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5年前,全國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深圳。

那一年,深圳房價連漲13個月,同比2014年暴漲47.5%,上海和北京分別以18.2%和10.4%的漲幅緊隨其後,廣州則漲了9.2%。

如果從2014年中算起,深圳房價已經連漲15個月,漲幅高達63%。

經濟學家賈康接受採訪時很焦急:必須趕快出房地產稅。

秦朔在旁邊補充道:應該像德國那樣,3年內漲房租10%就是犯罪。房地產的利益者太多了。

專家們的話很有見地。

可惜,說了也白說。

一輪房改20年以來力度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上漲潮,彼時正在由深圳引領京滬,沿海引領中西部,一二線引領三四線,徐徐展開。

01 再現喝茶費

5年後,全國的目光又聚焦到了深圳。

這次是因為喝茶費。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所謂喝茶費,就是吃回扣。既然是拿好處的費用,你甚至可以叫排號費、茶杯費、抽菸費、張三李四費、亂七八糟費。

我們的文化就是這樣,擅於用“黑話”把難以啟齒的事,包裝得冠冕堂皇。

樓盤限價,開發商不甘心賣低價,對外說已售罄,中介渠道暗地裡拉著你,偷偷的說還剩幾套內部房源。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想買房,就得掏喝茶費,你不願意,後面還有大把人追著要。

某樓盤116平4房戶型總價1120萬,喝茶費100萬;89平3房戶型總價816萬,喝茶費85萬。

某樓盤一套總價800萬左右的房子,單價是8.5萬-8.7萬/㎡,最後以“喝茶費”60萬成交。

某樓盤97-100平2房,喝茶費75萬。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這杯茶,看起來很燙嘴,實際上很划算。

寶安中心區目前二手房掛牌均價近12萬,限價盤備案價就算按9萬來算,100平米的總價是900萬,旁邊二手房至少1100萬起,加上喝茶費85萬,躺賺100多萬。

買到就是賺到。

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

以前來的,是走投無路的冒險家,一文不名的異鄉人。

現在來的,是豪擲千萬不眨眼的富家翁。

02 喝茶費的前世今生

喝茶費並非深圳獨有,也不是每次都穩穩當當。

武漢樓市的“茶水費”歷史悠久,2016-2017年的時候,不交這筆錢幾乎買不到房,後來監管日益嚴厲,操作開始隱蔽化,開發商不直接收錢,而是由中間人代收,代收也不會給任何發票,大家心照不宣。

就算買房的人不地道,偷偷錄像錄音,事後人家也不承認,行業潛規則下很難追究,一來二去,不了了之。

套路玩的多了,就冒出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

一箇中介老闆說自己有關係,保證能買到房,按照每套房4萬到14.5萬元價格不等收取“茶水費”。最後騙了41個人,收了400多萬,人送外號“茶水大王”。

諷刺的是,僅有買到的幾套所謂“內部房源”,都是這名中介自己排號搖來的。

有“上海北大門”之稱的南通,最近幾年樓市頗為火爆,喝茶費在南通叫做“號子費”。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在2018年,中國經營報出過一個報道,當時南通的“號子費”已經炒到了20萬~40萬元不等。

中介拍著胸脯表示,自己的路子很野,上至開發商老總,下至置業顧問,錢只要到位,關係不是問題。

事實上,重慶、鄭州、西安、蘇州、環京,只要樓市火熱的地方,必然會出現喝茶費的名目。

記得2017-2018年的時候,甚至流行一種說法,100萬茶水費的上海與60萬茶水費的杭州,號稱“茶水雙雄”。

當然,你如果找開發商去問,全國統一的回覆樣板是:

我們從未委託任何網站、中介、代理機構或個人進行內部申購、名額落位等行為。

暗地收茶水費,只能做,不能說。

規規矩矩賣房,只能說,不能做。

地球人都知道。

03 供需矛盾

從情感上,我們每個人都討厭這樣的套路,但站在道德高崗上去憑空指責,是沒有意義的。

喝茶費的根源,是資源稀缺引起的供需失衡。

任何存在套利的灰色地帶,必然滋生出類似的利益鏈。

地方調控——新房限價——新房與二手房價倒掛——低價房引來哄搶——價高者得——喝茶費誕生。

開發商的關係戶收了好處,中介有了外快,購房者買到了低價房,皆大歡喜。

誰吃虧了?

當然是那些老老實實拿著“六個錢包”排隊的剛需。

因此,別再動不動說小城市的人不遵守規則、沒有契約精神,至少在樓市裡,所有城市都是半斤八兩。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當沒有足夠大的利益出現時,每個人都是歲月靜好,鍵盤打的劈啪作響,一旦出現套利空間,任何人都會趨之若鶩。

在利益面前,不要考驗人性。

春節的時候,藍白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過類似觀點:

1,供不應求時,口罩限價和樓市限價,都是“安慰劑”。

2,投機情緒高漲時出手打擊,給剛需以希望。市場低迷時力挽狂瀾,給房企留下一絲生機。

3,限價是為了剛需能享受到“相對公平”,而非“絕對公平”。

喝茶費也是一樣,限價造成了“價格窪地”,引發投機利益鏈,就需要調控之手營造“相對公平”的環境。

深圳就很擅長做這樣的事。

在去年11月份,因為豪宅稅取消,深圳樓市一片躁動,有業主對買房的人說:接受不了高價就別買,先去搜一下什麼叫先行示範區,再來跟我談。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12月份,深圳住建局首次宣佈對二手房業主出手,宣佈將對恆裕濱城、中糧鳳凰裡花苑等發佈集體漲價言論、炒作二手房價的小區進行調查,約談發佈集體漲價言論相關當事人,並暫停辦理上述兩個小區的二手房網籤手續。

通稿上的嚴厲措辭言猶在耳,又出了喝茶費這檔子事。

一次不行,就來兩次。

4月3日起,寶安住建局開展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價外費用的行動,涉案樓盤將暫停全部房源網籤權限。

4月9日,深圳南山區住建局發佈通知稱,嚴禁炒作哄抬房價,告誡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國家2次出手後,雷霆措施必然會產生威懾,至少短期內,開發商會老老實實的賣房。

04 如何消除喝茶費?

但是,靠限價和處罰措施營造出“相對公平”的環境,只是讓購房者心理稍微平衡一些,還不足以從根本上消滅套利空間。

一邊是全球大放水。自2008年以來,全球央行一共降息853次,而今年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裡,就已經達到65次。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另一邊是出於對印鈔機開動的恐懼,高槓杆投機客們四處拿著房子抵押做經營貸,房產金融化愈演愈烈。

貨幣寬鬆造就了樓市熱度高漲,房產升值預期催生了喝茶費。

唯有調控與市場之手形成合力,喝茶費才會消失。

回顧一下歷史:

2013年,靠大量民間借貸支撐的溫州樓市崩盤,斷供後的業主打官司都要排隊。

2015年中到2017年5月,環京房價暴漲兩倍,燕郊逼近4萬。

到了2018年,環京房價腰斬,成交暴跌9成,投機客資不抵債。

同年,杭州未來海岸,泰禾合肥院子,文一豪門金地,漳州融信一號府,上饒碧桂園信州府,廈門首開白鷺郡,全國降價維權潮拉開大幕。

2018年末,受信貸收緊影響,廣州、深圳法拍房激增,斷供案例頻出。

人心惶惶的氣氛下,哪裡還有什麼喝茶費的影子?

05 價格會“自我摧毀”

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地產是個“有效市場”,價格是具備“自我摧毀”機制的。

把限價的窪地填平,投機客自然會作鳥獸散。

房價漲到高不可及,只需要調控動動手指頭,樓市必定轟然崩塌。

這就是所謂的“反身性”原理。

等深圳房價開始引起更高層面的關注,2020年房地產寬鬆邊界達到極限,經營貸、消費貸、信用貸大網收緊。

等外貿出口連續27年居全國首位的深圳,出現失業與斷供,寫字樓空置率再創新高。

到那時,喝茶費自然會成為過眼雲煙。

現在,不妨讓這杯茶再喝一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