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許身國威壯河山,默默無聞真英雄!

1999年上映的主旋律電影《橫空出世》裡,核物理學家陸光達的原型正是我國功勳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

這部劇可以說把鄧老年輕時研究原子彈的點點滴滴完美的呈現給觀眾,其中扮演陸光達的是"十里八鄉著名俊後生"李幼斌老師。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有人問陸光達,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陸光達的回答我在這裡暫且不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如果沒被震撼或感動到,儘管回來這篇文章評論區留言,我五體投地、甘拜下風。

影片中,陸光達站在講臺上,指著一個關鍵的公式說:從這兒到這兒,美國人運算要六年,蘇聯人用了八年,法國人用了四年,而我們,沒有四年,兩年都沒有。

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臺下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手裡的計算工具,赫然是一把把算盤。

看到這裡,我已然淚目,四個大字湧上心頭——國士無雙!

電影只是表達了一部分當時的情況,真實歷史中的鄧稼先,更令人敬佩。

科學家的熱血,比戰士更滾燙!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22天后,北平淪陷了。日本侵略者召開了"慶功會"。時年13歲的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並扔在地上踩了幾腳。

隨後,鄧稼先輾轉求學多年,及至1947年,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

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擁有如此天縱之才,美國當然不會視若無睹,新中國建立之後,鄧老一心歸國,無奈美方重重阻攔。最終,在周總理等人的外交斡旋下,鄧老才於1950年得以回國,隨後1956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同年,鄧老與何祚庥、徐建銘、于敏等人合作,在《物理學報》上相繼發表了《β衰變的角關聯》、《輻射損失對加速器中自由振動的影響》、《輕原子核的變形》等論文。為中國核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他一直留在美國,這些成就足以被提名諾獎。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說,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疑的對他們人生和科研事業的極大肯定,但是在投身祖國建設面前,鄧老放棄了名利,選擇了奉獻,真偶像也!放著這樣的人不去學,還要去學誰呢?

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

1979年,在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

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破損,骨髓裡也侵入了放射物。

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

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我想真誠的說一句:我們國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強盛,不僅因為我們有核武器,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鄧老這樣的無雙國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的燃燒自己,守護中華!前有鄧稼先,今有鍾南山,年輕的朋友們,優質偶像從來都在你我面前,少一些對娛樂圈的關注,多一分對真英雄的學習,用實際行動告訴先輩,你們留下的光輝,我們這一代來捍衛!

00後都粉小鮮肉?造核彈者,胸懷百倍寬廣於核彈!一起粉鄧稼先!

謝謝關注子寰兄,點我頭像查看,更多歷史故事,正在每日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