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1

继“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后,育儿届又出现了新的热词:

心情式育儿。

所谓“心情式育儿”,主要是指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全靠心情:

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又亲又抱,哪怕孩子要天上的星星,都会想办法给孩子摘下来;

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又打又骂,即使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也会不依不饶......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心情式育儿”的文章,没想到的是,在这篇文章的下方,出现了不少指责妈妈的留言。

有人说,有的妈妈情绪太暴躁,一旦情绪上来了,总是不管不顾打骂孩子。

有人说,我姐的儿子打翻一瓶牛奶就被破口大骂,看到都怕......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还有人说,真是心疼这些被妈妈情绪化对待的孩子。

这些对妈妈的指责和不理解,让圈妈如鲠在喉。

妈妈在育儿时过于情绪化,确实不对;

但是不问缘由、一味地指责妈妈,更是不对。

我们不能只看到妈妈的暴躁和情绪失控,却忽视了妈妈们暴躁背后的无助和辛苦、焦虑和高压。

都在心疼孩子,别忘了也心疼心疼妈妈。

2

前段时间,格格在网上看到了一则令人倍感心酸的新闻:

北京昌平某医院里,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因为不愿让医生看病,被妈妈的巴掌打肿了脸。

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新闻后,立马对这位妈妈开启了指责模式:

“孩子都生病了还打孩子,有这样当妈的吗?”

“孩子闹情绪,当妈的不应该哄哄吗?这样情绪化,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这样的妈妈心是不是太狠了......”

然而,当格格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原委,才发现这个打伤了孩子的妈妈,无奈又无助。

事件中的小男孩名叫宇博,去年6月,宇博被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症。

尽管早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但宇博一直未能康复。

身体上的病痛与无法和同龄人一样学习玩耍的境遇,让年仅7岁的宇博烦躁不已。

在一次接受医生的诊断时,宇博表现得很抗拒,并对妈妈说:

“别给我看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听到孩子这么说,宇博的妈妈又气又急;

她忍不住甩了孩子两巴掌,孩子的脸上瞬间起了手印......

打了孩子后,宇博妈妈后悔不已。

看到孩子红肿的小脸,她甚至两天吃不下饭。

孩子身患重疾,妈妈不仅要承担照顾孩子的劳累,还要为了巨额医药费而思虑......

宇博妈妈的压力,可想而知。

妈妈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当育儿的艰辛和压力全都要妈妈一个人扛时,妈妈的情绪会失控,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很多时候,妈妈们并不是脾气差、情绪化,妈妈是太累了。

那个控制不住情绪而伤害了孩子的妈妈,其实也很受伤啊。

3

我们都知道,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更是直言:

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妈妈要做孩子的容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说实话,这些道理我们都懂。

可是育儿生活,总是比预想的要复杂很多,我们也总是比想象中的要情绪化。

我们都想做一个温柔、耐心、快乐的妈妈,因为我们深知,妈妈快乐,孩子才会快乐。

其实,妈妈“心情式育儿”,不是没有耐心,不是为了发泄;

更多的时候,妈妈们只是太累了、太压抑了。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当你的睡眠时间被孩子切割成碎片,无论怎么劳累,都要半夜起来冲泡奶粉、为孩子换尿布、哄孩子睡觉时;

你就会感受到,人在极度疲惫下而心生烦躁,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你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和家务,打算耐心地为孩子辅导作业,可孩子总是不专心、不认真、还用一堆借口逃避学习时;

你就会明白,对孩子大喊大叫,纯属自保,因为再不喊出来,可能会被气到吐血......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育儿真的很不容易,独自育儿更是颇费心力。

当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全都变成了妈妈一人的责任,妈妈怎么能有好情绪?

妈妈不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机器人,妈妈,也应该得到理解和心疼。

4

都说妈妈好情绪,是一个孩子最大的福气。

那么,如何让妈妈在育儿中保持好情绪,尽量避免“心情式育儿”呢?

其实很简单:

爸爸不要让妈妈“丧偶式育儿”,妈妈自然就不会“心情式育儿”。

今年5月份,扬州一位妈妈因不堪忍受“丧偶式婚姻”而在网上发帖,称要“1元包邮甩卖老公”。

据了解,这位险些被“卖”掉的爸爸,长期对家庭“不上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各种琐碎的家务全都是妈妈在操心。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因为不堪忍受,再加上看网剧入戏太深,这位妈妈才有此举动......

有网友把这则新闻视为一个段子,可是对于身陷“丧偶式婚姻”的妈妈们而言,这一点也不好笑。

在这样的育儿模式下,妈妈不快乐,孩子也很难感受到家庭的和谐和爱意。

其实,只要爸爸不逃避家务和育儿责任,绝大多数妈妈都会有好情绪。

刚刚凭借热播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拿下金钟奖视后的贾静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众所周知,贾静雯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可是,近年来,她整个人的状态却越来越好,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大众眼前,总是让人感觉温柔而又从容。

而这,与她的丈夫修杰楷密不可分。

看过《爸爸是超人》这档综艺节目的人都知道,修杰楷不工作的时候,不是在做家务,就是在带娃。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做饭、洗碗、打扫房间、陪孩子玩耍......

他总是一忙完工作,就赶回家帮助贾静雯分担家务、跟她一起照顾孩子。

正因为此,贾静雯才能做一个快乐幸福的妈妈;

也正因为此,她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工作,从而在45岁之际再次迎来事业的高峰。

育儿路上,爸爸不逃避,妈妈才有好情绪;

爸爸不做“云配偶”,妈妈才不会“心情式育儿”。

5

当妈,真的是个技术活。

默默扛下育儿的所有艰辛,除了“母爱伟大”、“妈妈是超人”这些虚无的赞美之外,我们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体谅;

而当我们说出育儿的辛苦和焦虑,又会换来诸如矫情、不称职、事儿多等恶意评价。

妈妈“心情式育儿”被指责:都在心疼孩子,也别忘了心疼妈妈

成为妈妈,是幸福的;

但成为妈妈,也是极其辛苦的。

希望每个妈妈的艰辛和不快乐都能被看到,希望每个妈妈的情绪化都能被理解;

最重要的是,希望每个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都能得到帮助,不做“婚姻里的单亲妈妈”。

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妈妈快乐,则全家快乐;

妈妈好情绪,家庭才会充满幸福和欢笑。

请珍惜妈妈们的付出,心疼妈妈们的辛苦;

让每一个辛苦的妈妈,都能从容而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