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羲之喜歡的兩種動物看書法的審美:今人筆法的肥瘦之病源於此

學書法為什麼要重視審美?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才是書法之美,也就不可能寫出書法的美。

比如寫江湖書法的,他永遠不知道他的書法俗不可耐,他自己還覺得“美不勝收”呢。問題出在哪?問題就出在他的書法審美上。

王羲之的書法審美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標準,蘭亭序流傳千年足以說明問題。

從王羲之喜歡的兩種動物看書法的審美:今人筆法的肥瘦之病源於此

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審美,我們從王羲之喜歡的兩種動物說起。

王羲之喜歡鵝我們都知道,王羲之還喜歡鶴。有一年,王羲之到焦山遊玩,看見有人賣丹頂鶴,喜愛備至,便買了一隻。遊玩結束,這隻丹頂鶴由於不便帶回,便寄養在當地。

可當第二年,王羲之再來看這隻丹頂鶴時,不幸已經死了。王羲之甚是惋惜,於是寫下一篇《瘞鶴銘》專門用來紀念這隻丹頂鶴。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王羲之同時喜歡這兩種動物,鵝和鶴。

從王羲之喜歡的兩種動物看書法的審美:今人筆法的肥瘦之病源於此

王羲之喜歡的鵝

一個人喜歡什麼,可以反應他的內心,表現他的審美。王羲之喜歡鵝和鶴的審美同樣也會表現在他的書法上。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兩種動物表現出的美。搖搖擺擺走路的鵝表現出的是丰韻之美,而美麗的丹頂鶴表現出的則是瘦硬的高雅之美。

黃庭堅在他的《論書》中說,“肥字須要有骨,瘦字須要有肉。古人學書,學其二處,今人學書,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醜惡處”。

從王羲之喜歡的兩種動物看書法的審美:今人筆法的肥瘦之病源於此

王羲之筆法的肥瘦在蘭亭序中正好

古人學書,學其二處。如同王羲之同時喜歡鵝和鶴一樣,丰韻中有骨,骨感中又不失丰韻,這才是王羲之書法核心的審美觀。

今人的筆法肥瘦之病是,要麼肥而無骨,要麼光有骨沒有肉,缺乏丰韻之美。改正方法應該是,如同王羲之一樣兼而有之才行。

結束語:

學書法,審美的高低決定著你的書法境界的高低。極端的追求字之肥或者字之瘦,都是錯誤的。

王羲之既喜歡鵝的丰韻,又喜歡鶴的骨瘦高雅,其實正符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核心——中庸之道。

不激不厲,風規自遠,也正是讓王羲之書法風靡到現在的原因所在。如果說筆法決定了你的書法質量,那麼你的書法審美決定了你的書法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