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喜欢收藏翡翠的翠友们都知道买翡翠,一定要带证书,密度、质量、材质一目了然,不会轻易被商家忽悠。

但是,专业鉴定机构也不是万能的,下面这件平安扣就让它们傻眼了,三张证书,三个不同结果。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一个平安扣,三个鉴定结果

先来欣赏一下这件神奇的平安扣: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直径在4厘米左右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抛光面有玻璃光泽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通体碧绿,质地细腻

绿色中夹杂了一些黑色的斑点

这是董先生花一万块买的,买时没有带证书,做翡翠生意的朋友觉得它像翡翠,但又有点拿不准,建议董先生拿去做个鉴定。没想到这鉴定之路一波三折。

第一次鉴定

鉴定机构一出证书,董先生急了!竟然不是翡翠,而是碧玉。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自己被骗了!董先生第一反应就是拿着平安扣去找商家退货。商家坚称自己不会买假货,退货事小,但信誉事关重大,就又联系了一家珠宝鉴定中心。

第二次鉴定

这次的鉴定让董先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碧玉又变成翡翠了。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检测人员先没有上机器,只用肉眼看了看说,的确是翡翠的。接下来的证书也验证了检测人员的看法,从密度、折射率这些硬性条件来看,确实是翡翠。

第三次鉴定

所谓货比三家,再鉴定一次总该确定是什么了吧?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但是第三家鉴定机构得出的结论是和田玉。

三张鉴定证书,一个说是碧玉,一个说是翡翠,还有一个说是软玉。董先生觉得实在是太神奇了,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他只想搞清楚这件平安扣的料子到底是啥。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是翠是玉?众说纷纭

既然鉴定机构的物理鉴定不能确定这什么,那么依靠经验和眼力能不能看出来呢?接下来一鸣带大家看看一些资深玩家是怎么说的:

一号鉴定者:典当行

观点:软玉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从事珠宝鉴定15年的典当行经理认为:

不像翡翠,因为光泽不均匀,有小麻点,应该是软玉。如果是翡翠那就是捡漏了,至少值个十万八万。如果是软玉,那董先生一万块买的不算亏。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二号鉴定者:玉石藏友

观点:俄玉或马来玉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有十五年收藏经验的藏友一口认定这绝不是翡翠,虽然硬度达到了,但是沙粒状的结构不像翡翠,另外两位藏友给出的意见是俄玉和马来玉,俄玉还值点钱,但要是马来玉,几百块就能买到了。

敢情这一万块买了个假货啊,不知道董先生听到这儿还好不好。

三号鉴定者:资深玉商

观点:铁龙生

珠宝卖场里商家见多识广,没准他们能认出来。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不少商家都拿出自己的东西做比对,可是多数都说没见过这种玉,谁也不敢肯定这是翡翠还是软玉。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从事玉石生意二十年的杨女士认为这就是翡翠,是干青种里的铁龙生,这个颜色还得是老坑的铁龙生。价值在五到八万元之间。

这四面八方的说法,一会儿翡翠一会儿软玉的,还有吃瓜群众说这就是高科技造假,董先生越听越晕。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既然物理鉴定也不行,肉眼也看不出,那干脆做个化学成分鉴定吧。

四号鉴定者:化学成分鉴定

观点:有翡翠特性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结果分析出的图谱是翡翠图谱,咦?刚刚那么多行家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么个年轻小伙能知道个啥?别急,人家可是靠数据靠科学说话的。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三次鉴定却检测出三种不同结果,这枚平安扣让检测机构傻了眼


原来钠和铝是翡翠的决定性元素,而软玉中是钙镁含量高。所以从化学分析图谱来看,它钠、铝含量高,显示翡翠的特性。但是从密度,质量等方面的检测,是很粗糙的,并不能判断它本身的质地。

董先生后来又把这件平安扣送去了国家珠宝鉴定中心,但是由于这块石头太特殊了,鉴定中心要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至今没有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