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羲之喜欢的两种动物看书法的审美:今人笔法的肥瘦之病源于此

学书法为什么要重视审美?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是书法之美,也就不可能写出书法的美。

比如写江湖书法的,他永远不知道他的书法俗不可耐,他自己还觉得“美不胜收”呢。问题出在哪?问题就出在他的书法审美上。

王羲之的书法审美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标准,兰亭序流传千年足以说明问题。

从王羲之喜欢的两种动物看书法的审美:今人笔法的肥瘦之病源于此

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审美,我们从王羲之喜欢的两种动物说起。

王羲之喜欢鹅我们都知道,王羲之还喜欢鹤。有一年,王羲之到焦山游玩,看见有人卖丹顶鹤,喜爱备至,便买了一只。游玩结束,这只丹顶鹤由于不便带回,便寄养在当地。

可当第二年,王羲之再来看这只丹顶鹤时,不幸已经死了。王羲之甚是惋惜,于是写下一篇《瘗鹤铭》专门用来纪念这只丹顶鹤。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王羲之同时喜欢这两种动物,鹅和鹤。

从王羲之喜欢的两种动物看书法的审美:今人笔法的肥瘦之病源于此

王羲之喜欢的鹅

一个人喜欢什么,可以反应他的内心,表现他的审美。王羲之喜欢鹅和鹤的审美同样也会表现在他的书法上。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两种动物表现出的美。摇摇摆摆走路的鹅表现出的是丰韵之美,而美丽的丹顶鹤表现出的则是瘦硬的高雅之美。

黄庭坚在他的《论书》中说,“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二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

从王羲之喜欢的两种动物看书法的审美:今人笔法的肥瘦之病源于此

王羲之笔法的肥瘦在兰亭序中正好

古人学书,学其二处。如同王羲之同时喜欢鹅和鹤一样,丰韵中有骨,骨感中又不失丰韵,这才是王羲之书法核心的审美观。

今人的笔法肥瘦之病是,要么肥而无骨,要么光有骨没有肉,缺乏丰韵之美。改正方法应该是,如同王羲之一样兼而有之才行。

结束语:

学书法,审美的高低决定着你的书法境界的高低。极端的追求字之肥或者字之瘦,都是错误的。

王羲之既喜欢鹅的丰韵,又喜欢鹤的骨瘦高雅,其实正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核心——中庸之道。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也正是让王羲之书法风靡到现在的原因所在。如果说笔法决定了你的书法质量,那么你的书法审美决定了你的书法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