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親力親為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親力親為

最近有一位一年級孩子家長跟我說,他孩子成績很優秀,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班級裡第一第二,滿分是常有的事,但有一個缺點。這個缺點就是做作業的時候容易走神,拖拖拉拉,把應該半小時就做完的作業每天晚上都拖到很晚。而且這個問題現在越來越嚴重了,他還找到了一個相對“有效”的辦法:打。他說那天晚上做作業,他一直好語相勸,但孩子就是拖拖拉拉不肯好好做,半分鐘就要開小差。最後他火大了,用皮帶抽,從那以後,毛病好了很多天。至少有大概一週左右的時間不再拖拉了,不過時間長了老毛病又犯了。

我想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因為在他心裡並沒有輕重緩急的分類,明天要交的作業,今天晚上睡覺前就做完就好了,所以中間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磨蹭。

我也看到過很多孩子,不僅是在寫作文或者做難題的時候停筆,他們在抄生字的時候,一分鐘都無法專注,過了半分鐘就要摸摸橡皮,削削鉛筆,看看“洋眼”,如果身邊有大人說話,或者開著電視機那就更好了,抄生字可以抄好幾個小時。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家長都碰到過,但大部分家長一般都是採取一下措施:

1、打!現在孩子還小,迫於你的淫威,孩子吃了痛,短期會聽話一點,乖一點。但是等再大一點,難道你也打?如果到了叛逆期,打慣了的孩子會反抗的比誰都厲害,那些離家出走的,發生惡性事件的,很多都是因為家長教育靠打造成的。

2、成績不好就補課!這是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成績不好,寧可補課,也不願意花時間靜下心來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做作業拖拉,在我看來是所有壞習慣中最最壞的,一個沒有專注力的人,一個效率不高的人,未來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的。

3、成績很好,這是小事。也有不少一年級家長跟前面的家長一樣,認為小朋友成績非常棒,幾乎每次都是滿分,作業做得慢只是小事而已。其實這位家長最近連老師都來投訴了。說他孩子成績還不錯,就是做卷子太慢太慢,很多題目她是一定會做的,但人家都交卷了她還剩很多沒寫。家長覺得那是他孩子不屑做,我說不是的,是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一定要想辦法糾正。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親力親為

作業做得慢只是暴露了問題而已,其本質是缺乏專注力,而這一點,是任何人想要成功的先決條件

孩子寫作業慢,寫寫停停的本質,其實是注意力不集中。而一個沒有專注力的孩子,長大了做什麼都不會成功的。

寫作業磨蹭的孩子,通常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僅體現在作業做得慢,寫字拖拉磨蹭,更體現在上課容易走神,容易開小差。

一年級題目簡單,開小差問題不大,到了四、五年級成績就會跳水。而且如果因為這個原因成績跳水的孩子,補課都是沒用的,補課的時候還是在開小差呀。

孩子有了磨蹭、拖拉的問題怎麼解決呢?

首先,一定要發現得早,糾正得早。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一定要培養他們坐得住。也就是坐在凳子上,哪怕玩橡皮泥,畫畫,剪紙,看書,從5分鐘到一小時,慢慢加時培養。一直到上學前能坐牢一小時不開小差,那就是勝利了。

其次,注意力是要培養的,一定要父母下決心去培養。如果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愛開小差,坐下來五分鐘不到就要分心,那沒有什麼事情能做得好。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親力親為

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做作業就是最經濟的培養注意力的方法。父母必須有一個人全程看管孩子做作業的過程。在還沒養成壞習慣的孩子身上,以我的經驗,持續大概三個月左右,基本上就能養成好習慣。經過多次調教,中間也不會走神了,不做好就不會停下來。等養成了一氣呵成的習慣,家長就不用在身邊管著了。

而對於一個已經養成磨蹭惡習的孩子來說,需要更大的耐心。家長每天要求他比昨天更進步就行了。

這樣循序漸進,只要孩子還沒過小學三年級,應該可以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糾正錯誤,養成好習慣的。三年級以上就更累,時間需要更長。

所以,建議家長要親力親為,自己看著孩子做作業,一定要養成好習慣之後,再放手。其實不用很長時間,以我的經驗,小學一年級開始,三個月自然就有好習慣了。這三個月的困難克服一下,還是值得的。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親力親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