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地震了!

我是四川电视台公·乡村频道《乡村直播间》记者吕婷,17号下午,我和同事刘德刚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总站的工作人员一起乘车前往宜宾兴文县,准备采访报道18号上午的“全省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培训会”。

17号晚上10时55分,宜宾长宁6.0级地震发生。我们所入住的房间在19楼,震感十分强烈,但作为一名刚从综艺栏目转入新闻栏目的我来说,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对于应急采访报道还没有很高的敏锐度。这时,我们的工作群不时有同事和领导发来慰问信息,询问我们是否安全,并传来更精确的消息:震中就在长宁,我们是川台距离震中最近的记者。

冲进震中!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灾情就是命令,这时我和经历过四次地震采访的同事刘德刚对视了几秒后,刚哥坚定的说:走,去长宁,去灾区! 因为这次采访我们没有自己开车,交通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在当地一位女士的帮助下,乘坐她的私家车先赶往兴文县城区,准备到老城区打车前往震中。在途经兴文县老县城时,我们下车对兴文县城受灾群众做了采访,这时我们得知长宁县梅硐镇情况严重,便立即打车前往。可是刚一到高速路口,交通问题再一次成了拦路虎。因为发生地震,应急预案启动,高速公路禁止民用车辆通行。正在沟通过程中,两辆“四川兴文县应急大队矿山救援队”的救援车辆经过,他们正要前往震中长宁县双河镇进行救援。之后我们登上了应急救援车辆,并在车上发回了《记者跟随兴文县应急大队矿山救援队前往双河镇》,此时距离地震发生正好一个小时。这也是川台记者在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发出的第一条出镜报道。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18号00:20分,我们和应急救援队到达了震中双河镇。此时双河镇全镇电力中断,现场除了应急救援车辆和私家车的车灯外,没有其他照明设施,镇上的居民们都从家里撤离出来。随即,我们拿起摄像机开始对受灾群众进行采访。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00:32分,我们在镇政府采访到了长宁县委书记董茂成。此时董书记正在忙碌的指挥现场工作,打电话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从他口中,我们得知了这次地震比较详细的灾情信息和救援情况。在采访中,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董书记临危不乱,“让群众不要跑、不要惊慌、呆在原地,防止二次伤害。”并告诉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救人!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00:40分左右,另一批救援人员到达双河镇政府,接到任务称,双河镇葡萄村八组,一栋两层楼的楼房倒塌,有人员被埋。我们立马跳上救援车,同救援队一起前往葡萄村八组。到达现场后,同事刘德刚带上安全帽,跟随救援队伍冲进倒塌的房屋空间,拍摄到了救人画面。后来我问刚哥害怕吗?他说:“当时什么都没有多想,因为震中只有我们两个记者,一定要第一时间把震中救援情况送出去。”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人生第一次直播

凌晨1:02分,四川观察的同事联系上我们,通过手机连接好信号,直播开始。通过直播,我们报道了房屋垮塌的8位被困者、参与救援的群众、被掩埋的15岁女孩以及用手清理废墟,通过大型机械救援的画面和现场救护的医护人员。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凌晨2:30左右,我们了解到,第一批救援物资已送达双河镇政府救灾临时指挥部,为了采访到物资送达的报道,我和刚哥决定离开葡萄村八组走回镇政府。一路上我们打开导航、手机电筒,最终在一辆私家车的帮助下,我们回到了双河镇政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凌晨3:00左右,来自宜宾军分区的官兵和长宁县民兵应急连的民兵们开始了搭建救灾帐篷。因为此时手机信号不好无法直播,我们只能用手机拍摄下现场采访,再发回给川台同事,最终通过编辑发出了有关帐篷搭建的报道。

凌晨3:30左右,我们再次返回葡萄村八组,因为那里还有三位群众被掩埋。在返回葡萄村八组的路上,我们没有说话,此时的夜晚很安静,三个小时的直播我们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时卸下任务我感到了一丝恐惧。刚哥看出了我害怕,用他一贯幽默的口气给我加油打气:“有撒子嘛,哎呀,余震又不凶,19楼你都跑下来了,拉到我,走!”一路吹着风淋着雨我们回到了葡萄村八组。可不好的消息传出来,一位被埋老人不幸去世,还有一位被埋老人和小男孩仍然还在救援中,直播继续。直播中第二位被埋的老人被救出,非常不幸,老人没有生命迹象。现场还在营救第三位被埋的小男孩,我们直播继续。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大部队来了!

凌晨4:30左右,我们的“大部队”来了。川台的直播车、央视直播车也随后陆续到达。在与同事交接完工作后,有些疲惫,只记得最后同事们说了句:“这里交给我们了,你们赶紧休息休息”,顿时一阵暖流流遍全身。18号早上7:30,做完最后一个电话连线后,我和刘德刚结束了此次四川长宁6.0级地震第一夜的报道。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一点感触

信任

从兴文县出发到结任务结束,这7个多小时,我和同事刘德刚坚守了漫长的一夜。第一时间赶到震中,发回了震中的受灾情况,坚持了四个小时的直播,发回了震中的救援情况。灾情就是命令,一路上交通情况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困难,当听闻我们是四川电视台记者,我们要第一时间赶到震中时,这路上听到最多的就是:走,上车,我带你们!这一路我们要感谢兴文县第一位用私家车送我们的女士,还有兴文县那位二话不说送我们进长宁县的出租车司机,以及到了震中双河镇我们走路往返于场镇和葡萄村八组的路途中,捎上我们的摩托车师傅、私家车师傅、皮卡车师傅。他们也是受灾群众,他们在大难面前无私的大爱让我们更加坚定新闻人的职责,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灾区的情况报道出去。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坚毅

在震中这一夜,我们采访到了当地的受灾群众,面对镜头他们坚毅淡定的讲诉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受困时如何从房屋中逃生出来的,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四川人一贯的豁达:“我们房子都垮了,没的事,人全部都出来了,安全安全。”采访到了冲进垮塌废墟中进行自救的葡萄村村民,他和当地群众救出了四位村民,而废墟里还埋着他的表妹。当时看到他的眼圈红了又红,但这个小伙子一直坚守在废墟前,给表妹加油打气,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挖掘,直到女孩被成功救出。在地震来时四川人坚毅,勇敢的进行自救。面对灾难死里逃生的豁达,面对困境时相互帮助的大爱。多难兴邦,四川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坚韧似竹。

责任

和直播车的同事交接完工作后,我和刚哥从救援现场撤回到警戒线外和其他受灾群众一起等待消息。五个小时的采访直播,我和刚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我们坐在田埂边,天空下着雨,四周只有救援车辆的灯光,松懈下来才感觉到累,刚哥这时脱掉打湿的鞋子,才发现他的皮鞋在挖掘现场不知道被什么戳穿了,脚也被划了一个口子。因为地震发生时已经深夜,从兴文出发时走的匆忙,只带上了摄像机、手机和电池,来不及穿袜子就走了。就在我和刚哥交流时,一只手拿着一瓶水伸到了我面前:“快喝点水,我看到你们两个一直在采访,一直说话,辛苦了。”一位阿姨给我们拿来两瓶水,这是我们喝到的第一口水,来自震中的第一口水,无比的暖心和甘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信仰

我是今年3月从川台文化旅游频道转到公共·乡村频道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之前做了8年的生活服务类节目编导,这是我第一次以川台新闻记者的身份进入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我的搭档刘德刚经历了四次地震采访,每一次都冲在灾区第一线。这次我们克服了没有车、没有电、只有我们两个记者的种种情况,完成了震中第一夜的采访任务。18号早上8点半,我的手机再次响起,是三岁儿子从绵竹老家发来的两条语音:“妈妈,你要安全哟。我昨晚睡着了,没有感觉到地震。”家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我们从震中发回的报道才知道我在震中。2008年,我还是大三的学生,5.12地震发生时,正在绵竹电视台实习工作。经历了强震的来袭,参与了重灾区的采访报道。结束实习工作回到大学后,我从预备党员正式转正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时隔10年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再一次冲进震中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作为一名党员和川台新闻人,这是使命也是责任,此次此刻,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冲进双河镇 亲历震中第一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