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車禍:走捷徑的時代,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走在路上,你總會遇到:紅燈搶行、逆行的騎電動車的人——甚至也有少部分車主。你對他們怎麼看呢?你心裡是什麼感受呢?

來聽聽王二小(以下稱“二小”)的親身經歷吧。

1.車禍經過。

9月29日,二小有事處理完去上班;行駛在太原市北中環上;從西向東,靠右側。

時間是9:40分左右,二小從左側超車,突然前面出來一對夫妻逆行,躲閃不及,相撞!

在相撞的瞬間,二小下意識的向右壓了電動車的車把。

二小跳下電動車,人落地後,緩衝幾步沒事,電動車倒在了路上。

而對面的夫妻兩個人右腳撐地,電動車斜了一下。電動車都沒倒。


第三次車禍:走捷徑的時代,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2.報警

二小回身扶起自己的電動車。坐在後面的妻子喊疼,她對二小說:“你要帶我到醫院拍片子,看骨折了沒有。這萬一骨頭有事,你跑了怎麼辦……”

電動車司機說:“你看,你把我們撞了,你得賠償我們吧。我們快走到車道上了,你就不能往裡走走嗎?你就不能慢點嗎?……”

這是二小的第三次交通事故了。

這種事即使是自己的責任也要報警有一個責任認定,不能私了。

二小跟電動車司機說:“你們是逆行,逆行全責。”

電動車司機:“你把我們撞了,我們全責?你最好講點道理啊!"

二小說:“按照交通規則,你們是逆行的,負全部責任。”

電動車司機走近我,用食指指著我:“我們全責?這事要報警你報吧!”

二小拿起手機,剛開始打112,提醒打122。我打122,接通後報了姓名、位置等交警來處理。

順手照了兩張現場照,防止對方挪車。


第三次車禍:走捷徑的時代,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第三次車禍:走捷徑的時代,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3.逆行全責

說一下二小在上海的親身經歷吧。

二小在酒店當臨時工的時候曾經親眼遇到類似的情況。

當時一個新人借了另一個人的電動車去辦事。他逆行走了100米左右,就和電動車、自行車撞在了一起。上海的人流量大,有的是躲閃不及的,也跟著倒了。

一共倒了2輛電動車、3輛自行車。

這怎麼辦呢?

報警!

交警來了直接定性:“逆行全責”!

借出去的電動車車主倒黴了!

4.等待

打過報警電話,就開始等交警來。

中間妻子把褲腿拉起來,看了一下傷口。在膝蓋下方10釐米處,脛骨上的皮膚大概2釐米長,2毫米深的傷口。

她一直說:“你要帶我到醫院拍片子,萬一傷了骨頭怎麼辦?”

而他老公說話就是本地人的口吻:“你把我們撞了,你就得負責;我們已經快走到機動車道上了,你還要撞我們;你就不能慢點嗎……”

二小不願意跟不講道理的人“費口舌”。他說他的,沒搭理他。

在我們農村有一句俗話:“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叫得兇不管用也是白搭!

5.交警來了


第三次車禍:走捷徑的時代,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大概十分鐘左右,二小看到交警騎摩托來了。

交警摘下頭盔的時候那一刻我就樂了!

這交警同志和二小一個樣啊!

他的鬍子也不是經常刮,長度在7毫米到9毫米之間吧——二小是做機械加工的,整天和尺寸打交道,哈哈!

交警問了哪個是我們的車。對方逆行加帶人(太原市電動車不準帶人),想要二小賠償基本沒可能!

夫妻兩人聽交警這麼說,還是把對我的辦法拿出來,電動車司機一直說:“他騎的太快了,把我們擠到車道上了。裡邊那麼寬,他騎到這就是故意撞我們……”

交警說:“這種情況我見多了,要賠償很難。你們要備案的話,我這給你們備案。”

在法律面前,老夫妻不囂張了,也不說要去醫院檢查了。坐上電動車,跟二小說:“我們走了。”

交警同志在打電話,二小過去告訴了一下。交警跟他們說:“我剛剛問了隊裡,像這種情況,你們違法在先,法律優先保護守法公民的權益。”

老夫妻默默地走了。

二小要跟交警握手,交警擺了擺手,示意不用了。

二小騎上電動車趕到單位上班。

6.反思

自從2016年買車後,第一次車禍是被電動三輪車給刮蹭了;第二次是下雪天路滑甩尾滑到排水溝裡;今天是第三次了。(後面會寫前兩次車禍——特別有料,歡迎關注)

今天的車禍,因為二小遵守規則,從一開始“二小”心裡就有是底氣的,只不過是浪費了點時間——前後耽誤也就25分鐘吧。

而如果把身份互換呢?

二小逆行把對方撞傷了,交警來了備案,然後賠償對方的醫藥費。一方面,要出錢賠償對方;另一方面,時間上也不是25分鐘的事了,去醫院檢查,拍片、包紮、買藥……

賠償加上誤工,這損失就要大了……

今天碰上的這對夫妻並不好說話,沒責任都想賴錢;如果有責任的話,那就更要出錢了。當然了,肯定會走程序來賠償;而不是私了。

在別人走捷徑的時候,遵守規則的我們看似吃了虧。其實,我們並沒有吃虧!你認同嗎?

比較一下:當別人搶行、逆行的時候,其實已經把他們自己暴露在了“高風險”中;而遵守規則的時候,我們看似慢了——吃了點虧,其實我們處於“低風險”中。

在“高風險”和“低風險”之間,你選擇哪一個呢?

當然是保護自己了!

遵守規則就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