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清平乐》由侯鸿亮制片,是正午阳光出品的2020开年大剧。该剧以北宋为背景,讲述了一代明君宋仁宗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平衡各方权力的故事。自开播以来,该剧豆瓣评分高达8.2,其场景考究、构图严谨,随便一截就是一幅画,收到不少网友好评。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故事的开篇就从宋仁宗的后妈、亲妈切入,撕开帝王家庭里的复杂亲情。宋仁宗名义上的母亲是太后——刘娥,然而亲妈却是太后当年的婢女李兰蕙,如今被安置去为先帝守陵墓。

大宋“后妈”是如何捍卫地位,维系亲子关系,为自己洗去“恶毒后妈”的污名标签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分析。

以曲笔之式,重构“后妈”形象

自古以来,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中,后妈都被贴上了“恶毒、狠心、无情”的负面标签。白雪公主里的皇后,是拿着红苹果去毒害公主的魔女,灰姑娘的后妈不让灰姑娘穿漂亮的衣服,罚她没日没夜的工作。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而《清平乐》以刘娥的角色,对后妈形象进行了重构。

刘太后本身出身低微,为蜀地孤女,嫁给了银匠龚美,但是却被赵恒相中。等赵恒即位之后,刘娥被接入宫中,她聪慧温柔,博览群书,才貌双全,赵恒对她颇为宠爱,很快封为一品德妃子。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刘娥并无子嗣,其他嫔妃所诞皇子,也无故夭折。刘娥身边的婢女李兰蕙却为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但是因为李兰蕙身份卑微,不适合提拔做皇后,且两宫不能并立。赵恒想出了“狸猫换太子”之计,对外宣布赵祯是刘娥诞下的皇子,册封刘娥为修仪。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宋史》记载:“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而赵祯此时只有11岁,对社稷全然不懂,赵氏江山岌岌可危,赵恒在去世前把培养赵祯的任务交给了刘娥。

对于所有人来说,心里都是极为排斥“后妈”,只认“亲妈”的,刘娥被迫处于这一尴尬位置,而且还身兼培养未来皇帝、稳固赵式江山的重任。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清平乐》中刘娥代表了宫廷中的女权形象,赵祯及朝廷臣子们对她极力反对,称其为“武则天”,刘娥以“无为之为”巧妙撕掉了群臣们贴在她身上的负面标签。

刘娥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却能懂得儿子与母亲之间永远无法分割的血缘关系。她没有下令杀害赵祯的亲生母亲,也没有直接去干预赵祯对亲生母亲的追思,反而苦心教育了赵祯“治大国,如烹小鲜”之道。

剧中刘娥出现的镜头并不多,多数是借他人之口中来描述她是如何“勤政为民、励志图静”,以“曲笔”的方式来重新解构后妈形象。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曲笔原本是指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而在电视剧中,则是以配角的一言一行,来巧妙勾勒出中主角的形象。

在第一集中,赵祯从宫中传闻中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执意要去先帝陵墓见自己的母亲李妃。如果两人就此相见,刘娥很有可能就会被揭露“借腹生子”,但是她并没有去阻止,反而派了赵祯的老师——宴殊去化解。

虽然这一危机,刘娥没有出面,但是却借宴殊之口对赵祯讲出了“为人天子,须谨言慎行”的道理,侧面体现刘娥的“后妈智慧”,避免了直接冲突。

女强人的处世之道:以服人之德,得他人之敬

有一集中,皇后郭氏向刘娥哭诉,赵祯对她颇为冷淡,且已经多日没有来看她。后宫中的妃子,唯一的希望就是皇上的宠幸。刘娥从一个民女爬到皇太后的位置,深知其中艰辛。

她对郭氏说:“没有谁能时时开心,谁没有愤懑难抑之。以得他人之惧,先有摄人之能;以得他人之敬,先有服人之德。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在社会中,女性承担了多种角色。在家庭中,你可能是要抚养儿女的妈妈,孝敬父母公婆的后辈,在职场,你是承担业绩的女主管,是兢兢业业的普通职员。如何在多种角色中找到平衡之道呢?

对刘娥来说,这件事可能更复杂。她嫁过两次,两任老公都去世了,她是没有人可以依赖的寡妇,还是被儿子怨恨的后妈,更是群臣眼里夺权的“武则天”。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她是如何平衡多种角色的呢?首先,她有“摄人之能”,先帝还在位时,就离不开她的辅佐,因为她通晓历史,能够为先帝排忧解难,史书曾这样记载刘太后:

“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

也就是说,她的才能,并不比那些宰相、将军差,地方发生灾难,她能够想出应对之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为何刘太后一直垂帘听政,而群臣一直害怕她,不敢把她赶下来的原因。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其次,她有服人之德。司马光在《上皇太后疏》中记载:

“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各类史书对刘太后都是赞扬大于批评,因为她以服人之德,提拔贤人,主持公道,并且以身作则。在剧中,刘娥虽然是太后,却主动学习养蚕之道,并且让天下妇女都学习养蚕、纺织,促进女性劳动,提升资源的利用。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做女人难,做后妈的女人更加难。刘娥在位时,听到赵祯的生母李兰蕙要去世了,立马将其封为李宸妃,并且将其厚葬。后来,宫中有人传言,是刘太后把李兰蕙毒死的,为了查明真相,赵祯开棺验尸,却发现自己的生母躺在棺材中被水银养护中,而且还穿着皇太后的旗袍。

至此真相大白,刘娥的一片苦心被理解,赵祯学会了为君之道,而她也完成了老公交代的责任,终于两袖清风的离开了,无愧于任何人。“恶毒后妈”的标签,在无形中被撕去。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记得大学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要做事,先做人。”

在现实生活中,为何有些人一路被提拔至高管,而有些人却始终平庸呢?两者差距,就在“做人”二字上。

把他人需求放在第一位,获得他人的信赖;把一碗水端平,做事清清白白,不留下怨恨;被他人侮辱、泼脏水,更加要冷静对待,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歪。

要想有一番成就,须得学会刘太后的为人之道。


《清平乐》:看宋朝的武则天,如何撕掉“恶毒后妈”负面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