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要想解決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磨蹭的原因。

首先我們想一想,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在做有些事情時,我們也會有磨蹭拖拉的現象,大家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

(1)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把鴿子放在一個箱子裡,飢餓的鴿子在箱子裡到處亂捉,當它捉到一個按鈕時就會有食物吃,因為捉按鈕有好處,所以鴿子就會自發地捉按鈕。

那麼其實這也是生物的一個共性,心理學認為,當一個行為得到好處,這個行為就容易堅持下去,這叫做正強化。當一個行為得到的是壞處,這個行為就很難繼續發生,這叫懲罰,也叫負強化。那就寫作業這個行為,如果孩子寫作業體會不到好處和成就感,那麼他就會很難享受在做作業這件事情上。


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2)當我們體會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時,我們就不願意做這件事。寫作業相比較玩耍確實是比較枯燥、單調、無聊,很難感受到即時的樂趣。甚至有時候,得到更多的是父母的責罵或批評,讓他內心有很多憤怒又不敢直接和父母發洩,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孩子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通過拖延或溜號來對抗父母或者說對抗這種處境。

指責批評越多,久而久之,孩子寫作業就會越慢。所以當孩子寫作業慢時,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做的不是使勁催促孩子快或指責他不夠快,而是要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期望。比如當孩子寫作業慢時,我們可以這樣說:看到你今天寫作業比之前慢了一些,媽媽的內心非常著急,媽媽希望你快點寫完,這樣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還有我們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好玩,比如學數學,可以通過玩撲克牌讓孩子認數、比大小,還可以用撲克牌學加減運算。學語文可以玩詞語接龍和編故事等。

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3)當我們的能力不足時,我們也容易拖延或磨蹭。孩子也是如此,等他學習的能力不夠充分時,當他覺得學習是件困難的事情時,他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做這件事。寫作業這件事,其實包括很多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行為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目標設定能力、聽說讀寫等等。

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4)還有孩子剛上小學,寫字慢,極有可能是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發育不協調,寫字就會費勁,這樣的孩子需要多運動、多做手工、多做家務活,促進手部技能和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可以練習左右手拍球、穿針、夾豆子、扣扣子等手指運動。

小學父母頭疼的一大根源—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