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油诗《金鸡报晓》:亦庄亦谐,充满着帝王霸气


朱元璋打油诗《金鸡报晓》:亦庄亦谐,充满着帝王霸气

朱元璋曾写一首打油诗题目叫《金鸡报晓》,全诗共四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相信朋友们读了前两句,都会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继而感叹:到底是一农民出身的草根皇帝,才能写出诸如“撅一撅”,“撅两撅”这样的土得掉渣的乡村俚语!是啊,朱元璋本就是安徽凤阳的一个农民,从小靠为地主放牛为生,后来家乡遭了蝗灾,父兄死了都无处安葬,还是好心的邻居给了他一小块儿地方让其埋葬了亲人。之后为了混一口饭吃,他便出家为僧。就是在寺庙里他一边干些担水、劈柴之类的粗活,一边跟着僧人认得几个字,后来又当游方僧数年,出游淮西一带......能写出什么象样的好诗来?可当我们读到三、四句时,精神却不觉为之一振:“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不但一扫前两句之俗白,且用词典雅,意境开阔……所谓“扶桑”,原是指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树木。被朱元璋一个“唤”字,把雄鸡报晓,旭日冉冉东升,带出扶桑画面的动感描绘得惟妙惟肖;接着一个“扫退”,不但把“残星与晓月”渐次消褪的画面逼真地写出,且有一种浑厚的气势。读起来像是观看一段色彩斑斓、气韵恢宏视频特写……让我们不觉感叹:皇帝到底是皇帝,即使是草根皇帝!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朱元璋既然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怎么能写出这样水平的诗句呢?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朕于幼儿,家贫亲老,无资求以学业”。及至他游方淮西数年,眼界大开,“始知立志勤学。”等他参加了农民起义,一路飙升,成了气候之后,使他深刻认识到读书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于是乎他在带兵打仗之余,“时乃寻儒问道”,日积月累,不仅能读懂古人的著述,还能下笔为文、写诗论赋——这样看来:他原来系自学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