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欄目:考研早知道,多點乾貨少點套路,諸君早上岸。

今天是2020年4月16日,昨天考研國家線已然公佈;但和外界預計普遍下降的情況不一樣的是,大面積的微漲是主要基調。可能擴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或許是今年考研人數激增,消化了這少量的擴招;但無論怎麼說,校線和複試名單就要來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好或者壞,都是需要繼續推進。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考研是一次複雜而漫長的流程,現在國家線已出,複試名單就要出了;複試或者調劑,在或者就業,都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推進。考研複試不早於4月30日;複試取消是不可能事件;考研調劑5月20日開放;複試的形式,高校可以自己選。

關於面試的形式,除了網絡複試和線下複試;教育部給出的建議,還有線下委託其他高校複試。我的理解是兩方面的:第一可能是針對個別學校所在地疫情嚴重,可以委託地方高校代為監督複試,減少大批考生聚集疫情嚴重地區。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第二針對複試可能引起的過多不同地區人員聚集,產生感染風險,目的是減少人員流動,採用"屬人原則"按照考生所在地高校代為監督"複試"。

我這樣的理解,是出於個人的一些想法,並未得到其他方面消息的佐證。我們其實不必太過擔心考生的形式,因為萬變不離其宗;主要考察的知識點和能力是不會發生較大變化的。

這信息量巨大的通知背後,依舊是巨大的等待期;繼續在家,等複試、寫論文或者雲招聘。好像我們今天之前一直在等,懸在空中的"國家線"落地;可是,當它真的落地之後,我們卻沒有感到一絲輕鬆。

可能,我們要參加一場網絡視頻連線了,這場連線可能是"雲複試"、"雲招聘"或者是"雲答辯"。

這場雲端連線對於我們是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又需要做些什麼呢?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第一、知己

國家線已經出來了,複試名單也不會太遠,我們是不是需要給自己定位了;沒什麼說的,我們考研人都是成年人了,可以接受努力後的"成功";也可以接受努力之後的"失敗"。

考研對於人生而言"微不足道"。我們要向前看,分數夠上了國家線,全力以赴準備複試,第一志願的面試還是調劑識個人情況而定;沒有上國家線或者其他原因沒有機會面試,沒說的準備就業或者"再戰江湖"。

自我定位,自我明晰;好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計劃。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第二、知彼

通過我們可以得到的途徑,儘可能的知道我們的"敵人"(複試或者就業)的狀況,有多少人,帶來多少彈藥,什麼級別的火力……包括但不限於,電話詢問報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辦、微信或者QQ聯繫學長(學姐)、郵件或者短信聯繫導師;對於就業就是,關注學校的春季網絡招聘計劃,意向企業的網絡招聘計劃。

對於複試而言我們希望得到什麼消息呢?

1、複試的淘汰率,採用分析名單進入面試和計劃錄取人數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2、學校的複試形式,線下複試、線上複試或者屬人原則的委託其他高校的線下複試。可以選擇諮詢研招辦的老師,也可以問學長(學姐)或者關注目標院校的官方網站。

3、複試的變化情況,想必我們對於我們報考院校的往年複試情況,都有或多或少的瞭解;但是,受疫情影響可能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是需要我們

特別注意。

複試的變化情況,學長或學姐可能知道的有限,建議詢問導師;注意說話方式,禮貌且要點明確。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第三、計劃

複試時間不早於4月30日,再參考五一放假"五天",合理推斷最早也需要在五月中旬開始複試。這是一個較長的時間段,我們需要制定我們的進一步的學習計劃,切記不可"抓瞎"。

考研的道路漫長,本就是一場"馬拉松";按照往年複試應該是馬拉松最後的衝刺"短跑",但是今年的複試卻是一場繼續"馬拉松"。我只是"隱隱約約"記得我還考了研,這是多少人的心聲。

考研好像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現在已經忘了大部分;也是很多人的故事。

我們需要改變;也許,從改變作息開始;也許從改變心態開始。考研是一場選拔類考試,你的倒下,就會有大把的人把你踩在腳下;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如果是網絡面試,相應的提高自己的面試的準備時間。這個計劃應該是有效的、應該是雷打不動的,切記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第四、效率

我們經歷過初試的洗禮,按道理我們知道怎麼去學習;但是,受疫情影響,我們的作息、環境和心境多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高效的學習呢?

(1)相信自己。

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前提,我們考研就是奔著成功去的;所以,我們需要相信自己又成功的可能。讀者朋友們可能會問,有人不相信自己能考上還去考的人嗎?

我的回答是——有。他喜歡找一些藉口,比如:我考不上。然後,開始打遊戲。

相信自己能考上,這樣你才會有動力去努力。我們準備複試,首先要有信心,不要給自己找藉口——我初試不高、我學校不好……

(2)適當的緊張或者焦慮

想起一句話: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不能叫懂人生。套用在考研上就是:沒有失眠、沒有焦慮、沒有煩躁;你憑什麼說你考研了。

我們要選擇相信考研適當焦慮的合理性。甚至在這樣的焦慮中,我們可以獲取一些意外的收穫——急中生智。適當的焦慮其實就是憂患意識的現實表現,我們可以在憂患意識中提高自己的效率。

(3)優化學習方式

我們知道怎麼在初試中取得成功,我們也知道怎麼在短跑的"複試"中取得成功,但是我們好像誰都沒有"馬拉松"的複試經驗。我們需要摸索。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教材、考綱、真題是永遠的真理。我們要優化學習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最終達到我們的目的。


行百步者半九十,考研國家線是另一個起點,注意這些繼續努力


最後:小編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上岸,所有的考生都可以沒有焦慮;考研辛苦,準備考研複試更加的辛苦,在這樣的背景下準備更是痛苦。但是,我們選擇相信自己;我們選擇,努力就夠了,剩下的交給天意。

考研黨,願星月不負前行的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