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舊事》

老房舊事

終於決定賣掉那套老房子。

老房子在一個老舊小區裡,房齡已有三十多年,面積只有54平方,在一樓。

進門是客廳,客廳裡放了一組小小的拐角沙發。牆角,放了一個小小的拐角櫃,櫃上放了一個小小的大肚子電視。客廳中間放了一個茶几,也是餐桌。茶几上方客廳正中有一個吊扇,房間裡沒有空調。

進門右拐,有兩間臥室,向陽。大點的一床一櫥,一桌一椅,剩下的空間,只夠兩人側身而行。床要靠窗放,窗臺做床頭櫃用。另一間臥室,放一張小床,就只剩下一條窄窄的走向陽臺的通道。陽臺,也僅僅能曬得下一床被子。陽臺上有一個通往戶外的樓梯,懷孕的時候要過那樓梯,得小心不要讓樓梯扶手擠著肚子。

進門左拐,就是廚房與衛生間。廚房,爐灶放在加寬後的窗臺上,灶臺旁邊一個洗菜池,一個冰箱,餘下方寸的地面,僅容一人活動,兩個人就轉不開身。洗手間進門就是洗手池,洗手池凸出半個身子擋著門口,我們需側了身子才能進出。

三十年前,我們分到了這套房子。拿到鑰匙前,數次和老公趴在窗外向裡張望。看著空空的房子,憧憬著家的樣子,覺得這就是豪宅,這就是我們的家。那時絕沒想到有一天會賣掉它。

新生:

在這個房子裡,我們由兩個人變成三個人。女兒是個慢性子,對著全家人的翹首期盼,到了約定的日子女兒膽怯了,躲在媽媽肚子裡不肯出來。我只好前往醫院,耐心等待女兒的到來。

到了醫院被告知女兒臍帶繞頸兩週半,羊水少,此時才知道,我需要和女兒一起並肩戰鬥,打一場出生戰。醫院裡主任來了,專家來了,會診結果出來了,我多年的鍛鍊此刻顯出神效,我的身體條件足以保證順產。在過了預產期一週後的一天早上,八點開始打催生針,慢慢的我越來越感受到女兒到來的急切,十點進到產房,此時護士鼓勵的話猶如天外之音,我告誡自己不能喊不能叫,口中如和尚唸經般的翻來覆去背誦古詩詞,六個多小時,不知背了多少遍,也不知護士與實習生笑著陪我一起背了多少首,1991年3月27日16:15分,終於聽到我女兒的第一聲啼哭,六斤二兩,母女平安。


《老房舊事》


成長

女兒小時候,有一種跳跳鼠的玩具,人需要站在上面一直跳以保持平衡,一旦停下來就會失去平衡掉下來,掌握不好會摔倒。一個春末的週末中午,我們午睡起來,六七歲的女兒興奮的拉我們出去,踏上跳跳鼠跳給我們看。我們總覺得女兒膽子小,不敢自己一個人嘗試,原來女兒出乎預料的勇敢與大膽。

女兒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小學五年,結交了兩個死黨,每天和J同學牽著手學校家裡來來回回,一路上嘰嘰喳喳,週末不是來我家住就是去你家吃,為娘以成人的眼光看女兒的世界,甚是羨慕與欣慰。小學畢業前,有一天女兒回來和我商量,說想辦個生日聚會,請同學來家裡玩,我負責做幾個小菜,蛋糕她們自己去買。我當然舉雙手贊成,並向女兒建議,可以多請幾個小朋友來,想吃什麼我搞定。一向崇尚節儉的我特意給女兒買了一條裙子作為生日禮物,生日當天來了五個小朋友,幾個孩子臉上塗著奶油,唱著生日快樂,小女孩的快樂簡單又真誠。

女兒上學後,我和女兒經常會有臥談會。“今晚我不想寫作業了,咱倆聊聊天吧”,每每女兒跟我說,不論女兒功課多麼緊張,不論我在忙什麼,我都會立馬放下手裡的一切說,好啊好啊,咱倆聊聊天。然後我就洗兩個水果放盤裡,端進房間,拿兩個鬆軟的大墊子放在床頭,娘倆背靠著,四隻腳蓋在一個小被子下,聽女兒給我講,今天我給同桌講了一道數學題…昨天我被選上參加數學競賽了…老師今天表揚我了…我下次考試我一定追上楊洋洋…。 此時,為娘我就是最耐心最幸福的傾聽者。

其實,對於女兒,我有一件事一直耿耿於懷,後悔不已。女兒六歲時我就讓女兒分房睡,有時半夜女兒害怕睡不著,哭著到我的房間求助,我時常以鍛鍊她為由讓她自己回去睡,當時我要是把她摟進懷裡該是多好啊。而老公的心裡一直有一道深深的傷痕,女兒四五歲的時候,伸手抓飯,老公說了兩次不聽,遂舉起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打在女兒的手背上,一道長長的紅痕立馬跳起來,老公的淚比女兒的淚下來的更快,自此以後的二十多年,老公再沒有對女兒動過一指頭,但這道傷痕直到現在仍存在老公心裡。


《老房舊事》


晨跑

我們一家三口是小區裡的名人,不是因為什麼才藝出名,而是因為晨跑。從大學開始我就有晨跑的習慣,結婚後和老公一起晨跑,除了懷孕哺乳期,晨跑一直在繼續。等女兒長到三歲,我家晨跑的隊伍由兩個人成了三個人。

我們那個小區,有個小學校,學校裡有個小操場。每天早上,操場的跑道上都會跑著一家三口,不論酷暑還是嚴冬,女兒從來不戀床,有時我們想趁週末偷個懶,女兒一定會把我們從床上喊起來跑步去。女兒從在沙坑裡練習立定跳遠開始,到跟著我們慢跑,再跟著我們變速跑,女兒堅持了八年。上了初中,週末也一定加入家庭晨跑隊,曾經身手矯健的父母步伐越來越重,而那個蹣跚學步的女兒越來越身手矯健。想想,全家人能堅持晨跑,不全在於鍛鍊身體,而在於晨跑中一家人享受相互陪伴的美好時光。


《老房舊事》


電話機

我家裡裝電話很早。近30年前大部分家庭沒有電話,那時也沒有移動電話。早上,夫妻兩個你東我西出門上班,一天裡你在忙啥,我在幹啥,只有晚上回家相互嘮叨嘮叨。遇上急事,若是都在單位可以打電話,若是一個在家裡,另一個在單位,遇到急事就只能專人登門告知,所以這時的急事也只有傷病才算,而加班這樣的事是算不得急事的。一方加班不能告知,等待中的那個人心裡總往壞處想,這樣的時候最是折磨人。

老公是做工程的,加班加點是常事,有時晚上回來的很晚,工程緊要階段還要通宵加班,我呢,遇上廠裡搶修,也偶有加班。每每加班,回家的時間不定,又沒法告知家人,你念著我在家裡是否著急,我擔心你在外是否安全。終於,在家庭電話還是奢飾品的年代,花了我半年的工資裝了一部電話,3174890,這個電話號碼已近二十年不用了,但我一直沒忘。


縫紉機

我家裡有臺縫紉機,是我的嫁妝,結婚前我從來沒有用過縫紉機,也從沒有表達過想要一臺縫紉機,我不知道父母裡為什麼給我準備了一臺縫紉機,父母是傳統的人,或許在父母的眼裡,一個女孩子結了婚,不僅要會做飯,還應該具備製衣的本領才能算是一個賢妻良母吧。

而對於我,有了縫紉機,我心底裡那顆愛美的心蠢蠢欲動起來,小時候,初中的姐姐曾用母親的舊衣服給我做了一個裙子,所謂裙子就是把一塊布圍起來加了根鬆緊帶而已,白天不敢穿,晚上和姐姐偷偷的穿。那時家裡沒錢,不能經常的給女兒買新衣服,縫紉機就排上了用場。從來沒有學過裁剪的我,買來裁剪書,用學過的製圖知識,自己設計,裁剪,縫製。那時不僅逛菜市,還經常逛布市,集市上五塊錢的一塊布頭,給女兒做個馬甲,就成了同學媽媽們喜歡的時尚款。我用的布料圖案大多不是小女孩子常用的,做床單被罩、做窗簾沙發套餘下的布頭布尾,在我手裡變成了女兒的揹帶褲,馬甲裙,誇張的圖案與獨特的款式反而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在校門口,常常引得送孩子的家長問詢哪裡買的,不由得心裡暗暗自豪。現在每每看到時裝週上明星們穿著中國風的時裝,就像看到了二十多年前我用大紅被面給女兒做的套裝。

女兒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專屬定製。今天我雖然沒有成為父母希望的那樣,但看到女兒從小穿著我做的衣服高高興興地上學放學,衣服用布料越來越多,衣服做的越來越大,女兒長大了,我也像跟著女兒重新長大了一遍。


《老房舊事》


書架

女兒從小不喜歡洋娃娃之類的玩具,卻最喜歡聽故事,上學後對著拼音自己看書,所以我們結婚後自己做的第一件傢俱就是書架,是老公特意找人定製的,書架不大,只有三層,一層三格,二層兩格,三層一格,像個房子的形狀。其實家裡實在沒有地方再放別的傢俱了,但房子再小,孩子的眼界不能小,孩子的心胸不能小,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沒條件帶女兒周遊世界,那就讀萬卷書吧,於是有了這個書架,就放在寫字檯上,女兒喜歡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唐詩三百首等等,慢慢的來到她的書架,書架不大,藏書很少,但世界很大,快樂很多。雖然現在女兒的工作不是以寫文為生,潤物細無聲,舉手投足間就有讀過的書。

日子

結婚後,我們沒有商量,沒有討論,更沒有爭論,就像穿衣吃飯一樣順理成章理所當然,老公把他的工資獎金悉數交給了我。雖然當時倆人每月工資僅僅有三百元左右,但在我接過錢的那一刻就像接過了封疆大印,感到神聖又責任重大。結婚前是把錢交給父母,伸手向父母要錢,現在竟然有人把錢交給我,才真正覺得自己長大了,我有家了。在工資還發現金的日子裡,拿到工資,我把工資分成四分,一份放進老公的錢夾裡,一份家裡的茶米油鹽,一份鎖進抽屜裡做備用金,一份雷打不動存銀行。後來,就是拿著老公的工資卡存存取取,慢慢的工資在漲,銀行卡里的數字也在漲。三十多年來,老公從來沒有問過我銀行卡里的數字是多少,銀行卡密碼也總是記不住。

搬進房子後的第二年,老公跟我商量,買臺電視吧。我說,錢不夠啊,老公說,錢他來想辦法。後來便有了大哥的解囊相助,不久後的一天,一臺21英寸的熊貓電視擺在了我家角櫃上。

銀行卡里的數字越來越多,等錢夠買一樣電器的時候,我和老公商量,買臺冰箱吧,老公堅定的說,買洗衣機,買全自動的洗衣機。幾天後,老公把一臺海爾全自動洗衣機搬回了家。老公說,這是最應該買的一個家用電器。


《老房舊事》


醉酒

男人醉酒常有,女人醉酒卻不常有。有一天晚飯,老公要喝點啤酒,忘了什麼原因,我不讓喝,老公堅持要喝,僵持不下,眼看戰爭要爆發,最後我說,喝可以,要兩個人一起喝,老公爽快同意。兩瓶啤酒,兩個杯子,從不喝酒的我和老公推杯換盞地喝起來,氣氛一下變的相當融洽。喝酒的感覺相當美妙,不知不覺一瓶啤酒喝完了。後來聽老公講,喝完一瓶我又主動要求再喝一瓶,人也開始由苦臉變笑臉,由微笑變成淺笑,從淺笑變成大笑,從大笑變成狂笑,並狂笑不止。老公也從開始的看熱鬧變成了擔心害怕,我直到笑累了睡著了。自此以後的三十多年,喝酒再沒敢醉過,但現在想想,女人醉酒的樣子也很美。

97年,老公換了工作,03年,我也到了學校工作,成了一名老師。因女兒上學,我的工作,我們依依不捨的搬離了這個住了十幾年的房子,傢俱和回憶都留在了老房子裡。有時回去,坐坐那個沙發,躺躺那張舊床,好像日子又回到了以前。人總是念舊的,日子好了,人為什麼總是懷念以前的苦日子呢,因為那是回不去的歲月,因為那段日子裡的酸甜苦辣經過歲月的沉澱,已變的醇厚甘甜。

房子沒了,愛還在,有房子不是家,有愛才是家。


《老房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