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我在苏州呆了四年,说来奇怪,像苏州这样一个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我在这四年中却是很少主动涉猎,但太湖却是我去了很多次的地方。

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太湖

这是一篇老游记,那时候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导游风采大赛,其中的一个项目便是去太湖采风。

我们的第一个游览景点是光福山上的望湖亭,对于我这么一个生活在皖南丘陵的人来说,在这么一座低矮的山上修建亭子以观览湖景,简直是一件很脑残的事。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但凡是乾隆他老人家去过的地方,现在也都几乎成了名景。我觉得光福镇的人民应当好好感谢他,但一想到他们的祖辈为了修建行山之路与望湖亭,也肯定少不了多少劳役,所谓恩怨相抵,便也谈不上什么感谢了。

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望湖亭

刚进入“香雪海”,有幸品尝到了当地的青梅酒,寒假时曾去爬吴越古道,由于我的一时犹豫,错过了山上农家的最后一瓶青梅酒,颇觉遗憾,今日得以一饮,实为快哉。而爬山之事,在我看来,当缓缓而上,遇可观之景而停之,或是上下折返,左右顾盼。无奈今人爬山,多低头拾级,而我身肥体重,惶惶而追寻,实在为难。所幸山顶之望湖亭颇为不错,登临亭中,太湖一隅,依旧可见。古人之意境,见一湖湾而遥想太湖,实在佩服!由于我们时之不遇,山上梅花早已落尽,而青梅也已采摘,故“香雪海”之名景未能毕览。苏州或无大山,然而小山之中,山水之间,芳泽孤竹,落英翻飞。大中化小,多少相映,苏州的小与精致,在“香雪海”中有了丰富的体现。下山之时,偶遇乾隆所留御碑,然而字迹磨灭,已不可寻,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非犹在,碑不如旧,而山水依旧,古人情随境迁,多有时光流逝,身世悲戚之感;而今人情随情迁,多少没了这些情怀。

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香雪海

出了香雪海,对面就是司徒庙。司徒庙的建造年代已不可考,现存的建筑物是清末民初时期建造的,成了苏州西南一带知名的古迹,与相隔一条马路的香雪海景区和不远的铜观音寺一起构成光福景区。邓禹跟东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就是好友,后来跟刘秀一起创业立下不世之功,被封为大司徒,是东汉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此地便是其最终归隐之处。我很好奇一座祭祀之庙为何前面成了佛寺,此庙虽小,但庙中佛像俱全,香客甚众。佛寺之后,为邓禹草堂与“清奇古怪”之奇景,古柏幽折,而草堂寂静。因太守庙中的景观多为后世新建,园林景致一具体现,池中锦鲤,陆上怪石,颇有古韵。

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司徒庙内古树

时至下午,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太湖之滨,湖中三两古代战船,颇为别致。湖边有一巨大水车,我不知道的它的用处,看样子,应为地标或装饰之用。太湖公园之中,廊腰缦回,木栈曲折,芦苇摇荡,行人悠悠。临湖远眺,漫漫烟波,水天一色,遥不可见。所恨未能在明月高照之晚,一览月印万川之奇景。不过,对于游玩的人而言,有遗憾才是值得纪念的行旅经历。

南行散记——苏州太湖

太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