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天下苦疫情久矣!

北京疫情“降級”,兩會召開時間確定,一個不同尋常的五一,終於到來了!

不少人在家“憋壞了”,現在終於感覺可以出門去公園、周邊逛一逛、浪一浪了,那壓抑已久的出遊熱情,瞬間被引引爆!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據測算,假期首日,有2319.7萬人次出遊,花了100億元,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說明一個充滿煙火氣的中國,正在滿血歸來!

但我們也看到,浪的人多了,有的景區就開始排隊、有的餐飲也開始排隊,摩肩接踵的情形就又出現了。

剛剛發生在泰山的這一幕,更是讓人感到揪心。

先來看看畫面,現場人人從從眾眾,擁擠不堪……


我們再細看看遊客的照片,就可以看到,還有不少遊客不帶口罩,或者帶口罩,但卻露出鼻子。。。。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看來大家真是宅在家宅太久了,好不容易遇到五一長假,就報復性出遊了。但這實在有點危險。畢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黃山被擠爆不是孤例,就這兩天,廣西一密切接觸者,從廣州返回南寧途中,還參加白事及聚餐,致使當地115 人被隔離。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在一些城市,購物中心已經熱火朝天,收銀臺還排起了長隊,還好,大家都帶著口罩,略略讓人放心些。。。。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的確,很多人是真的鬆懈了,看他們的朋友圈,以為疫情結束了。

但是,現在就算你心裡長草了,疫情期間,還是不能扔掉防護裸奔,大規模扎堆聚集更需謹慎!

畢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病毒總能在人類鬆懈的時候,給你一個最猛烈的一擊!

小心,才能行得萬年船!

別說我在譁眾取寵,國家也出來提醒了!

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


“五一”假期第一天,部分景區出現人員擁擠並不佩戴口罩的現象,提醒遊客遊玩期間要做好自我防護。


要分時預約、錯峰出行、間隔遊覽、避免人群聚集、正確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關注體溫變化,始終做好個人防護。

北京今天更是要求:“五一”假期,要做好自我防護,科學佩戴口罩,提倡京人遊京城,不聚集、不聚餐。

有人或許會問:不是說在中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根本性的勝利,為什麼不能自由放任,還這麼小心翼翼。

1、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不得不防!

今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佈了全球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超330萬例,達3303296例,累計確診國家和地區數187個。其中,美國累計確診約107萬例。

這真是一個可怕的數據!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金磚國家疫情的蔓延。

俄羅斯昨天一天暴增近8000例,再創單日增幅新高,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114431例,交警甚至開始開槍,逼停違反隔離規定的人…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巴西疫情也開始進入快速蔓延,全國確診病例累計85380例,比前一日新增7218例,成為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天,死亡病例5901例,而且病毒在巴西的傳染係數為2.81,在所有研究對象中位列第一。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隨著全球疫情繼續蔓延,中國外防輸入壓力,也將持續加大,光目前境外輸入的現有確診病例,就達464例。

警鐘敲響,不能不小心啊!

2、國內防止疫情反彈的複雜性增加,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也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挑戰!

昨天,國內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0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989例。

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說明病毒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開始把自己偽裝隱藏起來,它變得溫和、柔軟,不給你帶來任何發熱、乏力的不適感。

它悄悄地潛伏在你體內,讓你像個正常人一樣,毫無症狀,就像隱藏在健康人群中的移動病毒傳染源。

各大商場的體溫檢測對他們形同虛設,就在你鬆懈地摘下口罩的一剎那,它立刻隨著飛沫噴射出去,尋找下一個宿主。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目前研究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能力,和確診病例並沒有太大差異,感染率分別為6.30%和4.11%。

不得不說,新冠病毒實在太狡猾了,堪稱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稍有不慎,就隨時有可能造成疫情反撲!

3、從目前研究看,新冠病毒不懼溫熱潮溼,國內氣溫升高,並不會直接帶來病毒消失。

很多人盼望著,隨著夏季到來,在高溫之下,新冠病毒的傳染力會減弱甚至像SARS一樣消失。

但是,印度、新加坡的情況,或許告訴我們,想靠夏天氣溫,讓新冠病毒團滅,看來是不可能了。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要知道,印度很多地方可是常年處於40到50度的高溫,新加坡正好處在赤道附近,這種高溫都幹不掉新冠病毒,無法阻止疫情的蔓延。

所以,那些想扎堆聚餐的,想扔掉口罩旅遊的,想小包廂唱Ktv的,想看個電影的,還是都先忍忍吧!

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決不能前功盡棄。

現在還不是放鬆警惕的時刻!

艱難的時刻,可能還沒有過去!

蝴蝶的翅膀還在扇動,全球多個國家已經拉響警報,對世界來說,更糟糕的可能還沒到來。

近日,鍾南山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張文宏醫生也站出來,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告訴大家:五一逛街吃飯很重要,但不能裸奔!!


五一長假,市民在採取完善的防護措施下,可以多出門走走、到處看看。


但這期間”防疫“不能忘,保持社交距離,近距離要戴口罩,不要扎堆、密切交流!!


的確,當前疫情依然嚴峻,作為個體,我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放鬆警惕,不能麻痺大意,自我防護意識更“不能降級”!

首先,仍要提倡不扎堆,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不組織或參加大規模聚集性活動;與人交談、排隊、候車時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其次,

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噴嚏禮儀,不摸眼口鼻,合餐注意使用公筷公勺。

第三,繼續加強室內、車內通風,適當開展戶外運動,增強免疫力。

這些做法,要堅持到什麼時候呢?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堅持到能夠看到以下三條新聞中的任意一條為止:


海外主要疫情爆發國家感染病例基本“清零”;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製、試驗成功,開始推廣使用;


COVID-19的特效藥研發成功,類似達菲之於流感的那種。

是的,請記住:現階段,自由放任的生活還沒有到來,這時候摘口罩、大規模聚集,仍然是拿命在賭!

看你朋友圈,還以為疫情結束了

想想那些因為抗擊疫情感染上新冠肺炎的3000多位醫護人員吧;

想想那些未曾看到黎明就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想想那些已經七八十歲高齡依然在前線奔波的醫生們;

想想那些因為新冠肺炎去世的3123位同胞……

疫情依然嚴峻,消費+防控、開心+小心,這兩者,我們現在哪一邊都不能偏廢!

讓我們繼續做好自我防護吧,這不僅是保護自己、保護親人,更是保護這個國家,保護這片土地上的千千萬萬人!!

中國加油!

推文摘自@財經要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