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你越催,孩子越慢!一劑藥,專治孩子拖拉磨蹭!

孩子拖拉、磨蹭,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問題。確實,拖拉不是一個好習慣,如果這樣下去,孩子會衍生很多問題,比如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效率低下、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等等。很多家長不禁要問了,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想,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想解決問題,必須要找準問題產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人都是趨利的,幹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有慾望的,只有符合自己的目的、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才能激發自己內存的主動性,幹事情也才有動力。我們大人是這樣,其實小孩也是這樣。這,就是人性!

孩子拖拉、磨蹭,其實根源就是家長從開始時總是勉強孩子,讓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從而讓孩子內心產生牴觸甚至厭倦的情緒,但孩子在家長的怒視、吼叫甚至打罵面前又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甚至沒有表達自己的機會,於是就消極抵抗,軟磨硬泡不配合,時間久了就養成了這種拖拉、磨蹭的思想和習慣。很多時候家長會發現,家長越急越沒用,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因為看到家長著急的樣子,孩子內心甚至有種勝利的"成就感"!

找到了病因,就要對症施治。針對孩子的這種拖拉、磨蹭的問題,我給大家開三味藥合成一劑藥方,綜合施治:

第一味藥是給家長開的,尊重孩子。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有意無意中造成的。我們很多家長太關心孩子,對孩子期望太高了,對孩子付出太多了,包攬了太多本應由孩子承擔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家長來給孩子做決定,既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受尊重、不被重視,又慢慢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所以,作為家長,必須反思自我,大膽放手,做一個"懶"家長!當然這個懶不是真懶,而是用心的懶,有意的放手給孩子機會。你越催,孩子越慢!一劑藥,專治孩子拖拉磨蹭!

第二味藥是給孩子開的,樹立目標。目標是人生的指引,是前行的燈塔,也是激勵我們奮鬥的動力,只有心中有目標,孩子才不會迷茫,才會積極主動。當然,這個目標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對孩子的期望適當進行引導,幫助孩子一起確立。如果家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主觀認為孩子應該向哪方面發展而給孩子確立目標,孩子不一定會感興趣,那這樣的目標也就失去了意義。這個目標必須是孩子感興趣的方向,必須是孩子心中的目標。你越催,孩子越慢!一劑藥,專治孩子拖拉磨蹭!

第三味藥是給家長開的,用好獎懲。教育管理孩子,必須獎懲結合。一味獎勵,孩子對獎勵就會無所謂,就沒有了激勵的效果。一味懲罰,孩子心理容易受傷害,容易變得自卑、內向、敏感。家長要始終用既定目標去激勵孩子,可以把大的目標劃分為階段的小目標,逐個去實現,在實現過程中不時給以小獎勵,這樣孩子就會有不竭的動力。如果沒有達到既定目標,也可以適當輔以小的懲罰,讓孩子感受到一定的壓力。當然,這中間是以獎勵為主的,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靈活運用。你越催,孩子越慢!一劑藥,專治孩子拖拉磨蹭!

物以利誘,投其所好,這是做人的工作的基本方法,對孩子其實更需要這樣。家長們只要靈活運用,就能夠很好地掌握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主動權。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圍繞自己的意圖轉,千萬不能整天圍著孩子轉,否則你就漸漸成了孩子的"奴隸",不僅沒有家長的"尊嚴",還會讓孩子養成很多惡習,最終可能把好孩子變成"問題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