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秦時期

秦始皇橫掃六國後,通過廢分封、設郡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初創的郡縣制成為後來中國所有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而縣制更是跨越兩千多年沿用至今。

秦時期,安徽境內共有九江郡、廬江郡、泗水郡、鄣郡、陳郡、東海郡、碭郡、衡山郡八個郡。

泗水郡郡治相縣(今淮北市北部),位於濉水河畔,如今淮北市濉溪縣縣名便取自古濉水。而泗水郡郡名來自發源於山東的泗水。古濉水、泗水是淮河下游地區最大的兩條支流,貫通淮北平原,既是南來北往的重要通道,也是當地人民耕作、生活的重要水源。

九江郡主體基本位於安徽境內,因境內河網交錯,湖澤密佈,得名九江,楚國人在淮河南岸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芍陂,延續2500年至今,仍然在發揮不同程度的灌溉作用。九江郡郡治壽春(今壽縣),是戰國後期楚國的國都,是秦時期淮河流域的經濟、文化中心,“壽”的名號也一直沿用至今,足見壽春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

衡山郡的故事也比較有趣。泰山、恆山、華山、衡山、嵩山的五嶽之名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確定,但當時的衡山並不是現在的湖南衡山,而是安徽的天柱山。《史記·孝武本紀》:“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所以秦朝在這裡設立衡山郡,漢朝建立後,衡山郡成了功勳和宗室的封國,後來衡山王劉賜謀反被廢,衡山國也就撤銷了。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西漢時期

雖說漢承秦制,但在保留秦朝郡縣制的基礎上,漢朝也有自己的創新:一是郡國並行制,二是州刺史制。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認為秦朝廢分封導致地方反叛時沒有宗室擁護中央,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劉邦在保留郡縣制的基礎上,分封宗室和功勳,形成了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例如地圖中的梁國、楚國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彭越、韓信的封地,劉邦滅異性王后,改由劉氏宗室承襲;六安國為漢明帝之子劉恭的封地,六安的中“六”是周天子分封時的諸侯國,漢武帝平定衡山王叛亂後,取“六地平安”之意,更名為六安,六安之名也沿用至今。

漢武帝經過數十年的對外征服,將漢朝的疆域擴張到極致,為了管理空前遼闊的疆土,漢武帝根據禹貢九州,將全國分為青州、兗州、徐州、冀州、豫州、幽州、幷州、涼州、益州、荊州、楊州、朔方、交趾,共十三個刺史部和京畿所在的司隸校尉部,合稱十三州一部。不過這時的十三州一部,既沒有固定治所,也不具備軍政功能,只是巡檢地方的監察區。

東漢黃巾之亂爆發後,漢靈帝為了平定叛亂,改州刺史為州牧,並授予軍事、民政之權,州也就正式變成了行政區,這時的安徽分屬豫州、徐州、楊州。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太康二年(281年)

三家歸晉後,晉朝的行政區劃制度較漢朝並沒有多大區別,稍有不同的就是封國的數量較漢朝多出許多,例如地圖上的梁國、彭城國、下邳國、臨淮國、譙國、沛國。

三馬食“曹”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還算清楚,就不細說了。晉武帝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認為曹魏過分打壓宗室力量(參考曹丕和曹植),這才使司馬家族輕而易舉的取而代之,因此司馬炎將司馬懿以下三代以內的所有宗室都進行了分封,並許以宗室在封地內設置軍隊的權力,這是後來八王之亂,西晉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郡制上,西晉時的安徽多了新安、鄱陽、宣城三個郡。鄱陽郡在西漢時就已設立,我們主要聊聊新安、和宣城兩郡。

秦漢時期,今皖南和南京地區為丹陽郡。三國時期,吳主經營江東,分丹陽郡為丹陽、新都(新安郡前身)二郡。西晉建立後,又分丹陽郡為丹陽、宣城二郡,改新都郡為新安郡,形成了皖南三郡。雖然現在的皖南沒有新安這個地名,但新安江、新安畫派、新安醫學等將新安之名給保留了下來。而宣城郡治宛陵(今宣城),原為丹陽郡郡治,因東吳定都建業(今南京),遂將丹陽郡治從宛陵遷至建業,設立丹陽尹管理國都。晉朝建立後,便在宛陵設立宣城郡,宣城的名稱也沿用至今。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大業八年(812年)

隋朝時期安徽的郡縣較之前多了許多,這和南北朝州郡混亂的歷史有很大關係。

西晉滅亡後,中原漢人舉族南遷,南朝政權便設立大量的喬遷州安置這些南遷北民,例如南徐州、北徐州、南青州、北青州等。此外,數百年的南北對抗,使得南北政權統治者濫設州刺史拉攏人心。總之,西晉時期的十九州經過南北朝,到隋朝時已達變成四百多個州,州郡縣的三級區劃名存實亡。

隋朝統一南北後,隋文帝將州郡縣三級治改為州縣二級制,隋煬帝即位後,改州為郡,恢復了秦時的區劃框架。例如同安郡、歷陽郡、江都郡、鍾離郡、淮南郡在北齊時期分別為江州、和州、東廣州、西楚州、楊州,長江邊的楊州跑到淮河去了,嶺南的廣州跑到長江去了,這般混亂,改革州制便是必然的。

具體的郡我們聊聊同安、歷陽二郡。

同安郡在文帝時期為熙州,煬帝時期取熙州同安縣之名設同安郡,但有趣的是,同安郡郡治不在同安縣,而在懷寧縣,可同安郡懷寧縣又不現在的安慶市懷寧縣,是安慶市潛山縣,這套娃套的......

歷陽郡在秦時為九江郡歷陽縣(今和縣)。南北朝時期,北齊和南梁在歷陽議和,為表紀念,北齊將歷陽改為和州,到隋煬帝時期,又恢復了歷陽舊名,其區劃範圍自隋到現在也幾無變化。但在隋朝滅亡後,歷陽郡又改回了和州,並沿用至今成為現在的和縣。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唐元和十五年(820年)

唐朝最重要的區劃制度便是道制。和漢朝一樣,唐朝也面臨著開疆擴土後的煩惱,唐太宗參考漢武帝的做法,根據山川地勢,將全國分為十個道作為監察區,唐玄宗時期將十道分為十五道。安史之亂後,各道監察使、軍鎮節度使、都督府經略使、州刺史逐漸合流,道便有了行政功能,其中河南道、河北道、江南西道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河南省、河北省、江西省。

唐時期的安徽分屬於河南道、淮南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分別對應現在的淮北、江淮、皖南三大地形區。

前文也有提到,唐代隋後,改郡為州,原來的江都郡被分為楊州和滁州,譙郡改為亳州,滁州、亳州沿用至今成為安徽的兩個地級市。

同安郡改為舒州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唐玄宗時期,李隆基將舒州又改回了同安郡,結果就爆發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避安祿山的名諱,改同安郡為盛唐郡,然後唐朝就再也沒能重回盛唐,不得已又改回成舒州。只聽過避皇帝名諱的(如漢文帝劉恆,改“恆山”為“常山”),避叛賊的名諱還是頭一次聽。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宋朝的行政區劃框架和唐朝差不多,不過將唐朝的道改成了路,疆域不大的宋朝(北宋)將全國分成二十四路,同時也提供了湖南(荊湖南路)、湖北(荊湖北路)、廣東(廣南東路)、廣西(廣南西路)、福建(福建路)共五個省名。宋時期的安徽分屬於京東西路、京西北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

在州級行政單位上,宋朝除了州,還設置有府、軍、監,其中府的級別最高,如包青天的開封府,軍、監的級別最低,畢竟我“大慫”重文輕武,北宋時期的安徽境內就設有無為、廣德兩軍,同時也為安徽貢獻了宿州、池州、安慶(舒州後改為安慶軍)三個城市名稱。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至元十七年(1280年)

元朝創立了中國的行省制度,這是元朝這個朝代為數不多的幾個可說的亮點,貢獻了陝西(陝西行省)、四川(四川行省)、雲南(雲南行省)、甘肅(甘肅行省)、山東(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山西(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浙江(浙江道宣慰司)七個省名。元時期的安徽分屬於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

元朝在行省之下有路、州、府、縣各級區劃,並且非常混亂。路皆歸省管,府和州有的歸路管,有的府和州又歸省管,還有的州歸府管。縣有的歸路管,有的歸府管,有的歸州管。例如安徽地區的安慶路、和州、汝寧府都歸河南江北行省管,但無為州、六安州卻歸廬州路管,潁州(今蚌埠)歸汝寧府管。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宣德八年(1443年)

明朝建立後,廢除了元朝混亂的行政區劃制度,改成省府縣三級制,需要注意的是,明朝的省只是一種習慣的說法,其正式名稱為“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共有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再加上南京和北京,合稱為“兩京十三省”,並貢獻了貴州這個省名。明時期的安徽主體為南京(南直隸),部分地區為河南省。

明朝之安徽較元朝之安徽最大的區別便是鳳陽府。明太祖朱元璋是鳳陽人,正因如此,明朝建立後將整個安徽淮北地區通過歸入鳳陽府治下,並設鳳陽為中都,置中都留守司專門管理朱元璋老家,其餘地區較前朝變化不大。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清朝是距離現在最近的一個朝代,因此現在的行政區劃和清朝之間有很大的聯繫,並貢獻了新疆、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蘇、清海、西藏、臺灣八個省名。安徽省建省便是清朝的時候(取安慶府、徽州府之名,設安徽省),清朝的安徽省和現在的安徽省,輪廓已無太大差別。

地圖上的中國,兩千年安徽行政區劃沿革

最後再放一張安徽在清朝時已經存在的縣,目前的大多數縣都可以在清朝找到,當然也有如蕭縣這種自漢朝就設立的千年古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