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金典之元代畫家錢選作品賞析

錢選(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畫家,與趙孟頫等合稱為“吳興八俊”。字舜舉,號玉潭,又號巽峰,霅川翁,別號清癯老人、川翁、習懶翁等,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南宋景定三年鄉貢進士,入元不仕。工詩,善書畫。畫學極雜:山水師從趙令穰;人物師從李公麟;花鳥師趙昌;青綠山水師趙伯駒。人品及畫品皆稱譽當時。繼承蘇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士氣說,倡導戾家畫。他提倡繪畫中的“士氣”,在畫上題寫詩文或跋語,萌芽了詩、書、畫緊密結合的文人畫的鮮明特色。國一金典書畫家邀你一起賞析元代大畫家錢選的作品。

  在元四家以前,錢選就已經與高克恭、趙孟緁齊名,聲望極高,其藝術成就直接影響著元代畫風的形成。因此也有人將其與趙孟緁、王子中、牟應龍、肖子中、陳無逸、陳仲信、姚式並稱“吳興八俊”。

  錢選與趙孟緁同鄉,但他們倆所選擇的道路卻不相同。南宋滅亡之後,他的朋友趙孟緁等紛紛應徵去做元朝的官員,獨有錢選“勵志恥作黃金奴,老作畫師頭雪白”,不肯出仕元朝,甘心“不管六朝興廢事,一樽且向畫圖開”。 錢選四十多歲時,已經經歷了宋、元改朝換代的時代變動,並有感於亡宋士大夫的頹廢,毅然地燒燬自己的文集,而成為職業畫家,從此度過困頓的後半生。

  錢選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畫家,他在繪畫上不為時俗陋習所束縛,廣泛吸取晉唐以來多方面的藝術營養,勇於自出新意,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時就享有盛名。從錢選現存的作品看,他是元初變革南宋畫風的先行者,其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錢選的繪畫繼承前代傳統,人物師法李公麟,山水學趙令穰、趙伯駒,花鳥師趙昌。此外錢選博學多藝,精通音律之學,善詩文(《元詩選二集》中收存有他的詩20餘首),他還進一步發展了文人畫題寫詩文的傳統,其得意的繪畫作品多賦詩在上。在傳世的絕大多數作品上,都有其題詩或跋語,他運用筆墨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又結合詩意來充實畫意,無怪黃公望說“知其詩者乃知其畫”。這種詩、書、畫三者結合的形式,被後來的文人畫家廣泛使用,形成中國繪畫的傳統特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錢選在開創有元一代的畫風上,是起了先驅作用的。本文著重介紹他的幾幅傳世作品。

  山水畫集大成者

  首先,先來看看錢選的傳世山水畫作品。

  《浮玉山居圖》:橫卷,紙本,水墨淡彩,縱29.6釐米,橫98.7釐米,今藏上海博物館。

  《浮玉山居圖》作者通過對家鄉境內浮玉山景色的描繪,表現出一種超然世外的幽居境界。值得關注的是,此幅作品的畫法非常獨特,其構圖完全捨棄南宋一角半邊式的佈局,同時也不像北宋那樣描繪大山大水,主峰突出,遠近分明。它的整個山勢處於中景部位,遠山、近樹、村舍等都平列式地展現在畫面上。在繪畫技法上,採用柔和精細的幹筆描繪景物,而且山石是用極細的輕柔橫線(類似披麻皴)一筆一筆地皴,樹葉也是一點一點地點,局部之處刻畫得可謂精細入微。雖然是繁皴密點,但山巒巨石、林木水草,以及村舍小橋的整體關係卻處理得非常統一和諧。此卷設色也很有特點:石均用花青加墨,淡淡渲染;樹葉水草,稍敷淡綠。墨山翠樹呈現出細膩清潤的光彩。

  另外,畫上還有畫家以楷書題寫自作的五言長詩一首,詩中描繪山中景色,感嘆時世的變化和歲月的流逝,讚美隱居的快樂。最後兩句“塵嶗一以絕,招隱奚足言。”說明他已與塵世隔絕,表現出他對元代統治的不滿,對應徵入朝為官者的鄙視。

  《幽居圖卷》:紙本,水墨淡彩,縱27釐米,橫115.9釐米,今藏故宮博物院。

  此圖為錢選的青綠山水代表作品,湖光山色靜謐幽淡。畫面左面,三五秀石零落坡邊岸角,青松虯曲其上,茅屋掩映樹石之間,湖中正有一葉扁舟緩緩行駛,對岸碧峰起伏,亭臺樓閣為茂密山林所環繞。圖的右上方自題“幽居圖”三字,其中“幽”字殘缺,形似“山”字,故亦稱作“山居圖”。本幅及前後隔水有“怡親王室”等印共29方,尾紙上有紀儀、紀堂、高士奇、邵松年等人的題跋。

  《山居圖卷》:紙本,設色,縱26.5釐米,橫111.6釐米,今藏故宮博物院。

  此圖卷是一幅氣韻幽靜的青綠山水畫。畫面描繪了一個極富詩意的情景:碧峰崇立,嘉樹成蔭,環抱瓦宅數棟,籬前犬馳,山的左右波平如鏡,煙水浩渺,江中一葉篷舟,一隱士正在垂釣,對面一乘騎偕侍者走過木橋,前方蒼松數株,挺立巖上,巖下雜樹茅舍,山後水煙瀰漫,崗巒逶迤,確是一派絕無塵喧的山林僻境。作者以細緻柔韌的筆法勾勒山石林木的輪廓,施青綠重彩,並以金粉點綴,畫面絢麗清雅,極富裝飾意味。於工緻精巧中又不失古拙秀逸之氣,是錢選繼承唐宋“金碧山水”畫法以體現文人意興的代表作,景後補紙作者自題五律一首:“山居惟愛靜,日午掩柴門,寡合人多忌,無求道自尊。齷鵬俱有志,蘭艾不同根,安得蒙莊叟,相逢與細論。”簽署“吳興錢舜舉畫並題”。其詩格高逸,寄託深遠,發人深思。與設色古雅、用筆工細的金碧山水默契吻合而相得益彰。鈐“舜舉之章”、“舜舉”、“錢選之印”三方圖章。

  《秋江待渡圖卷》:圖中描繪遼闊江天、霜染草木,一人於江邊等待渡船,遠處白雲悠悠任舒捲,天光雲影共徘徊。湖水清澈如鏡,澄碧若玉,寧靜遼遠,漪明韻逸。明亮純澄的湖水中,一葉扁舟輕系,輕盈地泊在水面,似乎正待渡遠方。而遠方的天際線處,兩排綠樹似淡掃的娥眉,輕漾的水波漣漪微瀾,不禁讓人想起“入鬢秋波常似笑”的詩句來。面對著如此純美的畫面,不免令觀者浮想聯翩,在那遙遠的彼岸,會有著怎樣曠邈深遠的夢境呢?

  此圖卷雖為金碧重彩,但花青、赭石中加入少許淡墨,使畫面淡雅清麗,書卷氣十足,本幅後有作者自題詩一首:“山 色空翠欲流,長江浸□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渡舟。”體現了文人清士幽棲的澹泊境界。錢氏詩、書、畫三絕之譽,概見於本卷。款署“吳興錢選舜舉畫並題”,下鈐“舜舉印章”、“錢選之印”等三方印。畫卷引首有清高宗弘曆題“秋江待渡”四字;卷後有胡惟仁、朱庸等十七家題記或題詩。曾經清人梁清標及清內府收藏,《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等書著錄。另有乾隆題詩一首,及陳定、高士奇、安岐及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20方。尾紙有胡惟庸、朱庸、胡敦、烏斯道、陳琳、高士奇等十六家題詩,印52方。

  《蘭亭觀鵝圖卷》:紙本,設色,縱23.2釐米,橫92.7釐米,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作品原為清宮舊藏,《石渠寶笈》著錄,清末經溥儀從宮中盜出,經王己千收藏,後售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圖描繪了王羲之在蘭亭觀鵝的場景,相傳王羲之喜愛觀鵝,並從鵝頸的曲線及動態中得到啟發,用於書法創作。此圖以金碧重彩繪秋天野渡。山石勾染皴擦並用,筆墨蒼茫深秀,構圖平遠浩渺,為錢氏山水畫佳作。

  花鳥、人物畫高手

  錢選不僅在山水畫方面成就突出,同時也是花鳥畫的高手,是元代繼承宋代設色工筆花鳥畫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存世代表作品有《八花圖》、《花鳥圖》等。

  《八花圖》:紙本,設色,縱29.4釐米,橫333.9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八花圖》是錢選早年的作品,此卷以分段法描繪了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八種花卉,每種相對獨立,合之又成為整體,八種花卉各具姿態,偃仰向背絕無雷同,筆致柔勁,一絲不苟。敷色清雅,濃淡相宜,整幅作品工整而不滯板,秀雅而不纖巧。右下方鈐“舜舉”印一方,拖尾處有趙孟緁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題跋。

  《花鳥三段圖卷》:紙本,設色,縱38釐米,橫316.7釐米,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原系清宮舊藏,《石渠寶笈》著錄。此卷作於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分三段描繪,首段描繪了桃花翠鳥;中段描繪牡丹,綠葉與粉花相映;末段繪寒梅,老幹新枝錯落有致,花朵點綴其間。每段均題有詩文,並分別鈐“翰墨遊戲”“錢厭舜舉”“舜舉”“錢選之印”印章數枚,末詩後署“至元甲午畫於太湖之濱”,可知此圖的創作時間為至正三十一年,系錢選晚期的得意作品。卷尾有清高宗弘曆和錢詩原韻行書詩三段,此外,明人黃姬水、陳汝器、李應薦等均有題記。

  《梨花圖卷》:紙本,設色,縱31.7釐米,橫95.2釐米,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作品曾是清內府收藏品。此卷作品為錢選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梨花枝葉花蕾,刻畫生動自然,設色淡雅,在筆法上則注重線條表現力,無論花葉的輪廓,還是葉脈均富於表現力。畫後有作者自題詩一首:“寂寞欄干淚滿枝,洗妝猶帶舊風姿,閉門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時。”鈐“舜舉印章”“舜舉”“錢選之印”“苕溪翁錢選舜舉畫印”及多枚收藏印,款署“苕溪翁錢選舜舉”。

  《秋瓜圖軸》:紙本,設色,縱63.1釐米,橫30釐米,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作品曾為清宮舊藏,是一幅精緻典雅的小品畫,也是錢選花卉蔬果中的代表作品。此圖精緻典雅,與宋代小品畫一脈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書卷氣,即所謂精工之極富有士氣,精緻而不豔麗,細膩而不纖巧,作者在追求一種清潤淡雅的畫格。畫上有作者自題詩一首:“金流石爍汗如雨,削入冰盤氣似秋。寫向小窗醒醉目,東陵閒說故秦侯。”表達了一個知識分子對隱逸生活的態度和自己的情懷。此作品款署“吳興錢選舜舉”,鈐作者印章數枚,並有收藏印多枚。

  《草蟲圖卷》:紙本,設色,縱26.8釐米,橫120釐米,今藏底特律美術館。草蟲也是錢選擅長描繪的題材,然傳世作品多為贗品,此卷所繪之草蟲不僅準確、真實,且姿態各異、生動自然,墨色濃淡富有變化,佈局疏密得當。在尺幅不大的手卷上,以隱士的眼光,呈現自然萬物的一個小角落。款“吳興錢選舜舉”。鈐“舜舉”、“錢選之印”等,並有收藏印多枚。

  《桃枝松鼠圖卷》:紙本,設色,縱26.3釐米,橫44.3釐米,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卷也曾是清宮舊藏,作品描繪了結著鮮嫩欲滴的桃果上,一隻松鼠略微躍身,正欲縱身取桃的一幕自然界的情景,透過畫家的巧筆,呈現在觀者面前。畫幅上不論是松鼠的形態、桃枝的轉折,或是桃葉的形狀,都描繪得相當仔細,造型尤其輕盈優雅,加上清淡雅緻的顏色,使得這幕原本略帶動態的自然情景,散發出靜謐的氣息。這種對自然景物的精密觀察,再賦予某種韻致加以表達的繪畫,充分顯示出南宋庭院畫擅於表現的特色。

  除了在山水及花鳥畫上取得的非凡成就,錢選的人物畫也為人稱道。如其存世代表作《西湖吟趣圖卷》,紙本,設色,縱25釐米,橫72.5釐米,今藏故宮博物院。此作品曾為清宮舊藏,描繪了北宋詩人林和靖,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以“梅妻鶴子”終其一生的故事,線描精細,賦色文靜。卷後有“ 舜舉印章”印,還有清內府諸印,以及“壽”、“至寶”、“崑山徐氏鑑藏”等印。

  錢選作品市場與辨偽

  由於錢選生前畫品價格很高,已有不少冒名的贗品,死後則更甚。據說他入元后,題畫常不書年月,這也是一項鑑別真偽的依據。其流傳至今具代表性的有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孤山圖》卷,《石渠寶笈初編》著錄,其畫和自題的時代風格屬於元代,藝術風格也頗近錢選,故文徵明在題跋中將其定為錢選真跡,但細看該畫的用筆,則顯得纖弱無力,徒具形似而失其神采,自題也較板滯,與錢選水平相差頗為懸殊,亦屬元人偽作。而今人造假就更加猖獗,毫無顧忌,例如贗品《雲山行旅圖》(如圖),雖有董誥、方夢園的題跋並鈐有乾隆、項子京、中華民國文物司印等收藏印32枚,還配有某著名專家的鑑定證書,但此贗品筆法呆板,色彩豔俗,全無錢選作品的風格韻致,其上所鈐歷代名家的鑑藏印章,印泥色澤鮮紅,顯然為今人仿冒。就連某專家的鑑定證書也似偽品。

  與其他大名家相比,錢選的作品在海內外上拍賣會交易的不多,而且真偽難定。2001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曾上拍過一幅錢選的《摹宰相閻立本西旅獻獒圖》手卷,估價120萬至150萬港幣,未能成交,2005年內地的另一家拍賣公司有一名為《摹閻立德西旅進獒圖》錢選款的作品上拍,此作雖以8.25萬元成交,但觀其筆法、神韻皆無錢選風範。閻立德為唐相閻立本之兄,作過尚書,也擅長書畫,但筆者以為,其創作一幅與其弟同名同題材的作品,並流傳下來,且都被錢選得到並臨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疑為臆造品。縱觀近年拍賣及畫廊中署名“錢選”作品的情況,疑偽者居多。近年來市場上類似的贗品還有很多,書畫愛好者們還須多加防範。

國一金典之元代畫家錢選作品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