別,就像淘寶以商家為中心,滴滴以乘客為中心的區別那麼大。

毫無疑問,白酒品評已經完成了專業化和科學化。然後呢?

必然是在專業化和科學化基礎上,進行大眾化的轉型!這才是白酒品評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方向與選擇。

醬酒新星酣客為什麼會有封測師?因為白酒作為食品,它的最終對象是消費者啊!只有消費者,才是酒品的終極,才是酒品的根本。

所以,當酣客嘗試以消費者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改造傳統白酒品評,便趟出了一條道來。

整個白酒行業都在『講好酒的故事』,怎麼講?品質層面不外香與味而已!

但普通人對香、味的認知太有限了。不經訓練、不加引導,你所講的那些故事,比如『幽雅細膩』『空杯留香』無異對牛彈琴!

只有大眾化的白酒品評,才能真正解決白酒豐富而具有層次的香和味。讓普通消費者也能感受、表達他『感官』認為的好!

而這,就是貴州茅臺酒欠中國白酒的……誰叫你自己說『大企業大擔當』呢!

貴州茅臺酒,你欠喝酒人的究竟是啥?欠中國白酒的又是啥?

白酒品評,就是中國白酒的『欠賬』!

中國白酒品評『專業化』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它正在被『小眾化』,進而成為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的『專利』。

不止於此。中國白酒的一二線名酒企業和品牌,有意無意地把白酒品評神秘化了。

這些『欠賬』今天之前理所當然。今天之後,從消費者端而言,『出來混,遲早就是要還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天的消費者,已經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消費者了,他們也不再追求酒精(注意我說的酒精)帶來的口感和快感了。

今天的消費者渴望、需要對白酒更深的瞭解,以自己的感覺器官來感知白酒。這就是所謂的『知情權』。

『供不應求』的時代、『信息不對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條件、有能力『享受白酒』了。

貴州茅臺酒,你欠喝酒人的究竟是啥?欠中國白酒的又是啥?

中國白酒數以萬計的廠商,都在競相以各種品評活動培訓、引導消費者,讓他們認識自身產品的風味風格。

但是,僅止於『認知自己的風味』;僅止於『賣酒』;僅止於以品評來傳播企業和品牌的文化……

請問,誰替消費者想過,消費者需要怎樣的認知、體驗、怎樣的品評?有嗎?沒有!

所謂的體驗,是建立在消費者真正認知,乃至知識經濟甚至體驗上的。不是把消費者拉到酒廠,一通吃喝,然後交易。你把消費者當傻子麼?

此時白酒品評不能升級,不能追隨消費者的指揮棒,那麼,消費者必將以自己的鈔票來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